蔣華
(凱里學院 人文學院,貴州 凱里 556011)
摘 要: 現代漢語資源共享課程包含課程知識點、課程能力點、考評方式與標準、學習指南、課程概要、課程簡介、教學大綱、教學日歷、試題庫等部分,還有在線自測、討論中心等。建立班級QQ群,學生有不懂的問題直接發在QQ上,老師隨即作答,一一解釋,滿足學生有問題能得到及時解決的需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 現代漢語課程 資源共享課 QQ群 教學改革
對現代漢語課程的研究,很多學者進行過嘗試,如王小艷、邢福義、錢冠連、黃漢年等,學者們的研究是很深入的,也是很透徹的,給我們以良好的啟發。
在有了互聯網的情況下,如何利用互聯網為現代漢語教學服務呢?這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建立現代漢語資源共享課程和班級QQ群是利用互聯網為現代漢語教學服務的相當不錯的選擇。為此,我們把相關經驗和教訓公布出來,以求得大家的共同進步,求得專家的指教。
一、建立現代漢語資源共享課程
注重交流、合作與現代漢語資源共享是“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利用互聯網為現代漢語教學服務的一大利好。
現代漢語資源共享網站是在借鑒南昌大學國家級現代漢語資源信息共享課、華中師范大學國家級現代漢語資源共享課的基礎上形成的,包括課程知識點、課程能力點、考評方式與標準、學習指南、課程概要、課程簡介、教學大綱、教學日歷、試題庫等,還有在線自測、討論中心等。
對學生最具作用的也是現代漢語精品資源共享課的特色所在,就是在線自測。每一章節都有題目,主要有三種題型,分別是單選題、多選題和判斷題。單選題一個版面設置的是15題,有的是30題,有標準答案,學生做完之后就能得到相應的分數。如果有的學生不愿意做一個版面,只愿意一道一道題來做,我們也做了相應的設計。在每道題最后處,我們設置了答案,只要點擊答案,就會出現此道試題的正確答案。判斷題如果是正確的,自然就沒有解釋和說明。如果是錯誤的,則有相應的解釋和說明。
較具特色的是我們還設計了學生考研試題。選擇近年來的南京大學文學院的試題、廣西大學文學院的試題、四川大學文學院的試題和湖南師大文學院的試題。這些大學試題為學子考研提供了模板,為他們考研提供了方向,也為學生模擬考研提供了機會。
另外,試題庫題目繁多,類型十分廣泛,涵蓋現代漢語教材的方方面面。如果學生做完了試題,就等于完全掌握了現代漢語基本知識。應付一般的研究生考試,綽綽有余。
如果說學生想自學的話或者覺得自己所學并不是十分扎實的話,就可以參看我們的網站:每章節都有課程知識點、課程能力點、考評方式與標準、學習指南、課程概要、課程簡介、教學大綱、教學日歷,還有試題庫。這些都為我們對現代漢語知識的掌握提供了有益幫助。
最后我們還設計了討論中心。如果學生在閱讀現代漢語教材的過程中有什么問題不懂的,就可以發到討論中心,由教師做出解答;如果學生在做試題的過程中有感到為難的問題,也可以發到網上討論中心,由教師給出相應的回答。
如有一個學生提出問題:老師我有點分不清短語跟詞,如“房”,這個是屬于短語還是詞?最小的有音有意且獨立使用的才是詞,這話能不能說得再通俗一點:是不是一個字的都是詞,然后兩個字以上的才可能是短語或詞?
從學生提出的問題來看,學生是分不清詞和短語的,分不清字、詞和短語之間的關系。而且學生對語言學術語十分感冒,從學生提的問題來看,學生是看了書的,但是看不明白。我們在這里提示學生分三步走。
第一步,先看詞的定義是什么,短語的定義是什么。
第二步,短語可以擴展,詞不能擴展。如“新娘”是一個詞,它是不能擴展的,不能說“新的娘”,意義不同;也可以說“新娘”不能插入別的詞語。短語如“學習英語”,可以擴展成為“學習初中英語”,也可以擴展成“學習高中英語”等;也就是說,“學習英語”中間可以插入別的詞語。
第三步,字與詞的關系比較復雜,字可以是詞,如“我”可以是詞,也可以是一個字;詞也可以是兩個字,如“學習”、“早飯”。短語是由詞與詞組成的,一般是由三個字組成的,如“學電腦”、“學漢語”;也可以由四個字組成,如“學習漢語”、“吃了早飯”。
學生在觀看了整個網站后,給出的評價是好,以后再也不用找練習來做了;有的同學十分高興,對整個現代漢語教材有大致的了解。他們認為現代漢語精品資源共享課是一個質量相當高的教育資源交流平臺,是一個優質資源共享平臺,能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有效聯系。
資源共享課給現代漢語教師帶來好處,那就是有事情一起商量解決、溝通,在合作交流過程中得到思維碰撞,產生共鳴。
另外,每一位現代漢語教師都嚴格按照要求創制規范的文件,按要求傳到指定位置,這樣每位教師可以根據需要參考其他教師的學習成果,使用其他學員支持的材料和資源,實現資源共享。
二、建立班級QQ群交流平臺
我們開始上第一節現代漢語課時,就建立了班級QQ群。告訴學生加入這個群,這個群是用來回答問題的,大家有什么不懂的問題都可以在班級QQ群上問。經過一個學期試點,教學效果不錯,盡管回答學生的問題耽誤了我們一些時間,但是看到學生對現代漢語如此感興趣,我們感到十分欣慰。這里有幾點經驗和教訓。
(一)把個別學生問的問題放到班級QQ群上。有的學生下課單獨問問題,我覺得是有代表性的問題,會把它重新記下來,發到班級QQ群上,讓大家交流、觀看。個別學生單獨加我為QQ好友,覺得在班級QQ群上問我問題不太好意思,我認為這個問題具有代表性,就把它轉到班級QQ群上。這樣所有學生都可以看到,調動大家提問的積極性。
(二)直接或間接公布答案。在班級QQ群上,如何公布答案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如果題目十分簡單,就可以直接公布答案,如有個學生問我,什么是一音一素一字。我直接在班級QQ群上公布答案,那就是一個音節一個語素一個漢字。這時千萬要注意的是,不要因為學生提出的問題簡單而嘲笑學生。這樣不僅會挫傷學生學習積極性,還會讓他覺得在班級QQ群上受到老師的嘲笑,抬不起頭來。我們始終認為班級QQ群如同課堂,是一個集體場合。
上課的時候啟發學生思考問題,讓學生在思考中懂得如何去做。在班級QQ群上我們同樣應該如此做。有時,當一個學生提出問題,大家都回答時,更不要隨意公布正確的答案,這樣會形成某種討論,加深學生對某個概念的認識或者加深學生對某句話的理解。
學生:老師,什么是詞綴語素和詞根語素?
老師:阿姨中的“阿”是詞綴,“姨”是詞根語素,“阿”不承擔主要意義。是不是詞綴語素就是詞綴?“老人”的“老”有意義,“阿姨”的“阿”沒有意義。
學生A:“老人”,好像不是一個詞綴吧?
學生B:“老”應該是詞綴。(在這里,不難看出,學生B糾正了學生A的錯誤看法,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學生C:“老”是詞綴,比如:“老人,老師,老虎,老頭”,而且是前綴。(顯然,這個學生是想舉出例子論證、說明前一個學生正確的觀點,但是沒想到的是,他舉出的例子有的“老”并不是詞綴。故而有了下面學生的看法。)
學生D:親,“老人”是有意義的,“老人”指“年老的人”。
老師:“老”不是詞綴,在“老人”中。
學生F:“老頭”的“老”不是詞綴吧。(在老師講解過后,其實有的學生并沒有真正理解詞綴的含義與用法。)
老師:去掉看看。
學生G:“老人”,去掉“老”就不能表達出那個人處于老年的狀態了吧。
學生H:“老”難道是形容詞?(這樣學生實際上就進一步延伸了相關知識。)
學生M:它可以是形容詞、副詞。做形容詞的“老”表示年歲大的,舊的,原來的,很久以前存在的。
學生N:那“老人”是偏正咯。
老師:對嘍。
這樣大家討論,學生逐步得出了答案。我們認為讓學生不斷地討論,得出的答案比教師直接給更有積極意義,更能激發學生探討的決心,讓學生發現自己的閃光點。
有時也會碰到這樣一種情況:書上的答案不一定正確,學生在做練習的時候覺得非常為難。如下列各組詞中都是兩極關系反義詞的一組是:
A.生—死、正確—錯誤。
B.動—靜、朋友—敵人。
C.大—小、先進—落后。
D.高—低、出席—缺席。
這道題的答案是A,網上答案也是。但是學生認為不是A,故而引發了下面的討論。
老師:你查一下,什么是兩極反義詞?
學生:嗯嗯,我查了的,我覺得答案應該是C,但是答案都是A呢?所以不太懂。
老師:此題錯啦。兩極反義詞是有中間狀態的。BCD都是有中間狀態的。(其實,我并沒有認真完整地看,只是看了BCD的前半部分,因此才有了下面學生的提問。)
學生:“動”和“靜”是互補的反義詞。
老師:對的。但是“敵人—朋友”不一樣。
學生:那就是陌生人呀,中間不是有陌生人嗎?
老師:非敵非友啊。
學生:那就是都是兩極反義詞,(答案)是CD嗎?
老師:對。(其實,這里的回答還是顯得武斷了些,因為沒有看完所有題目。于是有了下面學生的提問。)
學生:“出席”和“缺席”怎么理解啊?
老師:開會啊,只有兩種情況啊。
學生:那應該是互補啊?
老師:對。
這樣,師生在不斷的糾正對方的錯誤看法中不斷進步,學生成就感倍增。
總之,我們認為建立班級QQ群,學生有不懂的問題直接發在QQ上,老師隨即作答,一一解釋,滿足學生有問題得到及時解決的需要,讓所有學生都知道如何解決相關的語言學問題。這樣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覺得學好現代漢語并不是一件十分難的事情,增強學習信心。
參考文獻:
[1]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王小艷.淺談專科語文教育專業現代漢語語音文字的教學[J].科教導刊,2012(2):77.
[3]邢福義.漢語語法學[M].哈爾濱: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4]錢冠連.漢語文化語用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
[5]黃漢年.現代漢語·語法修辭[M].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1.
本文系凱里學院2014年“《現代漢語》精品資源共享課”項目(JZGX20140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