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桂芳
摘 要:本文就現今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從而得出解決問題的具體策略,以適應新課改的要求,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提升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水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農村小學;小學數學;問題;對策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廣大小學數學教師積極響應新課改教學方針的號召,轉變教學理念,探究新的教學模式,以適應新時期的教學要求。然而,現如今部分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阻礙著新課程改革的貫徹落實,影響著學校教學改革的發展。本文將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探究解決問題的具體策略,提升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水平。
一、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設施滯后
由于農村小學教育資金投入相對城市小學要少很多,再加之學校領導對小學數學學科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許多配套設施沒有及時跟上。現今,很多農村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上仍沿用“一本教材+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模式。然而,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的特點,要求學生在學習時多注意形象思維能力的鍛煉和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如果有數學模型或多媒體設施輔助教學,則能幫助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通過配套設備的輔助,教師可以把教學內容由易到難,直觀地呈現給學生,學生在學會知識的同時也加深了理解。相反,如果沒有這些教學設施的輔助教學,學生在數學這門學科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相對來說會大打折扣。
2.農村小學數學教師的素質有待提高
目前,部分農村小學教師學歷不高,專業知識不足,自身素質不高,這些都嚴重影響著新課改的實施,制約著教學水平的提高。農村小學的學生多為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父母能給予的關心和教育實在有限。農村小學生的教育主要決定于教師,教師素質的高低對于學生的成長意義重大。
3.教學思想陳舊,教學方法不得當
大部分農村小學數學教師仍是以教會學生的書本知識為主要教學目標,課堂仍然延用以教師教為主的教學模式,并沒有真正理解新課改的教育方針。新課改要求的是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圍繞教學目標,結合教學資源,選擇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層層推進,最終達到學習目的。這個層層推進探究學習的過程,是訓練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過程,對于學生后面的學習非常有幫助。而傳統講授式教學模式,教師按照教材將知識點逐一細致講解,往往忽略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環節。學生一堂課聽下來,很容易感覺數學的學習枯燥乏味,長久下來便產生了厭學心理,如此對數學的學習非常不利。
二、解決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1.完善基礎配套設施
政府要根據當地農村小學的辦學規模和辦學特點,加大教育資金的投入,幫助農村小學完善基礎配套設施,提高辦學水平,提升教學質量。此外,學校領導也應對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學工作加以重視,為數學教學配備充足的教學用具,改變“一本教材+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模式,方便教學活動的展開。
2.提高教師素質
要提高學校教育質量,首先要重視教師隊伍的建設,提升整體教師素質。教師素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即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教師平時需要加強自身的學習,提升業務水平,對所教課程做到完整掌握的同時可以對知識點進行有效延伸拓展。此外,教師還需要緊跟時代潮流,深入研究新課程改革要求,積極學習新知識,并應用于教學活動,完善教學活動。教師要充分利用學校的教學設備和網絡教學資源。
除了業務素質,教師的思想素質也是十分重要的。特別是在農村小學工作的教師,他們對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發揮的影響要比城市教師大得多。這就要求農村小學教師具備較高的的思想素質和道德修養,用真心去關愛溫暖學生,正確看待教育工作。
3.轉變思想,及時調整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這就需要教師及時轉變思想,更新觀念,調整教學模式,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農村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鄉土資源,在教學中適當引用農村小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數學信息和常識,幫助學生把書本中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簡單易懂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掌握知識。教師按照新課程改革方針指導,本著以學生為主的教育思想,立足于數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理念,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勇于探究,激發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總之,農村小學數學教師需要轉變觀念,更新知識,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改善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田世清.淺談新課改下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J].中國校外教育,2011(6).
[2]周雪芳.實施有效教學縮小兩極分化——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兩極分化之策略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