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嘉
【摘 要】老師作為學生的指南針,教育事業前進道路的發動機,對時代的發展占據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現狀并探索和研究出適合學生發展的方法。高校體育排球教學者也應如此,先要了解排球的發展現狀,了解學生的需求,探索出一套趣味而又實用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熱愛排球并掌握好排球技術,使排球得到更好的推廣。
【關鍵詞】高校排球;現狀;推廣;學生
1 高校排球教學的現狀
1.1 學校不重視體育類項目,學生身體素質差
我國各大院校一直致力于素質教育,從小學到大學,教育一直提倡的是德智體全面發展。然而事實上,大多學校只重視智育,從而忽略了德育和體育的發展,致使學生一直對體育不夠重視,身體素質普遍較差,體育基礎薄弱。其次中小學或者高校很多體育老師上體育課基礎處于“放羊”狀態,并不致力于教學生體育項目的技術。也因此許多學生并不了解體育本身,更沒辦法賦予其激情。排球作為一個入門較難的項目,學生在初步階段,極其需要教師的指導。學校的不重視,打擊了許多原本對這個項目有興趣的同學。同學們掌握不到相應的技術,就感受不到排球其中的魅力,熱情自然而然就沒了。而這種情況不斷惡性循環,導致了其普及率越來越低。據調查,即使在中國的排球之鄉——廣東臺山,排球的普及率也是每況愈下,年輕人普遍很少接觸排球,很多學生甚至大學才開始接觸排球這個項目。這種現象的普遍存在對于排球的推廣無疑是難上加難。
1.2 排球教學課堂不重視趣味性
排球是大多高校的常規體育課程,很多學生在選擇體育課時,很少把排球作為首選項目,大多同學是被分配到排球體育課,其對這個項目的激情本來就不高。教師在教學中其實是很有必要去提高同學們學習排球的士氣。然而普遍高校的排球教學都是只交傳球,墊球還有發球。很多教師都是第一堂課把基本的技術動作教完,剩下的課時任由學生自由發揮。平常的上課教師并不注重觀察學生的技術動作或者和同學們交流,更別說在教學中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活動。這樣的課堂對同學們來說無疑是枯燥無聊的,使得原本就激情不高的學生甚至增加了一絲厭惡的情緒。只是把排球當作考核,為的是拿學分。枯燥的課堂教學使得高校排球的推廣一直處于尷尬的狀態,愛好者越來越少,排球普及率越來越低。
1.3 排球科研工作開展較差
在中國的體育類工作者中,致力于研究排球的人數不多,甚至很多排球教學工作者也是“半路出家”,其對排球技術的掌握也是有限。排球比賽中的各種戰術,很少有教學工作者會去研究,并把這些東西運用到教學和訓練中。從事排球專業出身的運動員退下來成為老師后再去研究斟酌排球這個項目的人員很少,高校間教師們對排球交流和溝通也不多,使得其科研的開展工作出現了寸步難行的感覺。一些本來充滿激情的老師,他們在經歷了這種孤立無援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后,漸漸熱情消退。這種現狀的普遍存在導致了高校中排球的技戰術的運用止步不前,更新率低,缺乏實戰性,這讓排球無法在競技賽場的展現出其應有風采也使得這項運動自身的魅力大打折扣。
1.4 排球精神的缺乏
在過去的幾個月里,常出現的一個熱搜詞是:女排精神。何為女排精神?百度百科里的概括是: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艱苦創業,自強不息,堅強拼搏,永不言棄。在剛過去幾個月里,中國女排在賽場上頑強,向大家詮釋了真正的競技精神。無數國人為之鼓舞,贏下比賽的那一刻更是萬人空巷。然而這種精神在高校的基層體育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看女排比賽時,人們常把女排精神掛在嘴邊,但是實際在高校中女排精神并沒有得到弘揚,大多高校學生并未真正去思考和領悟何為女排精神。
1.5 教學設備不充足
排球作為一項團體項目,對場地也是有著很大的需求。有很多高校目前的排球場尚未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數量極少,有的學校僅有一兩個。這樣對于排球的推廣工作有很大障礙。學生只能在體育課才有機會接觸排球,然后眾多的高校一星期只有一節排球課,這樣不利于提高學生對排球的學習熱情和技術。除此外,排球數量有限,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在有一些高校,只有一些特殊的群體(校隊,體育專業的學生)才能有機會接觸到排球,有很多人根本不了解這個項目,更談不上喜歡。
2 高校排球教學的推廣
2.1 學校要重視體育工作的開展
重視素質教育,使得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是時代賦予給教育工作的使命。學校不能只注重于智育發展而忽略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事實上,只有當學生擁有強壯的體魄才能更好學習各種技能。因此學校重視體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而這個開展工作不能只局限于高校,而是應該從小學開始抓起,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及體育基礎。首先要求我們的教育工作者要從觀念開始轉變,不能只認為文化課成績好就可以了,體育課并不重要。學校要加強落實體育教育的開展,不應讓體育課處于“放羊”狀態。教師應在體育課教會學生對應的技術項目。像排球這種入門較難的項目,在平常的教學中,老師要多跟學生溝通,注重學生的技術動作。學校還可以通過獎勵的方式去激發老師的教學熱情和學生的學習熱情。
2.2 增加排球的趣味性和競技性
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教學效果影響非常大,是提高教學水平的必備條件之一。改善排球課的上課質量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對提高同學們的學習熱情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平常的教學中可增加一些小游戲,讓所有人都能參與其中。在這過程中,同學們既能樂在其中而又能提高班級的士氣。這會使得大家越來越團結,越來越喜歡排球這個集體項目。慢慢也就能體會到排球這個集體項目自身的魅力。再者,提高排球的競技性。中國女排今年在里約奧運會奪得冠軍,比賽中的跌宕起伏,頑強拼搏,團結一致,對國人來說,無疑是受到了很大的鼓舞,比賽中的這種競技精神大大地提高國人的士氣,而青少年是作為一個重要群體,更是深受其影響。可見比賽對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有著很大的作用。因此,學校可舉辦排球比賽或者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組織學生開展比賽,讓同學們自己去體會競技體育的刺激,拼搏,頑強等魅力,相信他們對排球會有著極大的熱情。除此外,學校還可以鼓勵學生增強自身的技術,爭取參加省排球聯賽,通過比賽和其他高校的交流。在平常中,各高校間也一起組織友誼賽,使同學們和老師們之間得到溝通和交流。學生對這種比賽的渴望可作為排球推廣的入手,利用好學生對參加比賽的積極性對搞好教學工作起著非常重要的有用。教師要利用這種積極性,強調比賽必須要有基本技術、戰術作保證,并且要掌握基本的競賽規則和裁判法,當學生將這些技能掌握好,在比賽中運用上去,內心油然而生一種成就感,慢慢地就會真正愛上排球,那么后續對改善高校排球的現狀將非常有利。
2.3 建立起排球科研工作的制度
任何項目需要得到發展,都離不開工作人員的研究。排球這個項目也是如此,教學工作者首先摒棄以往消極的觀念,不能認為排球就是傳球和墊球,不具備研究的價值。在今年的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之所以奪冠,除了本身的頑強拼搏外,教練團隊的技戰術絕對占據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在以往的比賽中我們會認為排球會有絕對的主力和替補之分。但今年的奧運中,郎導和她的教練團隊,卻把場上十二個人都變成主力,利用不同隊員的特點應對不同的對手。在亞洲隊伍一直強調快速多變的打法,郎導和她的教練團隊詮釋了真正的“變”,使得對手猝不及防。這種技戰術的運用離不開他們嘔心瀝血的研究。雖然在基層的排球中不需要這么具挑戰性的技戰術。但并不意味著不需要進行科研工作。各高校間的可建立科研項目,針對目前學生的情況,討論交流如何改善。再者,研究出適合高校學生比賽的技戰術,不同身體條件也可以有不同的打法,改變只有高大化的學生才可以參與排球的消極觀念。并把研究成果運用到排球的訓練的和比賽中,充分發掘出學生的潛力,進而提高同學們打排球的熱情。
2.4 注重排球精神的培養
在高校排球教學中,不僅僅是教會他們的基本動作,更是要把排球這種精神貫徹到底,讓學生受益終生。在教學過程中,教會學生團結合作,堅韌不拔,頑強拼搏等精神從而克服懶惰,敷衍等壞習慣,取而代之的是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提高學習的效率。使他們不僅僅得益于排球上,更把它運用在學習上,生活上,將這種精神滲透于生活,從而真正地喜歡排球而又得益于排球。這種精神的貫徹無疑對高校排球推廣起著很大的作用。
2.5 增加教學設備場地
排球教學中場地設備的缺乏,使得高校排球得不到很好地推廣,學校適度投入資金,增加排球場和排球等設備以滿足學生的需求。在過去,中國排球之鄉——臺山,排球的普及率是極高的,在那個年代,幾乎每個小村莊都有球場和排球,這也促使全民排球的發展,人人喜歡排球,人人打排球。可見排球場地和排球等資源對促進高校排球的發展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因此政府或學校應加大這一塊的投入,從而才能促進高校排球發展。
3 結語
高校排球教學的發展和推廣離不開政府的投入,學校的重視,教學工作者的致力研究。其次場地和器材更是必不可少的。排球的普及,不能只靠中國女排的奪冠熱,更需要全部排球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參考文獻】
[1]宋元平.高校排球隊課余訓練中若干問題的思考[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2005,28(3):372-375.
[2]馬金玉.論高校排球技戰術教學中對學生排球意識的培養[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07(11):176-177.
[3]馬海霞.河南省示范性高中排球運動開展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J].河南大學.2010(6):3-42.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