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長春
摘 要: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fā)展,當前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已經(jīng)無法適應現(xiàn)實的需求。在這種環(huán)境下,我國正在大力進行教育制度改革。同樣,小學語文長期以來僵硬、固化的教學模式也無法再發(fā)揮相應的作用,無法真正展現(xiàn)小學語文的魅力。因此,對于小學語文的教學改革是必要的。小學語文在學生的整個學習時代發(fā)揮著基石作用,是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基礎(chǔ)階段,決定著學生將來的發(fā)展。而情境教學法作為近年來新興起的教學模式,對于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chǔ),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有著顯著的效果。就如何在小學語文中實施情境教學法展開研究和討論。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情境教學;實施方法
一、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優(yōu)勢
1.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由于小學生天生的性格特點,活潑好動、貪玩、注意力不集中等,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難免會使學生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再加上語文學習需要學生大量的背誦、默寫等,不少學生很容易對語文產(chǎn)生厭學心理。這也是目前小學語文實際教學中常見的問題,這種問題對小學語文教學產(chǎn)生了相當負面的影響。而情境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其本身承載著諸多的優(yōu)勢和亮點。尤其是情境教學法多變的教學手段,豐富的教學用具,與學生實際生活貼近的特點,其在實際教學中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
2.簡化課堂教學重難點
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學生無法有效地掌握教學重難點就是困擾很多語文教師的難題之一。提煉文章的中心思想、透徹地理解文章的意思、掌握相應的寫作能力等都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而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由于教師常常只重視書面的教授和口頭的講解,無法使學生有效地掌握相應的重難點知識。而情境教學法由于其自身具備生動形象的特點,其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方式,有效地將重難點簡單化,有效地促進學生對于重難點的理解和掌握。
二、情境教學法如何在教學中實施和運用
1.結(jié)合實際生活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有效地運用和實施情境教學法就要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從而拉近語文教學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認識到語文就在他們的身邊。在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二十三課《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一課中,教師要結(jié)合實際生活,從而構(gòu)建相應的教學情境。本課主要是在表達一種思念親人的思想,因此教師在課堂的導入階段可以向?qū)W生提一些問題。比如,你跟你的爸爸媽媽分開過嗎?你多長時間去探望自己的祖父祖母?你跟父母分開多長時間會想念父母?通過這些問題的提出,使學生能夠進入到一種與父母親人分別的想象中去,從而營造出本節(jié)課所需要的一種思念親人的教學氛圍。這將有利于學生對于思念親人這一主題的理解,從而使學生能夠理解較難懂的古詩。在六年級上冊第十二課《姥姥的剪紙》一課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讓學生講授自己的姥姥或者奶奶所會的中國的傳統(tǒng)技藝的方式,聯(lián)系實際生活,從而引起學生的共鳴,促進本課的學習。
2.借助教學用具
在情境教學模式中借助教學用具營造相應的教學情境,也就是通過實物展示、圖畫表達、主動演繹等多種方法去營造教學氛圍。例如,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十九課《沙漠中的綠洲》,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沙漠和綠洲的影片或者圖片的方式,使學生直觀地看到沙漠和綠洲的具體形式,從而構(gòu)建本課的情境,促進學生對于本課中心思想的理解。在五年級上冊第七課《金蟬脫殼》一課中,為了使學生更好地認知這一生理過程,如果時機合適,正好是在夏天教授這一課,教師可以逮一只蟬的幼蟲,在課堂過程中給學生展示幼蟲脫殼的過程,從而使學生親身體驗到真正的金蟬脫殼。
3.發(fā)揮學生想象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一般只重視課本的教學,重點要求學生死記硬背。這種獲取知識的方法和途徑是不牢固的,往往是教師自己的思維方式在學生身上的一種延續(xù),學生并沒有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這將對學生的學習產(chǎn)生很大的負面影響。學生無法真正掌握解決問題的思維和方法,因此不能獲得真正的學習能力,所表現(xiàn)出來的往往是一種機械的重復和生硬的記憶。而情境教學模式由于教學手段的多變性、啟發(fā)性和創(chuàng)造性,通過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真正掌握解決問題的本領(lǐng),從而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例如,在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十課《恐龍》一課中,由于本課屬于科普性文章,教師通過相關(guān)的語言描述,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進入那個遙遠的恐龍時代,從而構(gòu)建出相應的教學情境。這將極大地降低教師的授課壓力,充分利用小學生豐富的想象力,達到簡化課文內(nèi)容的目的。
總而言之,教師在實施情境教學時,一定要切實做到結(jié)合實際生活、運用教學道具和發(fā)揮學生想象力,使教學情境能夠有效地構(gòu)建起來。
參考文獻:
[1]王誠.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的實踐探索[D].福建師范大學,2015.
[2]郭振南.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