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摘 要:英語的學習需要從興趣抓起,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和素質教育的深入,教師應進一步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從學生角度出發,以學生的體驗為主要參考依據,以教學情境的創設為主導,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完成知識的掌握與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主要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出發,以英語教學中的教學情境創設探討方向,給出相應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素質教育;以人為本;教學情境;學習效率
一個靜態的英語課堂學習難以使學生對課堂學習產生歸屬感。英語學習的抽象性對學生語言失去熱情,打造結合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可以使學生對課堂學習充滿興趣。學生在課堂上難以長時間保持注意力集中,需要采取適當的教學策略培養學生課堂學習興趣。
一、靈活運用多媒體手段,創設新穎趣味的教學情境
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營造英語學習與交流的氛圍,學生置身于充滿英語氛圍的環境中,會使學生對知識的了解與掌握更加透徹、扎實,同時培養了學生對英語語言的運用能力。比如,進行Module 7中Unit 1 Happy birthday!的學習時,教師不妨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可以將班里學生過生日的錄像或者視頻剪輯,做成一段視頻,在課堂剛剛開始的時候播放,然后引入本節課的學
習——Happy birthday,學生對自己以及同學的過生日視頻都興
趣盎然地觀看,教師可以結合視頻內容問學生:大家認出視頻里都有誰?學生會積極踴躍地發言,指出參與的學生。然后,再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學生因此對課堂知識的學習充滿興趣,教師可以結合本節課的單詞與重點讓學生找出視頻中對應的生日場景,通過場景尋找來加強對單詞的學習與重點的掌握,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完成對課堂知識的學習。
二、以模擬生活實際來進行情景教學
小學生熱愛模仿、活潑好動,可以結合學生的心理與發展階段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情景創設。教師應結合課堂教學內容進行生活場景的還原,讓學生充分發揮表演與模仿的才能,在對生活情景的模仿與表演中,會達到使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進行交流的目的,不僅降低了學生英語學習的困難,在一點一滴中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與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學習What do you do at the weekend?時,首先,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分角色有感情將課本對話以小劇場形式表演出來,學習完課本內容后,為了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了解與靈活運用語言能力,針對學生熟悉的事物會比較感興趣的特點,可以適時設置符合生活實際的小場景,讓學生分組表演。如新的一周開始,幾個好朋友課下在走廊湊到一起,熱烈討論周末的活動與有趣經歷的場景;或是演繹周末一家人去公園或者動物園、游樂場游玩的場景,學生可以分角色表演,有的演家長,有的扮演孩子的角色;或者是在周末去醫院的經歷,學生可以分別扮演醫生、生病的孩子以及家長。
三、引入游戲開展教學,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
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將游戲引入英語課堂學習、在游戲中展開的教學,會更加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學生會以更積極的姿態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提高學習效率。此外,小學生的自制力差,在課堂上的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即使教師的語言技巧與講解能力再強,時間一長,學生也會喪失對課堂學習的興趣,轉移注意力,這就需要教師采取積極有效的策略展開情境教學,采用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吸引學生眼球與注意力的方式——引入游戲教學,以游戲引入來打造高效、和諧的教學情境,讓學生不僅學在其中,還樂在其中。比如,學習banana,strawberry,apple,peach等有關水果的單詞時,可以在課堂教學內容學習完后,為了檢測學生對課堂知識的學習情況與鞏固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妨引入課堂小游戲:教師可以結合課堂教學的相關內容,課前準備一些相關的水果,與學生展開“我來展示你來猜”的競猜小游戲,規定誰先答出來就把水果獎勵給誰,這樣,學生會躍躍欲試,對游戲充滿興趣。教師每展示一個帶來的水果,要求在三十秒內說出英文名稱,如果說不出來,就自動把機會給下一個人。
總之,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語法的抽象性與單詞的豐富性使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比較吃力,同時,語言運用能力也相對薄弱。因此,通過多種方式進行教學情境的有效創設,不僅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直觀,還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完成對英語知識的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構建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劉揚.基于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英語中情境教學的應用[J]. 亞太教育,2015(30).
[2]龔雅琴,王華蓉.淺談小學英語情境教學的靈活性[J].新西部旬刊,2011(3).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