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明忠
摘 要:數學是小學教育體系的重要課程,學習數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抽象、分析以及轉換的思維能力。近年來,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深化,數學在教材以及教學方式方面進行了一些改革,越來越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主要從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重要性以及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具體對策這兩個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新意識;培養分析
小學數學教育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數學的學習有利于學生分析能力的提高。培養學生抽象、空間思想最關鍵的時期是小學。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創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學生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創新意識進行大力的開發,注重教學中的細節,發散學生思維,為學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重要性
在小學教學階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有利于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時應用多樣的解題方法,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共同進步。創新能力的培養有利于開拓學生的視野,使得學生形成發散的學習思維,更有利于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提高。在小學,大多數教師已經有較長時間的教齡,教師的思想不更新,很容易培養出呆板恪守的學生,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差,對學生今后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小學教師要注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具體對策
1.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理。因為好奇心才產生了世界上很多偉大的發明,好奇心理的產生有利于學生進行探索。小學生的好奇心重,當遇到新的事物時喜歡問“為什么”,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握學生的心理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從而使得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同時,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借助攝影、幻燈片等多媒體教學工具,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化,讓學生同時調動各種感官,這更能滿足小學生的需求。最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學會使用幽默、生動的語言將知識點闡述清楚,以簡潔有趣的板書為輔,提高學生的興趣。
例如,在講解“能被2、3、5整除的數的特征”這一教學內容時,上課前,教師可以說:“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做個游戲吧。”學生聽到要做游戲會很高興,然后教師闡述游戲規則,讓學生隨便說一些數字,教師不用計算器就能很快地算出這些數哪些能被2整除,哪些能被3或者5整除。學生聽到這個會覺得很有趣,參與的積極性很高。當教師將答案說出后,學生用計算機驗證,發下求求你教師每一個都回答正確,學生會感到驚訝,然后會急切地想知道教師是怎么算的。
2.聯系生活,將數學知識導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中
合理地利用生活化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現象與生活經驗都與數學有緊密聯系,最常見的是商品交易過程,如果教師將教學目標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機地融合起來,能夠構建一種寬松、愉快、思考的教學氛圍。例如,在小學數學學習“多邊形”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說出日常生活中多邊形的事物,比如電視是長方形、餐桌是圓形、地磚是正方形等等。再如,在小學數學“認識0”時,教師可以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回答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有“0”,學生出現各種回答:在體育場的計分板上見過、在溫度計上見過、在電話的撥號上見過、我用的尺子上就有等等,通過學生對自己日常觀察的描述,使學生對“0”有一定的體會,使學生理解數學在生活中的意義。
3.構建具有探索性的知識情境
小學生的天性是活潑好動,思維不受約束,這正好為學生創新意識培養提供了幫助。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小學生思維活躍的特點,通過構建情景化的知識探索內容,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情境探索的構建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使學生對情境探索有更加直觀的理解。比如,在講解“圓形面積公式”這一知識點時,為了使學生進行創新思維,教師就可以首先利用多媒體放映生活中不同的圓形結構,讓學生首先對圓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將自己的思維帶入課程的學習中,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采取動手制作的方式,借助圓規畫出半徑大小不同的圓,然后比較不同圓的大小,讓學生自主探索圓的面積與半徑的關系,最后引入這一概念。這樣設置情景,既讓學生掌握圓面積的求解,又讓學生體會到自主探索的樂趣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就要首先讓學生愛上數學這門學科,然后在享受知識與汲取知識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創新能力,通過大膽地設想與實踐,促進創新意識的形成。
參考文獻:
[1]季加良.深化小學數學教學改革著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J].21世紀教育思想文獻,2012,5(1):437-440.
[2]鄭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原則與策略[J].教育探索,2012,5(7):74.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