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瑞榮
【關鍵詞】 生物教學;有效性;教學目標;準備;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 G633.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6—0056—01
新課程的不斷改革,給各課的教學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高中生物也不例外。雖然高中生物是一門副課,但是它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也起著一定的作用。作為高中生物教師,在平常的課堂教學中要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方面,注意改進方法、優化過程、完善內容,為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而努力。那么,高中生物課堂上教師可以采取哪些方法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
一、理解新課標的要求,明確教學目標
教師一定要熟悉教材,掌握教學大綱,理解新課標的教學,才能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也才能在課堂教學中準確給學生傳授知識。所以,為了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就要準確把握《生物課程標準》,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不僅為應試作準備,而且還要注意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從而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和目標。教師首先要認真研讀并充分理解《生物課程標準》,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據;其次要豐富自己的生物知識,在教學中根據教材內容延伸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以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完善學生的人格。如此,才能在新課程的教學目標下,提高教學效率,培養符合我國國情的高素質人才。
二、課前教師要對教學內容充分準備
1. 有選擇地使用課件,詮釋教材的重點、難點。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少不了要對一些重、難點詳細講解。為了讓學生便于理解生物中較微觀、抽象的一些知識點,教師就要在課前選擇、準備好課件,以便在課堂中利用一些先進的教學設備,使抽象和微觀的重點知識變得形象和直觀,有利于學生理解、掌握。比如,與生物的生命活動有關的知識就比較難,也很重要,如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興奮在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的傳導、免疫調節等等,這些較微觀的難點、重點,在多媒體教學的輔助下,內容變得直觀、清晰、生動、有趣,讓學生對一系列過程加深了印象,對知識點的理解也更加透徹。
2. 把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生物發現史進行列表。在時代不斷進步的教學環境中,社會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所以,作為高中生物教師,要在新課標的指導下,為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要把生物事實的一些發現過程引入課堂教學,讓學生了解生物的發展史,明白生物科學的發現史是我們在生物學習中的一個重要學習內容。教師應根據內容的敘述,首先在課前列出表格,以便學生更清楚地學習生物科學史的發展過程。
三、在教學中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1. 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課堂氛圍,培養學生興趣。俗話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作為教師讓學生心生佩服、欣賞、敬重、信任,學生自不然就把他看成了可以信賴的教師和朋友,教師也會通過溫和的態度、恰當的鼓勵以及多給一些成績平平,或者有其他特殊性的學生一些關心,讓他們感到溫暖,從而在工作中和學生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我們知道良好的師生關系,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師生實現雙贏。
2. 理論聯系實際,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打造有效性的生物課堂,作為教師應當把課堂努力地營造成一種生活化的教學環境,使學生能真正地融入生活中,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并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師提出的問題能積極地思考,從而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比如,教學“生命的物質基礎”一課。首先,筆者開始就給學生提了一些問題:“你們知道我們每天吃的食物中所含的主要物質是什么?有哪些物質可以用來維持生命的正常活動呢?”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就可以不斷思考。同時筆者在提出問題后引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哪些物質可以維持生命的正常活動?”一個組的學生說:“我們在生活中代謝如果出現紊亂缺乏營養物質,就會到醫院中輸液,輸液的主要成分就是葡萄糖,由此可以推斷,葡萄糖是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必要物質。”這樣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習情境,培養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實現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編輯:張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