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蘇省在進行教育改革后,原有的教材已無法滿足新的教學模式需要,新版的蘇教版教材在課堂實踐應用的過程中,也已展現出了相應的教學表現及應用效果。本文將對蘇教版教學教材改革的重點領域加以研究,并結合蘇教版高中數學教材的使用體會,探究該教材的實用性思考。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數學;實用思考
引言
新版的蘇教版數學教材在江蘇省教育部門進行教育改革后施行已有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里,對于新版蘇教數學教材的評價也各有不同,新版教材較舊版究竟有了怎樣的改變,其在知識結構的設計上和現實的應用上做了什么改變,新教材在理念上的創新又有哪些是本文將要介紹的內容,在深入分析蘇教版數學教材后也對于其實用性進行了相關的說明對比。
一、蘇教版數學教材改革的重點領域
(一)新教材內容
新教材對于主體內容都做了保留,但也有許多編排不合理的地方,新教材設置了五個必修模塊和四個選修模塊,必修模塊是以往知識的重新編排,選修模塊則多了許多新的未出現內容。新教材依據江蘇省教育部門的教育規定,能夠保證在課時減少的情況下,教學質量不會受到太多的影響。課時的減少就需要教材內容的精簡,所以蘇教數學教材對于孤立的知識點,重疊的內容,簡單介紹的內容都做了調整,減少許多孤立知識點,并不會影響數學教程的整體邏輯發展,重疊的三角函數內容的取消使得知識更加精煉,去掉簡單介紹的內容如簡單的程序設計將之加入到一些選修的內容中也大大節約了時間。與此同時,為了適應新的高校教育形式,去添加一些高校知識的延伸以幫助以后升入高校后其知識體系的完整。
(二)新教材知識框架
1.新教材的順序
新教材相較于舊教材,人為的改變了許多原有的知識邏輯順序,并且教材現有的邏輯順序轉變為螺旋上升的順序,許多完整的知識內容被人為的分配到多個模塊中,很多知識也分成了選修和必修兩個方面。另一方面,新教材將許多的數學方法和數學思想捆綁在一起添加到一個模塊中。文科生的知識體系在教材改革后造成了明顯的斷裂。
2.新教材對銜接的處理
高中教材的內容安排應適應初中和大學這兩個方面,不能過快的讓學生接觸較深難度的知識,也不能在最后沒有培養出學生的有一定深度的數學思維結構。在具體上要照顧到初高中的知識體系的銜接,和初高中教學方式的銜接。初中的課程內容知識少,教學方式比較輕松愉快,而高中的知識復雜難掌握,所以在新課本的學習順序上,不同的學校也做了不同的調整安排。新教材在銜接上還考慮到了高中數學和其他學科之間的過度,如物理,化學,計算機科學等等,舊教材中往往沒有對數學與其他學科聯系的方法,使得以往教材在多學科知識的銜接上表現的不好,其他學科也不好利用數學思想去解決相關問題。新教材增加了科目之間互相銜接的內容。
二、蘇教數學教材的使用體會
新教材針對當前高中的現實教育狀況在和多方面表現出了一定的優勢例如:
1.加強了高中生運算方面的能力,新的教材中剛加強調了對于學生運算能力的要求,增加了許多公式如立方差公式等,為了銜接大學的數學學習要求,增加了很多類似于積分,根式的運算。
2.增強了對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培養,在以往的義務教育中普遍發現學生的邏輯演繹推理能力不夠好,思維不夠靈活,在新教材中增加了相關知識的引導,尤其是在幾何學的學習中,以往的幾何學注重解答題輕視證明題,新教材則增加了對于證明題的要求,使得學生在處理問題時道理明確。
3.更加符合課程改革后的教學時間,在進行深入的教育改革后,其對教學時間有了更嚴格的限制,傳統的教材與新的課程安排產生了巨大的矛盾,新教材將更多的知識細分使得新的課時安排能夠保證課程內容的完整。
三、新教材的實用性思考
新教材的編排除了在內容上進行許多的創新,在很多細節上也做了很多的改進。其在以下幾個方面體現了其實用性:
1. 將教材細分為多冊,方便了不同高中對于知識體系講解的不同順序。五冊必修四冊選修的設計不僅將知識更加模塊化,也大大的方便了知識之間的靈活組合。
2. 重新劃分了知識的結構比例,更加契合新版蘇教改革方案。通過舊教材的從新分析,對于一些非重點或者重復內容的刪減,以及銜接課程的從新設置,使得新版的教材節約了很多課時時間,也大大增強了知識學習的自由度。
結語
蘇教版教材是適應教育改革所產生的一項成果,其深深的契合著江蘇的教育改革策略,蘇教版數學教材在許多方面都有著非常突出的表現,如知識的條理化,細分化,和過度的自然化,知識結構的精簡化。在應用中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通過觀察其在實踐中的表現,發現在實用性方面有著很大的優勢,也契合著新版蘇教改革的一些要求,但是在某些方面,新教材仍有許多不盡人意之處,在本文中并沒有進行相關的涉及,希望蘇教版數學教材在今后的調整中能夠有更好的表現。
參考文獻:
[1] 劉超, 王志軍. 新課程高中數學教科書比較研究——以人教A版、北師大版、蘇教版為例[J]. 基礎教育, 2011, (01): 68-72
[2] 李保軍, 葉雪梅 . 高中數學教材數學史內容及其分布研究——以人教A版和蘇教版必修教材為例[J]. 課程教學研究, 2014, (03): 88-91
[3] 劉超, 孫風軍. 高中數學新課標實驗教科書數學文化比較研究[J]. 教學與管理, 2011, (27): 103-105
收貨地址: 吳冬梅 , 13646285986 , , 江蘇省 南通市 通州市 西亭高級中學數學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