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賢婷
【摘要】在消費日益多元化的今天,符號消費已經成為現今中國消費文化的突出表現之一,人們不再重視消費物的實用價值,而是著眼于附著在這些物品之上的“符號和意義”。這對我國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主流意識形態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與沖擊。因此,必須大力加強馬克思主義對青年符號消費的正確引導。
【關鍵詞】當代青年;符號消費;意識形態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商品匱乏的年代已經過去,琳瑯滿目的商品極大地刺激了人們潛藏的消費欲望。隨著大眾傳媒對西方社會生活消費方式的大肆宣傳,消費主義深刻影響著當今人們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人們也開始由“物的消費”向“符號消費”轉變,這集中反映在當代青年群體中。青年群體作為一支新興的消費大軍,蘊含著巨大的消費潛力,對于他們來說消費的目的已經不僅僅是滿足需要,而且還要能夠充分地表現自我,張揚個性,以及凸顯自身的價值和品味。從這方面來講,符號價值和符號消費已經融入到了青年群體的學習、生活中,并開始被他們有意無意地納入自己的消費決策中。長此以往,會造成各種不良思潮的涌動,削弱馬克思主義在我國的指導地位。因此,必須大力宣揚馬克思主義對青年符號消費的引導,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一、符號消費的內涵以及意識形態特征
社會學中把符號消費定義為:在消費過程中,消費者除了消費產品本身以外,還消費這些產品所象征和代表的意義、心情、美感、檔次、情調和氣氛,即對這些符號所代表的意義或內涵的消費。如果說消費的符號指的是通過消費來表達某種意義或信息的話,那么符號消費是將消費品作為符號表達的內涵和意義本身作為消費的對象。從本質上來說,符號消費既不是一種單純的價值觀念,也不是一種純粹的行為實踐,而恰恰是兩者的結合。在價值觀念方面,它強調的是個人主義和物質主義,其消費目的是對商品符號價值的占有;在行為實踐方面,它主張超前消費和時尚消費,其結果是導致人的異化。具體來說,符號消費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在操作系統上,符號消費對人們意識形態的控制作用是通過符號象征的意義來完成的,即起作用的是人們的聯想和意象,而不是按傳統的思維方式去理性地思考。例如在商場購物時,人們總是會不自覺地受到周圍美好的裝飾環境刺激來完成某種消費,這種購物行為看似是消費者自發進行的選擇,但實際上恰恰是由于人們在無形中受到了商場環境下滲透觀念的感染說服才產生的,這種“自我說服”不取決于理性的力量,而是源于人們心中迫切想要買回自己心儀的物這一基本心理因素,這也就是符號意義的運作。
其次,在思想觀念上,符號消費意識形態的消費理念是超前消費,這與我國傳統意識形態推崇勤儉節約的消費理念大相徑庭。在現代消費社會中,超前消費的模式支撐著人們的消費理念,人們先購買,而后再用工資去償還,這就造成了人們對消費的幻想,即“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正是由于人們被這種短暫的快樂所蒙蔽,在幻想中實現著對物品的占有,才使得超前消費的觀念深入人心。長此以往,必定會加劇人們對物的依賴,一步一步淪為物的附屬品。
再次,在需求選擇上,符號消費的意識形態更加關注符號文化的意義。即在消費過程中,消費者關注的不僅是商品的使用價值,更加關注商品背后蘊藏的文化意義,從中獲得一種超越物質滿足之外的精神滿足。在符號消費中,被消費的是理念,而不是物品,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不再將消費性物品視為純粹性的物品,而是將其視為具有象征意義的物品,消費也不再是純粹的經濟行為,而是轉化為在某種符碼之下,以差異化的符碼作為媒介所進行的文化行為。
二、當代青年符號消費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沖擊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西方消費主義、文化思潮等大量涌入,社會的傳統價值觀逐漸改變。青年群體生活在這個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由于社會閱歷較少,又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難免會受到各種不良思潮的影響,形成錯誤的價值觀。
(一)崇尚主義和盲目性傾向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商品市場的不斷擴大,很多不利于青年群體的負面、消極的文化正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悄然傳播。青年群體由于涉世不深,自制力較差等,很容易受到外部不良環境的影響而偏離正確的價值觀。這種開放的信息空間賦予了商品使用者在消費過程中自主解讀商品的權力,它主要反映了青年群體在消費過程中,思維受到符碼的控制,由于自身缺乏對商品的辨別能力,會對其產生一定的崇尚感,從而做出盲目的跟從行為。
這種消費主義思潮與我國的主流意識形態是背道而馳的,它會導致人們在消費模式和生活方式上的互相攀比,造成資源浪費。這不僅會影響到青年群體全面健康的發展,反過來還會影響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構,進而對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主流意識形態造成沖擊。
(二)享樂主義和利己性傾向
隨著大眾傳媒的發展,符號消費信息日益商業化和利益化,人們的消費選擇和消費行為也隨之發生改變,即由消費的大眾化向消費的個性化轉變;由奉行節儉的消費行為向追求奢華的消費行為轉變。此時消費者不再重視商品的實用性,而是把目光集中在商品的外觀與品牌上。青年群體生活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由于其心理和生理的特點,他們同樣更加看重商品的符號價值,在消費過程中更加關注自己感興趣的物品,而不去考慮他人和父母的感受。
這種享樂主義傾向強調占有與索取,追求舒適與安穩,使人們長期沉迷于對物質的享受。長此以往,勢必會造成人類私欲的惡性膨脹以及社會不良風氣的蔓延,而且會嚴重削弱青年一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仰與決心。
(三)自我主義和功利性傾向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因此家庭營造出來的消費文化與氛圍對青年群體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現如今大多數青年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女,深受父母的寵愛,這樣的成長環境造就了廣大青年的自我中心意識和唯我獨尊現象。再加上目前我國家庭的教育方式是以非理性教育為主導的,常用的教育手段也只是類似于權威式的說教,對孩子在消費行為方面并不能做出正確的引導。這種教育方式從根本上忽視了對青年品德方面的培養,造成了自我主義和功利主義傾向在青年群體當中的盛行。
誠然,注重自我價值與功利并無可厚非,但是如果過分強調這些因素,并將其作為一切行動的指南和判別事物的唯一標準,則是不合理的。這不僅會使青年群體唯利是圖,重利輕義,而且還會對我國以集體主義和無私奉獻為核心的主流價值觀造成影響和沖擊。
三、加強馬克思主義對青年符號消費的引導,弘揚主流意識形態
青年群體是國家的希望,是祖國未來的接班人,因此他們的價值觀念與道德行為方式直接影響著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與發展。面對青年群體中日益凸顯的問題,必須注意加強馬克思主義對青年符號消費的引導,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來引領社會思潮,不斷鞏固和強化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
(一)引導青年摒棄消費主義的影響,樹立理性的消費觀
受西方消費文化和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青年群體符號消費中存在超前消費和盲目消費等現象。對此加以遏制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引導和教育廣大青年樹立理性的消費觀。一方面要深刻認識我國的基本國情;另一方面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自覺地從自身需要和經濟能力出發,做到理性消費,適度消費。當代青年只有樹立起科學理性的消費觀,才能有效抵制西方不良思潮的影響,從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引導青年抵制享樂主義的影響,樹立艱苦奮斗的消費觀
在生產力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物質消費水平逐漸提高。但隨之而來的是人們對物質的迷戀與自身精神需求的喪失,特別是青年群體在消費方面的驕奢淫逸與貪圖享樂,不僅會腐蝕青年群體的靈魂,更會嚴重危害黨的事業。因此,當前必須大力加強傳統教育,幫助青年樹立艱苦奮斗的消費觀和勤儉節約的生活作風,學會對非理性的欲望加以控制,能夠自覺抵制享樂主義等精神鴉片的毒害,努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三)引導青年克服功利主義的影響,樹立積極向上的消費觀
在當代青年群體的消費活動中,對物質與利益的關注遠遠超過了精神發展,對物質享受的過度貪婪與追求使得功利主義泛濫,理想信念弱化,社會不良風氣迅速蔓延。面對復雜的社會環境和不良的價值取向,我們尤其需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來指引我們前進。而當代青年則是實現這一偉大理想的中堅力量。因此,必須引導青年不斷提升自身文化素養與精神境界,堅定理想,樹立積極向上的消費觀。
當代青年是中華民族的希望與未來,因此,必須把青年發展放在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培養出品德高尚、具有遠大社會理想的有志青年,才能實現國家的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法】鮑德里亞.消費社會[M].劉成富,全志鋼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
[2]班建武.符號消費與青少年身份認同[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
[3]劉國華,楊德峰.符號消費對當代教育的沖擊與應對策略[J].現代教育管理,2011(04):14-17.
[4]楊淑萍.消費文化對青少年道德觀的影響研究[J].教育研究,2012(10):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