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幫艷
【摘要】隨著教育的發展,目前教育對當代學生提出了核心素養培養,其綜合表現為實踐創新、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人文底蘊這六大素養。而批判性思維是學生對于各種事物、現象和問題,找到其癥結所在,與此同時,能夠根據自身的思考進行判斷并有自己的見解。本文就初中生在核心素養視角下,如何進行批判性思維培養進行分析和探討,使學生能更好的得以成長和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 初中學生 批判性思維
【中圖分類號】G6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5-0042-02
批判性思維是當代初中生應具備的重要素質,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激發的也是初中生的創新能力。現代社會下,創新人才的培養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學生在批判性思維下不僅能夠培養創新能力,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并用科學的視角對待問題,除此之外還能培養學生的責任擔當,促進他們健康的成長,而這些素質的養成也正是目前教育所提倡的核心素養。
一、解放教師來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一直以來,教師都在做傳道受業解惑的工作。從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來看,教師基本都是一味的灌輸著自己的知識和思維方式,“填鴨式”的教學讓教師操碎了心,同時也讓學生叫苦不迭,教師有時候無私的奉獻卻得不到很大的收益,學生的自我思維和創新也得不到培養和發展,在這種教育環境和教育觀念下,教師必須要采取措施,在學生核心素養的視角下,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首先,教師要懂得轉變教學方式,即要將“填鴨式”教學轉變為引領式和探究式的教學。而這種教學方式更符合批判性思維的培養要求。引領式和探究式教學鼓勵學生能通過自己的思維對問題進行思考,而教師也不要一味的追求對的,否定錯的,要多角度的評價學生的觀點,樹立學生自己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信心。其次,教師要懂得轉變態度,即教師要將“老師講的都是對的”的態度轉變為大家一起討論的交流性態度。鼓勵學生對權威做出質疑,使學生能有自己的觀點和態度,不去限制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通過批判性的思維方式去學習知識,發現問題,對問題進行分析,經過自我思考和探究得到結論。最后,教師要懂得轉變問題的形式,即將完全疑問的問答方式轉變為富有思考性的問答方式。傳統教師的提問一般都是完全的疑問方式,這種問答方式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巨大的限制。教師要改變這種問答方式,讓問答更具有思考性,通過這樣的問答使學生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并能激發學生對問題進行更深入的思考。
二、解放學生來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在核心素養的指導下,學生要有自我學習,科學學習的素養,批判性思維的培養要使學生能突破傳統的死記硬背和對知識本身的不斷追求。在這樣的培養目的的條件下,就要能充分的解放學生,使學生能掌握學科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本學科的主要價值。學生不能被學科死的知識所禁錮,通過學科的學習,要能學會按照學科的思維方式去解決問題。在這個要求下,學校要能將學科的評價方式進行必要的修改,使學生能不受考試的束縛,而對學生的認知過程和學習動機及學習思維甚至是情感態度出發,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這樣的評價方式不僅能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對主體精神的激發,也是對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總之,學生的培養要從學生的發展角度出發,將學生培養成為一個有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人,而不是一個只會記憶知識,存儲知識的機器。
三、解放師生關系來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傳統的師生關系是嚴格的權威和被受教的關系,能要想通過核心素養視角下,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就要將這種不合理的關系摒棄掉,是師生關系能成為引導者和被引導者的關系,這種關系是師生之間的一種交流,一種指引,即不失教師的獨立性,又不會讓學生放任自流,自由散漫。這樣的關系改變了學生對于教師專橫偏見,使學生更有勇氣對問題提出質疑,更有信心對問題進行分析和思考,并和教師能有更大膽的探討。如此,學生就會從被動的接收知識轉變為主動的反思、探究、質疑,學生的創新能力、自學能力等才會被更好的得到鍛煉和發展,這樣的師生關系才會有利于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發展。
四、小結
在現代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核心素質人才才是能順應時代發展的人才培養方向,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是實現核心素質人才培養所必備的能力。批判性思維的培養能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使學生能更好的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創造世界,最后推動社會進步和人類發展。從事初中階段教育的工作者們要能充分認識核心素質視角下,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的重要性,使正處于潛力最大發掘期的初中生的各方面能力能得到最大化的培養和激發。
參考文獻:
[1]蘇紅.核心素養視角下批判性思維的測評與培養[J]. 中小學管理,2016,11:24-26.
[2]劉凡,呂雨竹. 網絡環境下英語自主學習者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的策略[J]. 外語電化教學,2012,03:56-61.
[3]賴秦江,張紅霞,萬東升,李敏誼. 從批判性思維培養的視角看中美語文教材的差異——PISA測試結果的啟示[J]. 基礎教育,2014,05:83-90.
[4]陳彩虹,趙琴,汪茂華,汪曉慧,吁思敏,向榮. 基于核心素養的單元教學設計——全國第十屆有效教學理論與實踐研討會綜述[J]. 全球教育展望,2016,01:1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