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霞
【摘要】課堂教學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主要途徑。要使學生真正成為數學課堂的主人,數學課堂教學必須讓學生“動”起來,使課堂“活”起來。本文從“創設良好的氛圍,更新觀念,要增加課堂的魅力,吸引孩子主動參與。讓孩子學會自己動手操作,利用游戲,提高孩子們興趣,”等四方面,談一下如何讓學生成為數學課堂的主人的一些感受。
【關鍵詞】數學課堂 動手操作 積極參與 學習主人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7-0142-02
新課標明確指出:數學教學中,要注重過程教學,一個班級由幾十個學生組成,要培養好這些學生,就必須調動學生的思想積極性,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充分發揮他們的內在潛力,優化他們的成長環境,培養他們各方面的能力,使他們成為數學課堂上的主人。教師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尊重學生,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望。讓學生充分“動”起來,使課堂“活”起來。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中來。下面,就針對小學數學課堂,如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教師要創設良好的氛圍,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在教學中,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釋疑,使學生在獨立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數學的思維方法。我首先提問主要是針對孩子感興趣的事情,提問的內容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教學青島版一年級下冊中的第二單元豐收了——《100以內數的認識》信息窗2—摘石榴,該信息窗呈現的是小朋友在石榴園摘石榴的情境。圖中包含了主要信息有:小玉摘了42個,小玲摘了27個,小強摘了48個,根據這些信息可以提很多問題,“小玉和小玲誰摘得多”、“小玉和小強誰摘得多”這種情況將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然后讓孩子們獨立思考,交流,引導歸納兩位數的比較大小的方法,接著讓孩子們任意舉出兩數,嘗試用總結發現的方法比較大小。在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中,學生能夠主動地表達他們的智慧,在這樣民主的課堂上,學生才能體味到人格的自主性,獲得成就感,產生學習的自信心,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暢所欲言。
二、更新觀念,要增加課堂的魅力,吸引孩子主動參與。
傳統意義上的數學課堂,就是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從不審視自己的教學是否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也不關注學生的不參與是否與己有關,當學生出現與課堂教學不一致的行為時,只是怨學生,甚至是批評學生,所以要更新觀念,增強課堂的魅力,要孩子喜歡老師,喜歡上數學。
在課堂上,要關愛學生,教師應當真誠的關愛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學習上很吃力的孩子,教師要給予鼓勵、關心和同情,教師要把微笑帶進課堂,要用和藹慈祥的目光覆蓋全體學生,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積極性,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努力創造良好的、民主的、寬松的課堂氛圍。
三、教師要讓孩子學會自己動手操作,吸引學生參與。
教育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一語道出了動手操作的重要性。在課堂教學組織學生動手操作,能激起創造區域的活躍,從而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教學青島版一年級下冊《100以內數的認識》中,對一年級孩子來說,百以內數的數對他們來說就是大數,在生活中雖然有所接觸,但機會較少,所以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現實、有趣的情境,組織好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數一數情境中的農作物,并借助小棒、計數器等學具進行操作,然后抽象、概括、理解100以內數的意義,引導孩子們擺小棒,數一數,真正理解99添上1就是100。孩子們很喜歡這一節課。
四、教師要利用游戲,提高孩子們興趣,調動學生參與。
課堂教學活動中,把數學知識“蘊藏”在常見的游戲中,能寓教于樂,樂中求教,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練習《100以內數的認識》一課時,我出了一個接龍游戲,也就是一人說一個數,另一個人接著數,既可以正著數,也可以倒著數,既可以一個一個數,又可以2個2個的數,或者5個5個的數,等等,學生們可愿意做了,有兩人一組,有多人一組,效果非常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做游戲去體驗、去經歷數學。學生有了興致,就會激發求知欲,在教學中,我們應不斷創新一些游戲,喚起學習熱情。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數學真奇妙!”,從而產生“我也想玩一玩、試一試!”的心理。這樣的教學,使學生萌發出一種數學真有趣,我要“玩”好數學的愿望,從而更加樂意去學習數學,在數學世界里自由翱翔。
總之,如何讓學生成為數學課堂的主人?教師必須時時處處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敢于表達、學會解決問題,從而達到想學、會學、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