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喬鋼+肖艷玲+陳揚+蘇欣悅+馬云書


摘 要:核心區穩定性之所以重要,主要在于它是完成絕大多數技術動作力量產生和傳遞的核心區域,是人體動作鏈的中心環節。只有核心區穩定性提高,肢體的活動才能有支撐,才會更協調。核心力量訓練本著運動鏈(動力鏈)理論,在完成技術動作過程中,將參與完成動作的肢體連成一個鏈,參與完成動作的每一個部分則是鏈上的一個環節,技術動作的完成是依靠動量在各個環節間的傳遞實現的,核心力量就是動量在動力鏈的傳遞過程中發揮著核心作用,在上下肢的動量傳遞過程中起承上啟下的樞紐作用。因此,在投擲運動員力量訓練的過程中要充分重視核心力量的訓練,這才有可能使得運動員得成績取得更大的突破。
關鍵詞:核心力量 鐵餅 核心力量訓練
中圖分類號:G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2(c)-0203-02
核心區穩定性之所以重要,主要在于它是完成絕大多數技術動作力量產生和傳遞的核心區域,是人體動作鏈的中心環節。只有核心區穩定性提高,肢體的活動才能有支撐,才會更協調。核心力量存在于所有運動項目中,所有運動動作都是以核心區域為中間環節的生物運動鏈,強有力的核心肌群對運動中的身體姿勢、運動技能和專項技術動作都起著穩定和支持作用。
投擲項目是力量技術型運動項目,力量素質的好壞對于運動成績具有重要的影響,同時還直接影響到運動員對于正確投擲技術的掌握和專項成績的提高。然而,當前投擲力量訓練的重點大都放在四肢上,認為四肢的絕對力量是提高運動員投擲成績的關鍵,對于以核心區域的力量往往重視不夠,導致了一些運動員盡管四肢的力量很好,但投擲成績卻不盡人意,甚至比一些四肢力量小的運動員成績還要差。這是因為核心力量的不足限制了四肢力量的傳導和轉化成最后的用力。
核心力量訓練本著運動鏈(動力鏈)理論,在完成技術動作過程中,將參與完成動作的肢體連成一個鏈,參與完成動作的每一個部分則是鏈上的一個環節,技術動作的完成是依靠動量在各個環節間的傳遞實現的,核心力量就是動量在動力鏈的傳遞過程中發揮著核心作用,在上下肢的動量傳遞過程中起承上啟下的樞紐作用。因此,在投擲運動員力量訓練的過程中要充分重視核心力量的訓練,這才有可能使得運動員得成績取得更大的突破。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河北省田徑隊女子鐵餅運動員的身體運動功能訓練實施。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該研究主要通過中國知網等途徑,以“核心力量”、“鐵餅”等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相關的研究文獻和資料,為本研究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
1.2.2觀察法
該文以河北省女子鐵餅體能教練的身份備戰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期間完成女子鐵餅組的科技服務保障工作,并與主教練、隊醫合作參與身體功能訓練計劃的設計與執行工作,對運動員的所有測試情況及訓練情況進行了全程跟蹤觀察。
1.2.3 數理統計法
對所得數據進行描述性分析。
2 實驗設計
把核心力量訓練分為三個單元,每個單元安排周一和周四進行核心力量訓練,每個單元安排4周,共12周(見表1)。實驗期間,實驗前后對運動員進行核心力量測試檢驗訓練效果。
3 研究結果與分析
兩名重點鐵餅運動員實驗前后核心力量測試結果如下:(等級滿分為18,得分與平衡和力量大小有關,得分越高表現越好,差值為實測值與參考值的差,差值越小,說明其肌肉平衡發展越好。)
表2可以看出,蘇某某通過三個單元12周的核心力量訓練,實驗前后測得的數據顯示,其腹背肌群、左右側肌群和左右旋轉肌群都得到了相應的提高,尤其是其右側屈肌群變化率高達72.31%。
表3可以看出,陳某通過三個單元12周的核心力量訓練,實驗前后測得的數據顯示,其腹背肌群、左右側肌群和左右旋轉肌群同樣都得到了相應的提高,除了背伸肌群前后的變化率較低,只有8.04%,這一點不排除其訓練之前背部伸肌就比較發達。而其左側旋轉肌群,其前后的變化率也高達41.46%。
從以上表格可以發現,兩名重點運動員通過為期12周的核心力量訓練,實驗前后測得的數據顯示,其腹背肌群、左右側肌群和左右旋轉肌群都得到了相應的提高,其中前后核心肌群的變化率最大,這些數據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隊員的核心肌群前后、左右的力量趨于平衡,對于防止運動鏈傳遞中的能量泄漏以及預防運動損傷都有深刻的意義。
4 結論與建議
(1)實驗證明核心力量訓練對鐵餅專項能力的發展有很好的幫助,能夠使得運動員在運動中控制骨盆和軀干部位肌肉穩定姿態的能力提高,進一步能夠防止運動鏈傳遞中的能量泄漏,使得力量的產生傳遞和控制達到最佳化。
(2)通過為期12周的核心力量訓練,兩名重點運動員實驗前后核心力量測試數據都有相應的提高,屈伸肌群的差值要比實驗前明顯的減小,這說明隊員的核心肌群前后、左右的力量趨于平衡,使得肌肉能夠平衡發展,一方面為其專項能力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另一方面也能減少運動損傷,從而延長運動壽命。
參考文獻
[1] lanHasegawa.The Use of Unstable Training for Enhancing Sport Performance[J].NACA's Performance Training Journal,2005,4(4):15-17.
[2] Travis Brown.Core Flexibility Static and Dynamic Stretches for the Core[J].NACA's Performance Training Journal,2005,4(4):8-10.
[3] Paul J.Goodman.Connecting the Core[J].NACA's Performance Training Journal,2004,3(6):10-14.
[4] TH IESS G, FRAN KE J. Schwerpunkte der W ettkampfvo r2bereitung von Eisschenllaüfern InternationalerSpitzenklasse [J]. L eistungssport, 2002, 1: 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