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尤其是渴望得到尊重的初中生,對于主動獲取知識有著強烈的欲望。初中是學生接受物理教育的啟蒙階段,在這個階段展開以生為本的教學活動,能夠使初中生對物理學科保持較高的學習熱情。因此,筆者在這個基礎上,對如何在初中物理中構建生本課堂展開研究與討論。
【關鍵詞】初中 物理 生本課堂 依賴學生 學生實驗 主動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5-0189-02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初中生由于并未接觸過物理知識,因此最初他們都對物理學科有著一定的好奇心,然而,很多教師在開展物理教學活動時,過于依賴課本與課堂,總是照本宣科,無法讓學生脫離死記硬別的學習模式,漸漸消磨掉學生的興趣,使得物理課堂十分低效甚至無效。為了改變這個狀況,我們必須要從依賴學生、增加學生實驗、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三個方面構建生本課堂。
一、依賴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就要求教師所設計的教學計劃、所開展的教學活動等都需要依賴初中生。因此,構建生本課堂的第一點,就是教師要學會依賴學生。教師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站在學生的角度上考慮問題,使得整個教學活動保持積極、和諧的氛圍。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使得整個教學活動能夠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促進他們的進步與發展。在設計《聲音的產生與傳播》一課中,為了讓學生的物理學習有一個良好的開端,我決定在本課引入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無處不在。在設計本課教學活動時,我與學生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他們對聲音的認識。在課堂開始之初,我為學生們播放了一首鋼琴曲和一首二胡曲,學生很自然的便分辨出兩種樂器,于是,我問學生:“學生們知道這些聲音都是怎樣產生的嗎?”有的學生回答:“是因為有人演奏樂器發出聲的。”其余學生都笑了,我再接著問:“你的聲音又是怎么產生的呢?”學生回答:“因為我的聲帶在發聲。”我說:“對。那為什么那些沒有聲帶的樂器等都可以發出聲音呢?我們來看一看,這些現象用物理知識如何解釋好嗎?”然后,我讓學生用手摸自己的喉嚨,比較發聲與不發聲,喉嚨的變化情況。學生通過這個舉動便可以發現,發聲時,喉嚨在振動。然后,我再帶著學生拉緊皮筋、波動音叉等,讓學生總結出“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這個知識點。整個教學活動都是以學生生活常見的事物為出發點,能夠大大引起學生的興趣,真正做到了以生為本。
二、增加學生實驗
物理學科的基本特點是以實驗為基礎,現在很多物理教師為了按時完成教學計劃,總是很少開展物理實驗,即使開展實驗,也是以演示實驗為主。雖然這種物理實驗活動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并不能使學生對物理實驗保持長久的學習熱情,也無法實現重知識向重能力的轉變。因此,教師要多增加學生親自操作實驗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在《探究串、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中,我并沒有直接將串聯、并聯下的電流規律直接告訴給學生,而是準備以學生實驗的方式,讓學生親自探索出這些規律。在實驗開始之前,我將學生以2個人為一組,為每個小組都準備了電池組、開關、燈泡、導線、電流表、電路板,然后讓學生自學,并根據教材的實驗指導展開實驗。在實驗開始之前,我對學生提問:“串聯與并聯兩個電路,哪個電流大?”“串聯與并聯電路中,每個燈泡的電流與總電流之間的關系是什么?”然后,讓學生帶著這兩個問題進行實驗。在實驗中,學生會發現,串聯電路中即使燈泡的亮度不同,電流也是一樣大的;并聯電路中各個支路上的電流是不一致的,總電流等于各個支路的電流之和。
三、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生本教育的教學宗旨便是一切為了學生,教師要指導學生主動學習,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課堂上,教師要采用多種教學手段,促使學生能夠主動獲取物理知識。教師可以利用問題引發學生的主動思考,使其為了找到問題的答案自愿展開學習活動。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利用某一生活現象引起學生的求知欲,使其主動學習物理知識。由于《探究串、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是由學生通過親自操作實驗獲得的,所以他們對這一課的知識印象十分深刻,于是,在展開《探究串、并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一課的教學活動之前,我讓學生思考:“串、并聯電路下的電流與電壓的規律一致嗎?”有的學生回答:“是一致的。”還有的學生回答:“肯定不一致,如果是一樣的,課本不會將這寫知識分為兩個章節進行講述。”我并沒有說出這個問題的答案,而是讓學生通過自學、做實驗等方式,找到問題答案。很多學生由于已經具備了基本的實驗技能,掌握了基本的物理知識,所以在學習新課時,都表現得十分主動。
總之,生本教育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核心理念是教師要做到尊重學生,真正做到以學生的“學”替代教師的“教”。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活動等時要依賴學生,綜合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教師要多增加一些學生實驗,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師要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使其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真正構建生本課堂。
參考文獻:
[1]羅洪文,陳光華.對新課改下初中物理“生本課堂”的幾點思考[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3(12).
[2]劉占祥.充分發揮導學案作用,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J].學生之友(初中版)(下),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