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發貴
摘要: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沒有創新精神,就會更加的愚昧和落后。因此,新課標要求,創新精神的培養要體現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作為教師更要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不單單讓學生學會理論知識,更主要的是在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復習課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創新素質。本文主要從以下三點進行論述:一、基礎知識復習教師只起引導、提示作用。二、重點知識復習,教師要精選例題。三、要改進評價手段,不搞一刀切。
關鍵詞:初中數學;復習教學;創新意識;培養方式;調動積極性
中圖分類號:G648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3-0067-01
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筆者深刻體會到數學教學逐漸從傳統的"傳授知識"的模式更多地轉變到以"激勵學習為特征、以學習為中心"的實踐模式上來,學生的自主學習,獨立創造,個性發展受到了更多的重視。數學的復習,可使學生更好地鞏固已學知識,形成合理的知識體系與認識結構。由于復習課不像新授課那樣,受教材的限制,因此,在復習的方式上,教師就有了更靈活選擇的余地。傳統的復習課,大多數都是由老師在前面講、板書,學生在下面邊聽邊記,再由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應該說這種復習方式已經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學生已成了知識的容器,解題的工具,嚴重扼殺了他們的創造能力。時代要求教育要創新,教師就應該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出發點,以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他們的創新知識為目的,改進復習方法,使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全面的知識技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他們的聰明才智及創造能力。
1.基礎知識的復習應該由學生完成,教師只起引導和提示的作用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自己動手,寫摘要、評注、列本節標題,寫概括語等活動,他們實際上是對自己的認識過程進行了自我控制。基礎知識一般又是有據可查的,也是比較容易掌握和運用的知識,同時初中學生已經具備了總結和歸納知識點的能力。因此,筆者認為如果讓學生親自動手通過翻書、查筆記、列出知識點,再通過老師所給的提示及例題,找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和區別,畫出簡明易懂的知識結構圖。這樣不僅強化了他們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同時也提高了對學生的獨創意識和自學能力。作為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應引導學生逐漸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逐漸學會如何自覺采用有效的學習方法來控制自己的注意和認識過程,從而成為一名能獨立學習的人。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不教。"只有教會了學生知道如何學習,教師才算盡了自己的責任。讓學生自己列知識要點,總結知識結構,這樣的訓練,如果能持之以恒,不僅可以使學生養成自己學習和復習的好習慣,而且也為學生將來進行高層次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重點知識的復習,教師要精選例題,以利于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復習課的例題,除具備鞏固知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外,更應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思維能力的特點。因此,作為復習課的例題一定要精選。
復習課的例題要在加強重點知識的基礎上,具備所學知識有延展性的特點,以便為學生的思維留下想象的空間。例如:在復習幾何勾股定理這一節內容時,重點知識是勾股定理及定理的應用,復習中,既要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同時還要注意將直角三角形中"勾股六線段"之間的關系介紹給學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復習,由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高分原直角三角形為兩個小直角三角形,三個直角三角形之間是相似的。(簡稱"母子三角形"相似)。由相似的關系能得出等積式即數量關系,也就是六條線段之間的關系,再將勾股定理與之相結合,引導學生進行猜想,能否得到新的結論?再由他們自己進行討論,嘗試操作,驗證自己的猜想。然后,老師即刻給出一組例題,引導學生總結得出:勾股六線中,如果已知任意兩條線段的長,都可以求其余幾條線段的長。當然為了鼓勵學生敢于大膽地猜想,也可以激勵他們根據原有的關系式去發展新的結論。
總之,引導學生積極地思考,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憑直覺去進行大膽的猜想,使他們不滿足已有的結論而去不斷地開拓它,經過具體的操作、探究,然后有新的發現,進行更新一層的總結。這些對學生來說,應是比知識更可貴的東西,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同時也擴大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而且還可以使他們逐漸養成做完題后,再認真地想一想、問一問、總結的學習好品質。
綜上所述,復習階段應是數學教師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發揮學生的創造才能的大好時機。復習方法各式各樣,教師應根據自己學生的特點,選擇恰當的復習方法,以學生為中心,最大限度地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創造的優良品質,為培養新世紀的科學人才盡一份自己應盡的職責。
參考文獻:
[1] 張乃達 用數學家的眼光看世界 中學數學
[2] 鄔云德 新課程新理念新方法 中學數學教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