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蘭
摘要:新時期,高中物理課程的標準和物理學科的特點對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鑒于此,教師應該改進自身的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以及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關鍵詞:物理教學;自主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3-0108-01
根據教育部頒發實施的《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的精神,當前的高中物理教學在課程目標上要更加注重全體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在課程的教學實施上要更加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從而更為突出地要求學生能夠深入地探究問題和尋找原因,需要學生通過觀察、閱讀或實驗操作獲得答案,并且對相應的物理現象進行解釋和說明。所以,這也對高中物理教師的教學能力及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我將結合高中物理教學的實際情況,來探討一下如何培養與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1.培養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生只有對物理感興趣,才想學、愛學,才能學好物理。因此,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1.1 實驗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物理概念的建立與物理規律的發現,都以實驗事實為依據。實驗是物理學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視實驗,才能使物理教學獲得成功,學生只有通過實驗觀察物理事實,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識。(1)通過物理實驗演示,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從而激發他們思索的欲望。(2)用具有驚險性的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3)用實驗導入新課的方法,使學生產生懸念,然后通過授課解決懸念。(4)把實際生活中的現象跟物理實驗聯系起來,使學生感悟實際生活的奇妙和規律性。
1.2 教師授課時要有良好的教學;藝術。教學是一門語言藝術,語言應體現出機智和幽默。教師授課時,要有豐富的情感,從而激勵學生的學習情趣。使學生受到感染。事實表明,教師風趣的語言藝術,能贏得學生的喜愛、信賴和敬佩,從而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即產生所謂"愛屋及烏"的效應。另外,在教學中結合教材向學生講述一些物理學家的情況和歷史故事,適時的介紹物理學史的發展、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而且還可以收到思想教育的效果。
2.樹立學生學好物理的信心
初中物理與高中物理的學習要求有所不同。初中物理是以觀察、實驗為基礎,對物理現象過程的闡述基本上是屬于定性的,使學生掌握初步的物理知識和技能,而高中物理不僅內容多、難度大,而且使用定量的方法去研究探索比較復雜而抽象的物理現象及過程。高一新生的思維能力、思維方法、學習習慣基本上還停留在初中的水平上,一下子不能有大的改變。
"攻城不怕堅,攻書莫畏難",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在高中初始階段,特別是在學初伊始,必須指導學生區別高中物理與初中物理內容的要求、方法的不同,使學生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我們應該正視物理學習有一定的難度,使學生認識到,只要掌握一定的科學的學習方法,通過努力,一定能學好物理。
3.循序漸進,加強訓練,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初中物理教材的文字敘述通俗易懂,語法結構簡單。所敘述的物理現象與日常生活聯系緊密而且比較表面。其規律不太復雜。運用的數學知識基本上是四則運算,而且公式參量也較少,實驗原理簡單,易于操作,因此,學生對初中物理并不感到太難。所以,就整個初中物理而言,"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現象還沒有高中那么明顯。高中物理每節的內容較多,篇幅較長,語言敘述較為嚴謹、簡練,敘述方式較為抽象、概括,理論性較強。描述較多:有文字法、公式法、圖像法,它們互相補充,互相完善。對同一物理現象或規律從多側面觀察它、研究它。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方式的要求大大地提高和加寬了。初中學生進入高中學習,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
4.師生角色互換,建立新型師生關系
學生與老師之間進行角色互換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方法。"師生角色互換"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強化學生的互助精神,使學生更深刻理解課本的內容。"師生角色互換"建立了新型的師生關系,這種關系并沒有削弱教師在學生中的地位,也沒有削弱教師在教育活動和對知識的傳授中的作用,它只是把老師對學生的教育建立在師生平等的基礎上,把課堂還給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融入課堂,主動參與到教學當中,每一個學生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他們對知識的被動接受也就變為了主動吸收,不僅大大增強了教學效果,而且實現了素質教育中以點帶面、全面合作型的學習方式。此外,學生在扮演"老師"這一角色時,會產生一種成就感。通過師生互換角色,學生覺得自己得到了很多的鍛煉,知道了老師備課的不易。
綜上,當前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和幫助學生在自主學習能力上有更大的提高,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教師自身也應該不斷地汲取新的知識和教學思路,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的學習成長做更多的服務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