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偉欣+祁剛
摘 要:工業革命以來,廢氣、廢水以及固體廢棄物對地球造成的污染愈發嚴重,人類迫切需要改善自己的生存環境。隨著社會環保意識的加強,綠色化學逐漸興起。綠色化學是未來化學科學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具備綠色化學意識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要前提。本文從教學入手,分析綠色化學理念融入高校化學教學中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高校;化學教學;綠色化學理念
化學對于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生活中也常可見化學的應用成果,如塑料、化肥、農藥,這些化學成果的出現促進了社會經濟發展,但也造成了環境污染,具體表現有全球變暖、臭氧層破壞、水污染、大氣污染等。針對這種情況,人們開始思考——如何在充分利用化學優勢的同時降低對環境的污染?綠色化學應運而生。為了更好地傳播綠色化學的理念,應該從化學課堂教學入手,讓學生樹立綠色化學理念,為今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化學理論教學中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策略
我國當前使用的化學教材,很少涉及綠色化學的內容,學生無法直接獲取綠色化學的相關內容,因此學校應該在教材的基礎上獨立開展綠色化學教學。教師先通過主動學習掌握足夠的綠色化學理念,然后在教學過程中將相關的理念融入對應的教學內容中,對教材內容進行拓展和更新。通過教師的主動引導,使學生了解教材之外的綠色化學知識,提升環保意識,強化環保觀念。要通過這種方法,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學習綠色化學知識。
二、化學實驗教學中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策略
1.借助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
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使化學實驗脫離了實物,對于推進綠色化學具有重要意義。多媒體的應用使化學實驗通過視頻操作展示,不需要學生利用實物進行驗證,減少了實驗資源消耗,減輕了實驗殘留物對環境的污染。通過多媒體演示,一些操作復雜、重要但實施困難的實驗也能輕松展現出來,能夠產生更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對于一些可能導致爆炸,需要用到有毒有害物質,會有污染氣體或者物質排放的實驗,通過多媒體展示,有效避免了親手操作產生的危險。因此,可以說,化學實驗通過多媒體演示很好地體現了綠色化學的理念,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也減少了污染。
2.處理好實驗中的三廢,將污染降到最低
三廢是指實驗留下的廢氣、廢水以及固體廢棄物。綠色化學的根本原則是將可能造成的化學污染從源頭上進行阻止。因此,對于化學實驗結束后留下的三廢,必須通過綠色化學的方法進行相應處理,實現最大程度的回收以及再利用,這樣不僅符合綠色化學的理念,還能夠節省實驗支出。化學實驗教師應該提高對三廢處理的重視程度,將其融入綠色化學的理念傳播中,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染。向學生講解未經處理排放的三廢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危害,使學生形成環保意識,指導學生掌握三廢處理的正確方法,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實驗習慣,禁止出現回收不及時、隨意排放的情況。在實驗教學結束后,留出部分時間向學生講解實驗廢棄物無公害處理的相關內容,使學生真正認識到正確處理廢棄物的重要性,了解循環再利用對環境保護的促進作用。比如,在進行萃取實驗教學時,需要用到煤油以及CCl4等有機溶劑,實驗結束后如果將其直接丟棄,除了會污染環境,還可能導致安全隱患,但是如果利用正確方法進行集中回收處理,則可以使其重新回到實驗桌,得到再次利用,這樣不僅節約了資源,也保護了環境。
3.實驗采取循環式或者封閉式,達到零排放
以往在進行有毒有害氣體的相關實驗時,多選擇在通風環境下進行,這樣會使有毒有害氣體直接向空氣中排放,導致空氣污染。在綠色化學理念下,應該將產生有毒有害氣體的實驗放在密封環境下進行,利用相應的裝置吸收實驗出現的有毒有害氣體,達到對自然空氣的零排放。也可以選擇重新設計實驗方法、技術、內容、儀器等,綜合各個分散的實驗,將上一個實驗產生的污染物作為接下來實驗的原材料進行循環實驗,這樣不但能夠避免空氣中進入有毒有害氣體,還能夠將各個實驗的間隔時間縮短。比如,教師在教學“氯氣制備及性質”的相關實驗時,實驗期間應該選擇NaOH溶液將多余的氯氣進行吸收,避免排向空氣中造成污染,同時將吸收到的溶液用于“碘量法測定氯離子含量”實驗,這樣不僅避免了廢棄物排放,還利用其完成了另外的實驗,真正體現了綠色化學的理念。
三、結束語
綠色化學是基于傳統化學,不斷發展而出現的一種新型化學,它是化學研究和應用的指導思想。在教學中,教師應探索新方法,將綠色化學的理念傳遞給學生,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樹立環保節約的意識,從而推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尹博,鐘克利.高校化學教學中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與探究[J].才智,2016(8):143-144.
[2]高蘭.綠色化學教學理念在高校化學教學中的滲透[J].企業導報,2016(3):138,128.
[3]羅青霞.淺析綠色化學在高校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校園(上旬刊),2015(7):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