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國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人們逐漸認識到激發學習興趣對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性,而高中數學相較于初中數學而言,其知識容量和課程難度都上了一個臺階,因此,如何在教學中創新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已經成為高中數學老師的一個重點研究課題。本文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出發,分析培養學習興趣對學生發展的重要作用,并探究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高中數學;學習興趣;重要性;措施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作為引導實踐活動的最好的老師,它集中表現在一個人對某件事物、某項活動的選擇性態度和積極的情緒反應,高中階段的數學課程由于其知識容量大、難度大,題目的抽象性、理論性、綜合性強,導致一些同學談“數學”色變,因此,利用學習興趣吸引學生集中注意力探索思考方式和解題思路,這對于提高高中生的數學分析能力和邏輯思考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一、學習興趣對于高中生發展的重要性
托爾斯泰曾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確實,興趣是一種內在驅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一個人對某種認知活動產生了興趣,它就會在人心底激發出一股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而對于高中生而言,學習興趣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為高中生的未來的發展做好準備,興趣能夠引導學生對某一學科知識進行深入的探索,而這種探索很有可能會成為其未來的發展方向;二、對知識的學習產生推動作用,興趣是一種有濃厚情感的志趣,它可以使一個人集中精力去獲得知識,并創作性地運用知識;三、興趣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例如一個學生如果對數學感興趣,那么興趣就會促使他刻苦鉆研,并希望能夠對知識進行發散性的思考與解讀,而這一行為不僅會提高其學習成績,還會改善其學習方法,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二、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1、激發興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培養興趣的第一步,高中數學教師在激發學生興趣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介紹數學歷史、趣事,讓學生放下對數學的“戒備”。數學課上并不是只有枯燥的公式和繁瑣的計算,還有數學發展的歷史和數學家們在研究數學過程中的逸聞趣事,而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適當地向學生介紹數學的發展歷史,或向學生講述一些數學家趣聞,讓學生在緊張地學習中利用一種聽故事的心態去接近數學、了解數學,進而學習數學,例如二次函數的學習是高中數學中的重點、難點,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向學生講述笛卡兒、牛頓、萊布尼茲、約翰·貝努里才、達朗貝爾和歐拉等人在函數發展過程中的貢獻,讓學生在了解函數起源的基礎上產生學習函數的興趣。
其次,利用積極的期望,對學生進行正面的興趣的引導。積極的期望就是從改善學生的心理狀態入手,讓學生在教師的期望中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樹立信心,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某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對于“對數函數”相關的題目總會跳過不做,或者隨便寫一個答案了事,該教師仔細分析了學生的學習情況,并經常在學生練習批語中對學生寫下具有鼓勵意味的期望,而該學生在教師的期望之下,漸漸地不再回避對數函數的問題,并開始主動向同學或老師詢問對數的解答技巧和解題思路,這個例子充分說明正向期待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積極作用。
最后,創設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對數學產生興趣。情境創設既是一種富有成效的教學方法,也是一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在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讓學生在情景交融中對知識產生探索的欲望,例如教師在“集合的基本關系”的教學中,可以利用教學課件做出動態的“文氏圖”,讓學生在元素的的變化中,了解元素與集合之間“屬于”、“不屬于”的關系。
2、保持興趣。“三分鐘熱度”的興趣并不是真正的興趣,因此也就不能內化成學習的動力。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要利用有難度梯度的問題幫助學生保持對數學的興趣,例如在“函數與方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通過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題,讓學生先求出題目的根及相應的二次函數的圖象;然后讓學生利用表格作圖,引出零點概念,同時讓學生通過觀察回答零點概念的特征和函數零點的含義;最后教師利用“所有的二次函數都有零點嗎?”這一問題,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每一個問題就是一個引子,指引著學生在解決了新問題之后,又進入了更深層次的問題之中,從而讓學生在問題中保持對數學的興趣。
3、探索興趣。在興趣逐漸內化成學習動力之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去探索興趣,并在探索中獲取知識。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索興趣時可以從以下兩點入手:一、利用小目標,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認知,例如在學習之初,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符合自身實際的小目標,并鼓勵學生在努力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戒驕戒躁,保持持之以恒的態度,從而讓學生在一個個小目標的積累下完成學習的大目標;二、聯系實際,引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領悟,例如某教師在指數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2000年發表的《未來20年我國發展前景分析》判斷,未來20年,我國GDP年平均增長率可望達到7.3%,那么2001-2020年,各年的GDP可望為2000年的多少倍?這一問題就是指數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的典型例子,教師通過對該實際案例的解答,可以讓學生理解指數的實際作用,進而加深對指數含義的理解。
三、結語
總之,興趣是在學習、實踐中發展起來的,是能夠對人的認知和實踐產生巨大推動作用的一種內在情感,它不僅可以開發智力、豐富知識,還可以開闊眼界,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利用科學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保持興趣、探索興趣,最終將興趣轉化為獲取知識、創新思維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