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學文
摘要:在淮安工業中等專業學校推行校企合作辦學體制的長效機制的實踐,能夠起到更好的育人效果。特別是校企合作辦學體制的長效機制辦學項目建設標準擬定,和校企合作辦學體制的長效機制辦學項目評估驗收并制定辦法的實施,旨在對該校校企合作辦學體制的長效機制教學實踐模式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觀點。
關鍵詞:中職學校;建設標準;項目評估
為了推進校企合作辦學體制的長效機制辦學,結合教育部“教產合作與校企合作辦學體制的長效機制辦學推進計劃”的相關要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策略建設。
一、校企合作辦學體制的長效機制辦學項目建設標準
校企合作辦學體制的長效機制辦學模式是一種特殊的校企合作模式,它合作領域更寬,合作內容更細,合作要求更高。推進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辦學體制的長效機制辦學模式,首先必須制定校企合作辦學體制的長效機制辦學項目建設標準。那么如何制定這個標準呢?我認為,不論是校企單一的合作,還是職教集團與學校群體的合作,也不論是一校一企的合作、一校多企的合作、一企多校的合作、多校多企的合作,還是一個專業一個企業的合作,主體和形式可以是多樣性的,但本質上在學校的育人環節與企業生產環節中,要把五個“共”作為核心要素,并實施一體化運作。2007年8月常州市教育局等八個部門聯合制定了《關于加強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辦學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了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內容和方式。2008年8月,常州市教育局又出臺了《常州市職業學校校企合作辦學工作督導評估細則(試行)》。這兩份文件引導職業學校與行業企業實行深度合作,方式有共同建立實習就業基地、共同參與職教辦學、共同培養技能人才、共同開展技術研發等方面,其指標在較大程度上體現了校企合作辦學體制的長效機制辦學的內涵和標準。2008年1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屬的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組織制定了《校企合作的內容與形式對照表》。這個對照表主要由合作內容、合作形式及說明三個部分組成,合作內容涉及院校培養技能人才全過程。基本形式、延伸形式、拓展形式分別與各項合作內容相對應。這三個不同階段、不同等級要求而又有著內在聯系的合作形式,反映出步步完善和層層提高的遞進關系。其中,延伸形式和拓展形式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校企合作辦學體制的長效機制辦學的內涵和標準。在吸取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辦學的現狀和一體化的趨勢,校企合作辦學體制的長效機制辦學建設項目標準應從組織領導、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基地建設、師資建設、專業教學、教學評價、技術合作、招生就業、學生管理(包含文化建設)等十個方面考慮。
二、校企合作辦學體制的長效機制辦學項目評估驗收并制定辦法
1、校企合作辦學體制的長效機制辦學項目評估驗收的依據和原則開展校企合作辦學體制的長效機制辦學項目評估驗收,應以《校企合作辦學體制的長效機制辦學建設項目標準》以及在此基礎上制定的評估驗收細則為依據,遵循科學性、客觀性、可行性和簡易性的原則,從校企合作辦學體制的長效機制辦學的目標、內容、過程、效果、特色等方面進行評估。
2、校企合作辦學體制的長效機制辦學項目評估驗收主要觀測點(1)系統性。校企合作辦學體制的長效機制辦學是一項系統化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涵蓋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實習基地建設、教學實施、教學評價等。因此,各個環節是否都有企業參加、校企雙方是否就合作辦學進行整體推進、多方位開展就成了很重要的評估合作辦學的系統性指標。(2)深入性。深度融合是校企合作辦學體制的長效機制辦學的另一個重要特征。這種深入性,不僅是深入教育教學各要素全過程,更重要的是將企業的文化和理念貫穿于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課程。因此,要考察雙方是否共同開發了適應新產業、新職業和新崗位的新專業、新課程、新教材,開發了哪些新專業、新課程、新教材;是否在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標準和培養方案中融入企業理念、企業文化,在設計課程體系和專業教育活動體系時考慮企業定向需求;是否有人員的雙向交流,企業人員是否進入學校授課,學校教師是否下企業實踐,實踐的實效如何;建設實訓室時是否融入企業生產或服務場景的元素,學生進入企業進行崗位實習、頂崗實戰的情況是否符合預期目標等等。這些方面,要有具體的量化指標,進而可以根據指標不斷調整校企合作辦學體制的長效機制辦學的策略。(3)廣泛性。校企合作辦學體制的長效機制辦學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能一蹴而就,應當有一定的過程,可以先從一個或幾個專業試點,然后拓展到其他專業。過程可以有,但廣度必須要有,尤其作為項目建設學校,合作辦學專業面至少應覆蓋三分之二的主干專業和特色專業。(4)特色性。歷年來,學校既有模式多種多樣的校企合作辦學體制的長效機制辦學,也有訂單培養、頂崗實習等傳統模式的存在。有的學校運用“廠中校”和“校中廠”形式,在具體的實踐中往往各有特色。開展評估時,要考察其合作辦學模式的特點、實效及創新點。(5)規范性。任何一種策略的實施,都需要制度來保障。校企合作辦學體制的長效機制辦學內容比一般的校企合作更豐富、更廣泛、更深入,這就更加需要規范化的運行機制來提供保障,否則很難深入。因此,制度就成為一個重要的評估標準,合作協議、組織章程是否完備、規范和科學,是否能行之有效就是幾項重要指標;另外,評估校企合作辦學體制的長效機制辦學的組織機構(包括決策機構和執行機構)的職能也要明確、清晰、健全。(6)實效性。校企合作辦學體制的長效機制辦學好不好,一看專業建設水平,二看人才質量,這兩項應當作為評估辦學實效的主要指標。這里談談如何評估人才培養質量。一是多少學生從校企合作辦學體制的長效機制辦學項目中受益;二是學生通過這一項目的培養達到怎樣的技能水平,如獲得雙證書和特定職業資格證書的比例,學生參加各類技能大賽的成績;三是學生的就業率、對口就業率、就業穩定率以及就業質量:四是學生創新、創業的比例;五是來自用人企業對畢業生的評價。此外,評估指標中還應包含學校服務企業(員工培訓、技術服務、項目開發等)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蕾.中職學校電工電子專業實行校企合作[J].消費電子.2013(8):196.
[2] 董一冰.中職電子專業校企合作的實踐與思考[J].決策與信息(下旬刊).2013(12):357.
[3] 周世青,何萬一。職業教育校企一體化辦學模式發展動因分析[J].職業技術教育,2011(23):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