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海燕
摘 要:數學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而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提問能力十分必要。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對于發展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智力,對學生在課堂上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接受起到很好的作用。教師要通過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建立和諧的提問情境、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適當鼓勵增強自信心來培養學生主動提問的能力。
關鍵詞:數學教學;主動;提問;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421;G63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1-0042-02
通常情況下,學生的求知欲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學習質量,而將心中的疑問在課堂上提出來也是其中一項重要的需求。只有學生能夠在學習中發現疑問,并在課堂上敢于主動提出來,才能有效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教師要提高學生在課堂上主動提問的積極性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要求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活動時,不僅要對知識進行合理的闡述,還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從而發揮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提問中提高綜合素質,讓數學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主場,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課堂氣氛活躍是提高學生提問積極性的關鍵所在。如果教師在教學中不能適當地調節課堂氛圍,始終保持嚴肅、權威的狀態,課堂氛圍必然十分沉悶,學生就會一直處于緊張的學習狀態。這樣,會導致學生的思維不夠活躍,有疑問也不敢提出來,對培養學生主動提問的能力不利。要想改變這種狀況,教師應當采取多種措施對課堂環境進行改善。總的來說,教師應當從權威、嚴肅的角色中跳出來,走到學生中間,培養學生敢于向權威挑戰的信心與能力。例如,一位教師教授八年級上第三章“勾股定理”,進行勾股數的探索與計算時,就采用了小組學習的方式,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勾股數的探討,并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讓學生用手拉手構成三角形的方式將勾股數呈現出來。這樣的課堂活動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夠幫助學生對知識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課堂活動是一項建立良好課堂環境的有效手段。為了提高學生對于課堂內容的關注度和參與度,教師可以多采用課堂活動的方式,這種方式也更加符合現代的教育理念。對于學生來說,大多數數學內容往往較為枯燥,且理論性與抽象性較強。初中學生還沒有建立起良好的數學思維,往往對多數抽象的問題難以理解。所以,教師應當盡可能地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將數學的抽象內容具象化,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建立和諧的提問情境
在對學生進行提問能力培養時,需要幫助學生建立起主動提問的意識,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活動時構建良好的提問情境,通過課堂提問情境引發學生的提問意識,讓學生在學習中自主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教師在建立問題情境時需要有一定的拓展性,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知識,要讓學生有更加廣泛的思考空間,讓學生在情境中主動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例如,在進行“平面直角的坐標系”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對平面直角坐標系建立一個大致的知識結構,保證學生能夠設置一些簡單的坐標。這時,教師可以將教室作為坐標系,讓學生建立和表達出教室中的風扇、掛燈、錦旗等物品的坐標。一名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直角坐標系的建立時,故意選擇了幾個位置較為特殊的物件。大部分學生將教室墻角作為原點建立坐標系發現難以確定和計算這些物品的位置,但是有少部分邏輯思維較強的學生則提出問題:坐標系的原點能不能建立在別的地方?教師通過這樣的教學技巧可以鼓勵學生變換思維,幫助學生建立起數學邏輯思維。這種方式幫助學生建立了快速思考的邏輯思維,在遇見問題時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解決方案,還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起用平面直角坐標系思考的思想。
靈活多變是數學學習的一項重要特點。由于大多數數學知識內容都有較強的抽象性,如何將抽象性作為授課的重點內容進行教學對于教師是一項較大的挑戰。對于學生來說,良好的數學邏輯思維也是學好數學的基礎。因此,教師在設置問題時,還可以引入空間坐標系的概念,使學生不僅能牢固地掌握平面直角坐標系的知識,還對空間坐標系有一個較為良好的初步認知,從而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培養學生的主動提問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數學是理論性和抽象性十分強的學科,教師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主動提問能力,就需要幫助學生建立起良好的數學思維,這也是學生進行高質量提問的保障。學生需要具備良好的數學抽象思維,才能對課堂知識內容進行深入的思考并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例如,在進行“圖形的相似”一課的教學時,就需要教師提出圖形相似的證明方式,而教材中將證明方式利用公式進行了表達,從而將復雜的問題進行了簡化,清晰地為學生提供了結論。但是這種方式不能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數學思維。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采用結合生活實際的方式,讓學生利用一根直尺測量操場上旗桿的長度。那么,擁有良好數學思維的學生提出的問題就可能是“眼睛看東西時的夾角是多少?”等問題。優秀的數學思維具有良好的培養價值,同時也是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方式。
由此可見,建立數學思維對于數學教學是一項十分重要的項目。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主動提問頻率和提問質量,就需要有意識地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的思考邏輯能夠對事物的本質進行探索,從而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
四、適當鼓勵增強自信心
適當對學生進行鼓勵也是建立學生提問自信心的一項重要方式。大多數初中生心理還處于發育階段,其心理狀態較為敏感,容易發生較大的情緒波動。尤其是在進行提問回答時,如果教師對學生的提問表現得較為平淡、冷漠,學生的潛意識里就會不由自主地認為教師對自己的發言感到不滿,認為自身的發言沒有價值,導致學生的自信心遭到較大的打擊,從而降低了學生的發言積極性。例如,一位教師在進行“反比例函數”的教學時,由于反比例函數對于初中學生來說理解起來較為困難,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時效果較差,課堂氛圍變得較為沉悶,學生怕答錯題目逐漸失去回答題目的興趣。這時,這名教師采用了鼓勵的方式,但是效果也不甚理想。于是,這名教師靈機一動,在計算反比例函數表達式時故意擺出思索困難的表情,并最終給出了一個錯誤的答案,對照了書本的學生發現了教師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指正出來,這名教師故作尷尬并用幽默的言語化解了尷尬。由于教師也犯下了一個錯誤,學生的后顧之憂就會消失,隨后的課堂變得輕松活躍起來,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明顯提高。這名教師采用的方式不僅表現了課本內容的難度,最終還使用幽默的言語活躍了課堂的氣氛,使學生回答問題的信心建立了起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教師在回答或提出問題時,要對學生的發言做出及時的評價。即使學生的發言有誤,也要給予積極的評價,鼓勵學生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提出更多高質量的問題。但教師也不能一味地鼓勵,而是要采用合理的方式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對學生的思維和知識結構進行相應的調整,提高學生的綜合知識素養。這樣做,一方面能夠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學生的自信心,從而培養學生主動提出問題的能力。但是,在鼓勵時教師也要注重技巧,不能一味地安慰,應當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況,確認學生缺乏什么,才能進行有針對性的鼓勵。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需要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建立良好的數學學習思維,學生才能在課堂上更多地提出高質量的問題,讓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吸取。教師也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改善其學習方式,采用科學、靈活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主動提問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閔紅霞.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0).
[2]徐華.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J].教育教學論壇,2014(33).
[3]湯維曦.論數學教學中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6(06).
[4]謝光瓊.談課堂教學中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0(05).
[5]杜逢陽.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提問題”意識與能力的培養[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S2).
[6]沈永明,周國梅.新課標下高中數學課堂提問探究[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