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梅
摘 要:短跑項目是技工院校體育運動教學中的必修項目。短跑運動訓練方法直接影響技校生短跑成績和短跑整體水平。本文提出,在短跑訓練教學中,有重復訓練教學法、持續訓練教學法和組合訓練教學法。重復訓練教學法、持續訓練教學法和組合訓練教學法目的與效果各有側重,重復訓練教學法在提升學生速度、起跑爆發力、無氧耐受力和核心穩定性等方面至關重要,而持續訓練教學法和組合訓練教學法具有輔助增強作用,可增強重復訓練效果。
關鍵詞:短跑 體育教學 訓練教學方法
短跑是田徑運動中的主要內容之一,是技工院校體育教學必教項目。技工院校短跑教學主要包括50跑、100米跑、200米跑、400米跑、4×100米接力賽、4×400米接力賽。短跑項目是考查學生身體素質的項目之一,短跑項目能夠考查學生的爆發能力、肌肉力量性、反應能力等。技工院校短跑項目教學中運動訓練方法主要有三種:重復訓練教學法、持續訓練教學法和組合訓練教學法,下面對這三種運動訓練方法教學應用進行詳細說明。
一、重復訓練教學法
為了提高學生在無氧環境下的爆發力、反應能力,且動作單一且重復時,可以采用重復訓練法,讓學生重復訓練,形成動作條件反射,不斷熟悉技術動作。
1.短跑速度重復訓練教學
在短跑項目教學中,速度是其核心因素。速度快,一般短跑成績高。為了提高學生短跑速度,可以安排速度重復訓練,速度重復訓練負荷總和可以安排達到人身能夠承受的最大負荷九成左右,速度跑運動距離可以安排50米左右。
2.短跑力量重復訓練教學
短跑力量重復訓練教學主要是以提高學生腿部力量為主。因此,在短跑力量重復訓練教學中,可以安排連續蛙跳、深蹲起跑以及腿部負重跑等訓練方式。此外,在短跑力量重復訓練教學中,也可以加強對上肢力量的訓練。
3.短跑核心力量與核心穩定性重復訓練教學
2006年基伯勒提出核心穩定性理論,他認為人體肌肉、關節、軀干神經以及骨盆腰髖是力量源泉,對上下肢發力發揮了支柱作用。核心力量訓練教學中遵循由靜到動的準則,第一階段安排靜力性訓練,第二階段在簡單器械輔助下進行訓練,第三階段在復雜體育器械輔助下進行訓練。
4.短跑負荷和間歇時間重復訓練教學
短跑運動時間并不多,最短的如50米只需要五六秒,最長400米跑大概五十秒。因此在重復訓練教學中,鍛煉負荷強度應該安排大一些。訓練間歇時間控制在正式比賽或者測試間隔時間內。
總之,重復訓練教學為提高學生跑步速度性、起跑爆發力、核心力量及核心穩定性發揮了重要作用,是短跑訓練教學中常用的鍛煉方法,持續訓練教學法和組合訓練教學法配合重復訓練教學法,也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二、持續訓練教學法
持續訓練教學法在負荷運動量較小的情況下使用,這是一種有氧運動訓練,學生通過持續連續訓練而提高耐力素質。這種持續訓練教學法主要運用在中長距離跑小運動項目中,可以鞏固及提高學生短跑核心速度和力量。
三、組合訓練教學法
組合訓練教學法是將訓練同一肌肉或者肌肉群的若干動作組合起來進行訓練教學。組合訓練教學的方式方法很多,組合起來訓練也能夠大大提高訓練教學效果,大大提升目標肌肉群的訓練水平,這是較高層次的短跑訓練教學方法,主要運用于測試前或者大賽前強度訓練,能夠短時間內提高水平。
四、三種短跑訓練教學法的作用分析
在重復訓練教學法、持續訓練教學法和組合訓練教學法中,重復訓練教學法是在不改變動作結構與運動量的基礎上不斷重復某一動作的訓練方法。重復訓練教學法主要運用于訓練提高短跑運動某一技術動作,比如速度和起跑爆發力等,通過對某一技術動作重復訓練使學生能夠條件反射。重復訓練教學法可以分成長時間重復訓練教學法、中時間重復訓練教學法和短時間訓練教學法。長時間重復訓練教學法運動負荷最小而運動時間最長,而短時間重復訓練教學法正好相反,運動負荷最大而運動時間最短。在短跑重復訓練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速度、力量以及無氧耐受力,最好采用短時間重復訓練教學法。持續訓練教學法和組合訓練教學法對于重復訓練具有輔助增強作用,增強重復訓練對學生速度、起跑爆發力以及無氧耐受力的訓練效果。
(作者單位:江西省冶金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