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青
摘要:隨著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中的作用和影響,被廣大教師開始認識和重視起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發揮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有效促進語文教學是我們廣大小學語文教師不能輕視的重要課題,因此我們必須重視非智力因素,促進小學語文高效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非智力因素;科學態度;促進作用
隨著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中的作用和影響,被廣大教師開始認識和重視起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發揮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有效促進語文教學是我們廣大小學語文教師不能輕視的重要課題,因此我們必須重視非智力因素,促進小學語文高效教學。
一、非智力因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學生的接受性學習,刻意地忽略學生的學習感受。導致學生學習沒有動力,教師和學生之間充滿了矛盾。這些現象在傳統教學理念下是無法解釋和很好解決的。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的重點已經從教師怎樣教轉變為學生怎樣學。開始重視學生的學習感受。這時老師們才發現,學生學習的程度不僅受學生的智力高低因素的直接影響,同時也受到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影響。教師不但要研究影響學生學習水平的智力因素,更要研究非智力因素。對非智力研究是新課程理念下教師必須要把握好的一個課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的調動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充分地為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服務。
那么,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呢?一般是指個體情感、意志和個性方面的一些心理特征。這些特征參與在學生認識活動中,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可見,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對學生的學習來說具有兩面性,我們如果能夠充分地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積極地為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服務,就會很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學生的智力因素的不利影響。
反之,我們如果不對非智力因素進行積極的引導,使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負面消極情緒占據主導地位,就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教師的教學工作,這也是在傳統教學中師生之間教學矛盾突出的重要癥結所在。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就表現為同一班級的同學中,他們的智力水平是有差別的,但這種差別不大,可是學習成績差距卻較大。這種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非智力因素引起的。所以,我們要充分地重視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對學生的學習和教學的影響,通過積極有效的教學方式方法引導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為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服務。
二、引導非智力因素,激發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我們知道學生的學習很大程度上是與學生的學習興趣相聯系的,學生的好惡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是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決定著學生的學習動機,影響著學生進行學習的內在動力。對學生的學習起著或強或弱的推動作用。動機越強,學習起來越積極。具體說來不同性質、不同水平的動機,在學習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動機越是遠大、越是高尚,就越能推動人們堅持不懈、全力以赴地去追求;反之,如果目標淺近、低下,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得,那就難以喚起人們的熱情,稍遇困難便半途而廢,因而難以腳踏實地去學習。
所以,我們在平時小學語文教學中,必須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端正學習動機,鼓勵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的意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學習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當一個學生對某一學科發生興趣時,他總是心情愉快地去學,而且易于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表現出一定的毅力和耐心。學生對語文課的學習興趣是從語文學科本身的知識特點、恰到好處的教學方法產生出來的。語文知識掌握得越多,成績越好,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就越大。所以,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從以下諸方面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①為學生建立知識的前后聯系,使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促使學生追求知識的完整性。②教師的教學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促進知識的學以致用。讓學生感到學習不再是枯燥無味的,而是生動有趣的,知識是有用的。③教師可以組織豐富多彩的語文知識活動,讓學生了解語文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了解我們的衣食住行都和語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④通過開展語文課外小組活動,給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供表現的機會,并更大程度地發展他們的學習興趣。⑤開展語文競賽活動,讓學生拓展知識面,主動提出更高的要求,從而更大地提高語文學習的動力。⑥運用激勵策略,針對不同的學生建立不同的學習和激勵目標。激勵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三、拉近師生之間的感情,培養小學生堅強意志品質
我們知道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態度。良好的情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堅強的學習品質,教師可以針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幾千年來愛國主義精神一直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巨大力量,在今天更要對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同樣可以把愛國主義情感變成刻苦學習、認真學習的實際行動。在培養意志方面要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要教育學生勇于戰勝困難,樹立百折不撓、鍥而不舍的堅強意志,用意志促使自己保持最佳的學習情趣。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小學語文學習行為習慣和科學的學習態度
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和科學態度不是先天形成的,需要后天堅持不懈的教育和一定社會環境、學習環境的正確影響。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和科學學習態度的形成與教師的努力和語文教學內容息息相關,同時也受到學生的認識、情感和性格的影響。這其中需要我們進行有效地引導,長期持之以恒的規范學生的良好學習行為習慣和科學的學習態度。
總之,隨著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非智力因素在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中的作用和影響,被廣大教師開始認識和重視起來。充分發揮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能夠有效促進小學語文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