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晶
摘要:現今高職院校多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崗位技能和專業能力的培養上,忽視了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人文素養的缺失極大地阻礙了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因此,高職院校如何在有效的45分鐘課堂時間內通過語文的教學提升學生的人文情懷成為了高職院校語文教學改革的重點所在。為此,高職院校語文的教學承高中之精華啟大學之深造,使高職學生真正獲益,進而提高其語文素養和人文情操。本文從現今高職語文教育融入人文修養的優勢所在分析出發,探究高職語文教學重視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對策。
關鍵詞:高職語文;人文素養;再讀經典;主題班會活動;特色教材
在當前的高職語文教學中,語文學科教學過程中人文性的滲透,就是語文學科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好詮釋。高職語文的改革應更為重視學生人文情懷日積月累的熏陶,構建“職業能力與人文素養并重”的語文課程教學體系。高職語文教育如何提升學生真正的文藝范、民族范和品質范,將人文素養的培養貫穿到他們整個知識體系的構筑過程中是高職語文課程改革應該思考的問題。
一、現今高職語文教育融入人文修養的優勢所在
著名特技教師孫雙金老師曾說過:“課堂教學要引領學生攀登知識的高山,攀登情感的高山,攀登人格的高山”。可見,語文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而是集情感和人格教育為一體的系統教學。語言文字傳達的也不僅僅是字詞的直觀顯示,更是一個民族自我摸索、自我實踐、自我體會總結下與世界人民交流溝通,闡釋人與人之間的價值準則和意義體系的精神追求。這就是語文教學所希望熏陶的人文性。高職語文自身的教材特色、習題特色具有其他學科沒有的語言聽說讀寫優勢。
1、高職語文內容博大精深。高職語文是一門包羅萬象的綜合性課程,課程中蘊含了豐富的人文素材,是人文教育的啟迪載體。高職語文內容博大精深,收納了很多內涵豐富文質優美的篇章,包含了雄心志士、圣賢仁人的偉大事跡,還有大量有關為人處世的精辟之言,這為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人文品質、積極的人生態度、科學的價值觀提供了豐富的文字素材。
2、高職語文教學精彩紛呈。高職語文教學課堂充斥著精彩紛呈的人文因素。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離不開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最終歸宿是以學生為主體,承認個體差異,關注學生的特質、尊重學生的智力差異、啟迪學生的人文素養、激發學生自由發展、促進學生開放學習,使學生在語文聽學的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情操、積極的情感素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和高尚的精神品質。
二、高職語文教學重視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對策探究
1、再讀經典,以潛移默化的形式滲透人文教育。傳統文化精華方面,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可通過引導學生再讀經典的形式,潛移默化滲透人文教育。提高語文素養,最有效的就是閱讀了。閱讀什么?最有益、最有趣的非明清白話小說。這些小說,距今不遠,語言上區別不算大,容易入手。首選目標:《紅樓夢》、《西游記》、《水滸傳》、《三國演義》。次選目標:《二十四史》或者《四庫全書》等。內容上比較積極,在文學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又次者,諸如《封神演義》、《儒林外史》、《東周列國志》、《醉醒石》等,思想和藝術價值參差不齊,皆有可觀之處。除此之外,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的優秀作品也應該大量閱覽、著名有益的古詩詞也應該涉獵。如果有可能,請盡量閱讀實體書。不僅如此,要提高語文素養,必須背誦一些古詩文。
2、舉辦主題語文班會活動,在玩中蓄養人文內涵。可選擇在語文教學課堂的剩余時間中舉辦主題語文班會活動,比如知識PK的“一站到底”、“少年國學派”“超級語文鑒賞”“超級人文演說家”“高職語文好詩詞”等形式,讓學生在游戲娛樂中蓄養人文內涵。
3、選編集審美、實用與人文情懷為一體的特色教材。語文教學,歸根到底是教材的合理利用。因此,為了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要重視對教材的實效運用,選編集審美、實用與人文情懷為一體的特色教材。這些教材內容的選定要考慮到能從語境、語感和駢儷之中激發學生獨特的想法、加強學生的品味賞析、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和深深思考、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
4、積極參與有益的社會生活實踐以提升自我品質。人文素養的養成、內涵的積淀是一個需要耐心和時間的漫長過程。因此,除了課堂的潛移默化外,還應讓學生多參加有益的社會生活實踐以提升其人文品質。比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次舒服開闊態度的自然旅行,不拘泥于目的地,每天與學生在美好的景色中散步、讀書、聽音樂,跟當地的人聊天,讓他們體會不同的飲食文化和社會風俗,讓他們感受壯闊的直擊內心世界的景色,讓他們從世俗的學習中脫離出來感悟語文的真諦。
三、結語
高職語文教育,并非為培養簡單的知識分子,而是著眼于增加學生的人文積淀,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進而獲得全面、均衡的發展。通過再讀經典,以潛移默化的形式滲透人文教育;舉辦主題語文班會活動,在玩中蓄養人文內涵;選編集審美、實用與人文情懷為一體的特色教材;積極參與有益的社會生活實踐以提升自我品質等形式,讓學生充滿著對于文學的感情,讓學生以自己的主見進行思考,讓學生有著自我的認知及評價標準,讓他們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文藝情懷。
參考文獻
[1] 張妙鳳.感悟·厚積·薄發——高校語文課堂的人文素養培養[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1):27-27
[2] 楊英偉,王美多.結合人文素養與職業能力的高職語文課程改革研究[J].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4(3):39-42
[3] 周珊紅.思考:重讀經典滲透人文素養——對高職語文教育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2(1):132-134.
[4] 屈波,陳遇春.基于高職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高職語文課程建設研究[J].華章,2013(1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