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中韓兩國旅游業的發展,去韓國旅游的中國人和來中國旅游的韓國人逐年增加,因此能夠用中韓兩種語言進行導游的人員需求也不斷地增加,《旅游韓語》課程也隨即成為各大高職高專院校韓語專業的特色課程。然而隨著近幾年自由行的熱潮,以培養導游為中心的《旅游韓語》課程教學已滿足不了去韓國自由行學生的需求。當身份是游客而非導游時,“用不到”、“不實用”、“知識面窄”等字眼便成為了學生們對《旅游韓語》課程的評價,因此該課程的教學改革非常必要。
關鍵詞:旅游韓語;精品資源;課程改革
中韓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隨著兩國文化交流的發展,來華旅游的韓國游客和去韓國旅游的中國游客數量日益增多,兩國之間的旅游業發展興旺。我校處于與韓國隔海相望的山東半島地區,因此在旅游、貿易、留學等領域與韓國的交流較其他地區更為頻繁。隨著中韓兩國旅游業的發展,能夠用中韓兩種語言進行導游的人員需求不斷地增加。為了適應和滿足旅游業發展的客觀需求和專業自身的發展,高職院校韓語專業也都相繼開設了《旅游韓語》課程。
我院應用韓語專業于2008年開設了《旅游韓語》課程。該課程是我院應用韓語專業大二第一學期開設的一門專業拓展課,采用“外語+專業”的培養模式,在于提高學生運用韓國語的能力的同時,滿足中韓旅游業的需求、擴大韓語專業學生的就業門路,為地區旅游業的發展培養能夠從事旅游事業的應用型、復合型旅游人才。本課程教學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加強實踐教學,以韓國語運用能力培養為核心,同時培養學生導游和旅游服務能力,使學生掌握旅游知識和導游技能,提高學生的就業素質。但在課程建設中,須擺正韓國語運用技能培養和導游技能培養的關系,應把韓國語運用技能培養放在首位,以此為基礎培養導游技能和旅游服務技能。
迄今為止,《旅游韓語》課程授課主要以培養韓語導游為目的,因此無論是相關教材或是課程視頻資源,都是與導游或酒店相關的內容。但近幾年自由行逐漸成為熱門,尤其是學習或愛好韓語的學生很多會選擇暑期親自去韓國看一看。去了韓國之后,學生們發現書本上的知識根本無法滿足在韓旅游、生活,因為自己的身份是游客而不是導游,因此“用不到”、“不實用”、“知識面窄”等字眼成為了學生們對《旅游韓語》課程的評價,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積極性也不高。因此該課程的教學改革非常必要。隨著《職業教育精品資源共享文件》的頒布,我院應用韓語專業決定將《旅游韓語》作為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的第一步,結合國內高職院校《旅游韓語》的教學情況、當下《旅游韓語》教材的出版情況、山東省特殊的地域優勢、畢業生及用人單位的反饋等,對《旅游韓語》課程進行了改革。
將信息技術合理應用于教學中,是促進教學活動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以職業教育精品資源共享課申報為契機,《旅游韓語》精品資源課程組成員通過多次畢業生跟蹤調查、校企合作需求、市場調研等,研究討論出最新實用的課程模塊。課程主講教師根據不同模塊組織韓語教師、韓國外教、在韓留學生、韓國學生等在中國和韓國錄制課程教學所需短視頻,視頻分為現場講解類、實際操作及演練類、課件錄屏等。同時也會下載網上比較好的韓國景點、韓國旅游攻略、韓國文化等相關圖片、視頻資料。將圖片、視頻資料上傳到資源共享網站,成為學生課堂學習的輔助資料,視頻將相應的教學信息進行數字化技術處理,使教材內容更生動、形象化,增強課堂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多樣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自主學習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該課程在教學中擬分為如下三大模塊:
1.旅游知識模塊。
旅游知識包括旅游學科知識、旅游服務知識、導游知識等內容。其中旅游學科知識和旅游服務知識是相對穩定的知識,主要通過課堂教學傳授的基礎上在實習、實訓中鞏固已學知識的同時培養服務態度和服務技能。導游知識是根據游覽景點要掌握的知識,是隨意性很大的知識,主要依靠學生的自主學習掌握的知識。了解導游日常工作內容,掌握導游專業知識,熟練解決旅游過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旅游知識模塊內容選取必須堅持學以致用的原則,選擇好與學生的能力培養有關的必要的知識。
2.禮節知識模塊。
旅游業是直接為游客服務的服務行業,是經常接觸游客,經常跟各種各樣的游客打交道,跟游客交流思想感情的工作。這樣的職業特點決定這一行業的就業人員一定要有以禮待人接物的禮貌,尤其是接待外國游客時導游的一舉一動影響國家的形象,需要掌握外事禮節。因此本課程教學一定要給學生傳授禮節知識,使學生養成無論何時何地都要以禮待人的良好習慣。尤其要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教學內容選取一定要堅持科學性、實用性、趣味性、針對性等原則。
3.日常生活模塊。
1)交通(機場、火車、地鐵、打車、公交)。
熟悉訂票、取票、安檢、出入境等流程;了解韓國交通工具特點、交通卡的購買及使用、交通工具的乘坐方法等,能夠用韓語詢問交通方面的問題。
2)住宿篇(酒店、旅館、民宿)。
了解韓國酒店的種類、網上訂酒店的方法、酒店入住、退房等流程,了解韓國各種酒店價格標準及注意事項。
3)購物(免稅店、各大市場、百貨商場、地下商家)。
了解韓國各類購物場所價位、特點;免稅店的購物方法及退稅方法等。掌握購物相關韓語用語。
4)餐飲篇(韓國代表美食、街邊小吃等)。
了解韓國飲食的種類、特色小吃,能夠熟練用韓語咨詢、點餐等。
5)休閑娛樂(游樂場、汗蒸房等)。
了解韓國的各種休閑娛樂場所,能夠根據游客不同需求推薦合適的休閑場所,并能用韓語做相關內容介紹。
目前,由于國內《旅游韓語》教材均偏向導游知識,為做好該課程教學改革,我院應用韓語專業與企業達成共同合作協議,擬于2017年編寫出試用旅游韓國語電子教材,試用兩年過程中反復修改,最終成為高職高專應用韓語專業《旅游韓語》教學可供參考,韓語導游、韓國自由行、韓國留學等多領域均可使用的綜合教材。
參考文獻:
[1]陳偉紅,旅游韓語課程教學模式研究,新校園,2016.
[2]申延子,旅游韓語課程開發的探索,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
[3] 許美瑛,淺談高職旅游韓語課程教學改革,科技資訊,2014.
作者簡介:柳戀清, 女,山東煙臺,山東外國語職業學院韓語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