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錦英
摘要:新課改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比較注重學生的主體性,以及對學生各方面素質與創新性思維的培養。因此,需要教師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只有認真分析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才可以真正地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問題;策略
新課改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數學教學,尤其是對高中數學來講,教材的知識結構與教學的目標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跟傳統意義上的教材作比較,新課改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比較注重學生的主體性,以及對學生各方面素質與創新性思維的培養。因此,需要教師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只有認真分析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才可以真正地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
一、全面分析高中數學教學質量及效率低下的根本問題
1、學習主動性差,對老師的依賴性強。許多同學進入高中后,還像初中那樣,有很強的依賴心理,自己的學習完全依賴老師,沒有掌握學習主動權.表現在沒有自己的學習計劃,等著老師上課,課前不主動的去預習,對老師要上課的內容不了解,上課忙于記,但卻耽誤了聽,學習數學應具有哪些適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不明確,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一般都是先剖析概念的內涵,分析重點難點,突出解題方法,部分同學上課沒能專心聽課,對要點沒聽到或聽不全,筆記記了一大本,問題也有一大堆,課后又不能及時鞏固、總結、尋找知識間的聯系,只是趕做作業,亂套題型,對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機械模仿,死記硬背.或是上課根本不聽,自己另搞一套,結果是事倍功半,學習的效果更是可想而知了。
2、學習認識。有的學生忽略理解,死記硬背,認為學習數學只要記住公式、定理就可以了,卻忽視了公式、定理的導出過程;有的學生認為課上聽懂知識就掌握了,只注重“表象感知”,不追求“深化理解”,學習過程中思維簡單、片面,掌握知識不準確,對結論推出的過程不注意;有的學生對典型題目的解題方法缺少必要的總結和積累,只會生搬硬套,沒有在積累的基礎上形成數學思想,題目稍加變化就難以應付;有的學生過分依賴老師,在解決新問題時,不積極鉆研,缺少探索精神;有的學生不注意解題過程的規范化,導致作業和考試中出現明顯的書寫格式不規范和“自由化”;有的學生不注意運算速度及準確性,失誤太多;有的學生認為多做題總能遇到考試題,或者鉆研難題基礎題就簡單了,埋頭做各類資料上的習題,重“量”輕“質”,陷入題海,不能自拔;還有的學生認為數學思想高不可攀、深不可測。這種對數學學科的偏見和錯誤認識,導致學生對數學真諦的認識越來越遠。
3、思維障礙,阻礙學生學習數學。數學的靈活性使得學生必須具備良好的思維能力,而高中數學復雜程度又在初中、小學數學之上,這要求學生的思維能力能更上一層樓。但思維能力不足并不是使數學成為許多學生的問題科目的唯一原因,數學教學上的枯燥才是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數學屬于抽象的事物,并不像語文一樣靠背、記就可以學好,數學重在理解。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往往因為枯燥的課堂氛圍而失去了學習興趣,這也是學生無法及時掌握課堂知識的原因。不能及時掌握實質性的教學內容,學生就無法繼續進一步地學習。這使在日后的發散性思維的訓練過程中產生嚴重的偏差,讓學生對學習數學感到吃力。
二、高中教學中教師必須采取積極的教學措施,及時提高教學質量
針對問題的所在,我們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1、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進入高中的學生,對高中學習充滿著自信和希望。而高中的數學內容增多了, 又大大的提高了難度、廣度。雖然許多學生平時也很用功學習,但由于學習方法和其它方面的原因,沒有能很快的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在加上幾次測驗考的不理想,就會懷疑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的腦子笨,不是學數學的料,學習情緒也會很快的低落下來,喪失了數學學習興趣。針對這種情況時,要給學生擺事實,講理由,分析原因,來鼓勵學生,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是可以克服的。平時提問題,出考卷,要注意循序漸進,把握好梯度,要讓學生能取得好成績,心中有一種成就感,要讓學生認為數學起來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樣難,自己只要努力,只要堅持,付出是有回報的。平時,對考試、作業中的錯誤,要耐心地幫助分析錯誤的原因,是粗心還是知識點掌握的不夠熟練,還是其它的原因。然后讓學生再做類似的習題,來重新測試,來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從而培養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2、適當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要想學好數學,多做題目是難免的,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剛開始要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準,反復練習打好基礎,再找一些課外的習題,以幫助開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決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題規律。對于一些易錯題,可備有錯題集,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正確的解題過程兩者一起比較找出自己的錯誤所在,以便及時更正。在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讓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腦興奮,思維敏捷,能夠進入最佳狀態,在考試中能運用自如。實踐證明:越到關鍵時候,你所表現的解題習慣與平時練習無異。如果平時解題時隨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時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3、學習要穩中求穩,循序漸進,不急不躁。有的同學貪多求快,囫圇吞棗。有的同學想靠幾天“沖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點成績便 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同學們要知道,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鞏固舊知、發現新知的 積累過程,決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為什么高中要學三年而不是三天!許多優秀的同學能 取得好成績,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具有扎實的基本功,他們的閱讀、書寫、運算技能達 到了熟練程度。
4、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式。數學知識不但能夠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還能夠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運用自己的聯想去分析和解決問題。面對這種高度抽象的數學知識,只有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才能夠高效地學習。為此,教師在數學課堂中一定要引導學生體會數學知識本身的特點,并且從中進行分析和理解,尋找到最佳的學習方法,促使學生提高數學學習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