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對腐敗要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要使涉嫌貪腐的公職人員在全世界都沒有立足之地。這種情況下,國際反腐合作也必須發揮更大的作用,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強合作,避免沖突提高效率。
關鍵詞 紅色通緝令 國際合作 反腐敗
作者簡介:沈俐穎,延邊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中圖分類號:D81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4.346
一、現狀
(一)國內反腐情況
1.紅色通緝令:紅色通緝令的定義為作為國際刑警組織成員請求別國協助偵查犯罪之時所發布的一項國際通報,由于該通報左上部有一個紅色的國際刑警徽章,所以被稱之為紅色通緝令,其屬于級別最高的緊急快速通緝令。該通緝令有效期限是5年,并且能夠進行延期,直到將罪犯捉拿歸案。該通緝令被一致認為屬于能夠作臨時拘留的一類國際證書。2015年,依照“天網”行動的安排,對于一百位存在犯罪嫌疑而外逃他國的國家公職人員與重要腐敗犯罪涉案人員等所發布的紅色通緝令于國際刑警組織中國國家中心局正式發布。這一百名紅色通緝令緝拿的罪犯名單對外公開以后,受到了國內與國外巨大的關注。紅色通緝令顯現出絕不放過外逃貪官,誓不擺休的一種勁頭。中國海外追逃直線提速,海外已不是貪官的“避風港”。
2.獵狐行動:“獵狐行動”是中國為了追捕外逃的經濟犯、黨員、國家工作人員及貪腐案相關人員而開展的專項行動。經過總結得出了以下結論,外逃貪官普遍存在著極大的心理壓力,同時由于心虛的原因,客觀上并不敢顯露財富,整日惶恐驚懼。許多貪腐官員在外逃之前沒有充分的籌劃準備,不熟悉別國語言、不同的生活習慣和環境使得無人有意愿與其交流溝通,思想上的壓力無處排解。貪腐人員為了防止自己的身份被暴露,每天都提心吊膽躲躲藏藏。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敢放松警惕,時刻有被人追蹤的擔心,根本不敢有什么放松的游玩活動。長此以往,其壓力之大可想而知。至于賭場,酒吧這種地方魚龍混雜,更是不敢越雷池一步,生怕會被人盯上。為了更好地隱藏自己,有些貪腐人員不惜代價,花費大量金錢與當地的地頭蛇勾結,只為茍且偷生。這種行為客觀上是頗有些作用的,使得警方與執法機關對其的控制與抓捕變得愈加困難。
盡管外逃的貪官有著千奇百怪的方法手段用盡心機,可是最終還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然而他們的資金流向卻不知所蹤。金融系統本身存在復雜性: 洗錢可以通過地下錢莊、改名換姓的偷梁換柱,無所不用其極地因為腐敗所獲得的金錢進行轉移。以上行為毋庸置疑是浪費的行為,不僅損害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也不可避免陷入了官員不作為的嫌疑之中。因此紀檢檢察部門必須將持續通過不同的方式方法來不斷核實腐敗分子的具體定位,明確他們的存在方向,切實加強與其他國家間的交流合作與溝通,將各手段綜合化,以將他們夠緝拿歸案為行動目的。
(二)國際組織的合作與聯合
反腐新秩序的建立與我國政府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反腐規則需要被重新定義,這樣話語權才能歸還給原本擁有的國家。反腐合作的必要性在發展中被不斷被驗證,在此基礎上的外交是必需且必要的。2005年,我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18次會議上通過了由中國主導的《聯合國反腐敗公約》。2014年的《北京反腐敗宣言》的簽訂也離不開中國的努力與不斷堅持。2016年G20會議通過的一系列文件更是顯示了在全世界的反腐中,日益彰顯的中國力量。文件也許只是一張薄紙張,但其中蘊含的卻是不可忽視的反腐精神。在這種反腐精神的指引下,國際組織的合作趨勢必然是不可撼動的。
反腐是正確且正義的。這種正義的主張必然獲得社會的大力贊譽與支持,在這種國際形勢下,對于反腐敗的力度加強具有深刻含義。中國的大型跨國反腐行動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給眾多國家與地區做了榜樣,同時做了相關的實踐探索。我國主動加入相關國際反腐敗組織,能夠使得反腐敗工作獲得有效地環境與制度支持,并且假如上述組織以后,在抓捕外逃他國的貪腐人員上能夠有效地削減自身成本費用。
二、國際反腐合作的必要性
(一) 腐敗的影響
腐敗屬于對一個國家的經濟政治社會等各方面都有重要影響的問題,并且將極大地損害到社會的公平正義,損害到國家的長治久安。腐敗將損害法治進程,使得政府的合法性基礎不復存在,政府與法律的威信降低,國家的公信力蕩然無存。與此同時,腐敗還會導致投資的萎縮,更能夠使得有組織犯罪與恐怖活動獲得滋生的土壤。
腐敗作為一種涉及廣泛且深層次多方面的全社會問題,對于其的研究與討論有必要具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方法,在此基礎上的研究必須按照需要對其進行更細致的分類以此來深刻明確其對政治經濟的影響與不同關系。GDP能夠較為準確的表現國家經濟水平,而腐敗必然影響GDP這一問題也早已不言而喻。在腐敗盛行的地方,就是社會不滿公平蕩然無存的時刻。這種民眾對腐敗的不滿最終必然將會轉化為對政府的不滿。沒有國民支持與信任的政府,其經濟是得不到進步與飛躍的。
(二) 經濟全球化的要求
伴隨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的持續增強,腐敗是全世界的問題,無法與社會發展割裂開來。它影響著經濟發展,文化進步,對于生活中的種種都有影響。跨國性腐敗僅僅依靠一個國家的力量是杯水車薪,蚍蜉撼樹。合作才是解決腐敗的根本措施,縱使貪腐人員潛逃至任何地方都能夠把他抓回本國受審。建立起這樣的覆蓋全世界的反腐敗體系,將有效地震懾國家公職人員,改變過去的僥幸心理,增加其貪腐成本,有利于形成官員廉潔的文化環節。
全球治理的秩序是朝著穩定、和諧的大方向上發展的。全球合作機制能夠推動每個國家的人民進行更好的交流,更能推動國家經濟發展。腐敗的存在不僅無益于穩定的國家基礎,會誘發危機甚至會將國家分崩離析。
(三) 國外反腐措施
2012年12月,俄羅斯國家杜馬出臺了新的立法,嚴禁國家公職人員(包括其妻子子女)在異國擁有資產與戶頭。2013年1月,俄羅斯出臺了公務員輪崗機制方面的立法,該法律指出對于經過評定之后屬于存在高腐敗風險的公務員應在一定時間內進行輪流崗位,確保不會出現在高危位置直到退休的腐敗風險。2013年的韓國亦將《金英蘭法》作為反腐的殺手锏,其規定將潛在的腐敗成本最大化,對于腐敗將處以刑事處罰,不僅有嚴苛法律的支撐并且要支付高額罰款。2014年,加拿大開始實行對公費開支的具體細則規定。西班牙的反腐措施也加大了對于反腐的刑事處罰力度,以公款報銷為例嚴格查賬。英國進一步強化《2010年反賄賂法案》相關內容的落實,明確對于所有公職人員這一法案的使用不存在例外,同時該國政府于公職人員當中加強推行“公共行政七項原則”,同時交由專門的人員進行監督與督查。
三、促進國際反腐
(一) 加強合作
就國家自身來說,打擊腐敗是一件艱難的事情。即使對于有了完備的反腐法律的發達國家而言,腐敗行為依然屢見不鮮,屢禁不止。對于整個世界來說,反腐的任務更是路漫漫其修遠兮。盡管經過不同組織的大力推進可是依舊有著眾多問題。伴隨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的不斷增強,貪腐的蔓延使很多國家開展合作,摒棄各自為政的觀念,認識到了通力合作的潛力。
當前,國際反腐聯合行動主體進行國際協作,成為了全球反腐工作的大勢所趨。
(二)加強國際的共同認識
各個國家在歷史長河中有著不同的背景與文化,在事物的認識上也會存在大同小異甚至大相徑庭的區別。不同社會的意識形態必然有著不一樣的社會共識。不同的腐敗認知與腐敗規定也客觀展示了國家間的不同點。盡管在程度上難以達成絕對的統一的標注,但必須加強促進國際對腐敗的定義和危害的共識。盡管在程度上難以達成絕對的統一的標注,但必須加強促進國際對腐敗的定義和危害的共識。
(三)避免沖突加強效率
腐敗的存在從屬于政治,那么反腐敗亦逃不開政治性的范圍。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合作中的反腐合作不僅不能將反腐政治化還要注意方式方法。與政治問題分開,這也是國際合作中需要加以注意的。
四、總結
總的來說,廉潔是人類不斷發展的價值去向。廉潔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深刻影響到個人乃至國家的進一步發展。世界各國對本國的廉潔的高度重視,更顯示了反腐倡廉的戰略意義。人類對任何事物都有一個認識的過程,反腐敗亦是如此。我相信在長期的不斷且有效治理下,通過制度完善的不斷推進,腐敗現象會趨于減少的趨勢,社會必將朝著廉潔高效的目標不斷邁進。
參考文獻:
[1]楊詩琪. 為了公平正義加強合作.中國紀檢監察報.2015-10-25.
[2]王選輝.十八大后中美反腐 “對接” 提速 9 次表態聯合反腐.(2015-10-21) [2016-03- 10].http://www.sh.xinhuanet.com /2015-10/21/ c_134735908. htm.
[3]張俊濤、王君祥.論中美反腐敗執法合作的利益訴求、 困境與破解思路.河南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5(6).
[4]美國成中國反腐積極合作者.中國產經新聞報.2015-04-29.
[5]中美反腐合作提速.“天網” 撒向逃美貪官.中國紀檢監察報.2015-04-28.
[6]中美深化合作 助力“天網”“獵狐”.經濟參考報.2015-04-17.
[7]海外“打虎”去年追回863 人 百名紅通已有19人到案.( 2016-01-07) [2016-03-22] .http://news. xi nhuanet.com /legal / 2016-01/ 07/ c_128603191. htm .
[8]許傳璽、 成協中.以公共聽證為核心的行政程序建構.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3(3).
[9]杜邈.反腐敗國際刑事司法協助的新趨勢.治研究.2012(12).
[10]黃洪波.我國反腐敗國際合作的法律障礙及完善——以《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為參照.湖北社會科學.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