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紅
摘 要:在當前形勢下,高職體育教育需要順應時代發展需要,要以就業為導向進行體育教學改革。本文從三個方面提出改革策略,旨在促進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就業;高職體育;教學改革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高職教育發生了重要變革,在進行高職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高職院校逐漸認識到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理念的重要性,并旨在為社會培養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受當前就業壓力的影響,高職院校在不斷進行教學改革,以提高就業率。高職體育教學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最具針對性的教學改革,不僅順應了社會發展的需求,也滿足了高職學生的發展需要,對高職學生進行有效的體育教學,為高職學生解決就業問題提供了保證。
為社會提供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是高職院校的主要任務。高職體育作為高職院校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增強高職學生的體質,培養高職學生的身體機能。高職體育教學的特征主要表現是知識的積累和運用,體現了對社會的適應能力。體育教學是培養學生品德的重要方式,有利于鍛煉學生吃苦耐勞、積極進取的意志品質;體育教學是高職學生實現自我發展的重要途徑;高職體育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終生體育能力和意識。具備良好的體育素養后,進入社會的高職學生也能科學的展開體育運動,保持健康的身體狀態。
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策略主要有下面三個方面。
一、改革高職體育教學模式
在以就業為導向的體育教學觀念的指導下,需要改革傳統的高職體育教學模式,改變傳統的以班級為單位的教學模式,實現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自主安排教學內容的教學方式。在高職體育教學環節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條件和興趣愛好選擇適合的體育教學活動。在進行課程設計過程中,可以增加選修課程,調整相應的必修課程,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就業教學觀念的指導下,可以引用俱樂部形式的教學模式,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環境,將高職體育教學變成娛樂、鍛煉和學習多種形式的教育體系,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實際的體育教學活動中來。教師還可以對學生進行跟蹤式的體育情況調查,在學生進行實習期間,督促學生展開有針對性的體育鍛煉,使得高職學生養成體育運動的良好習慣,并將崗位實踐與體育教學緊密聯系在一起,將體育教學活動轉化為工作的力量。針對高職體育教學活動中理論知識匱乏的現象,融入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觀念,展開體育理論教學講座,通過專門的體育教學平臺,使得學生將當前的體育學習與今后的實際工作聯系起來,教師在提高自身體育教學水平的同時,讓高職學生明確體育教育的重要性,進而改變對體育運動的消極觀念。改革高職體育教學模式還表現為創新體育教學內容,為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在進行高職體育教學過程中,選取教學內容需要從學生的職業發展出發,根據高職學生的就業特點,豐富教學類型,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鍛煉學生的體育意識和能力,在體育教學內容中增加預防職業病的內容;針對策劃和旅游專業的學生,增加戶外運動等體育教學內容;針對醫學專業學生,開設太極拳等體育課程。全面提高高職學生的就業能力。
二、明確高職體育教學目標
在進行高職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需要明確高職體育教學目標,樹立以就業為導向的體育教學目標。高職院校的教學目的與普通高等院校不同,具有較強的職業性。在進行高職體育教學改革時就需要將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作為教學目標。在實際開展體育教學工作時,需要將體育與實際聯系起來,針對職業發展方向進行有針對性的體育教學,開展不同職業性的身體訓練方法。當前,我國的高職體育教學與普通高等院校的體育教學體系并無二樣,與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觀念存在差異。因此,高職院校要樹立明確的以就業為導向的體育教學目標,針對不同的專業,了解未來行業的發展特點和職業勞動特點,全面改革傳統的體育教學內容,培養高職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三、完善高職體育教師團隊
高職體育教學改革需要完善高職體育教師團隊,這對教師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選取高職體育教師時,需要考察教師的專業素養,其不僅需要具備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師基本素質,還需要對專業的體育項目有更深的了解,便于與學生展開深入溝通。需要根據高職院校的專業性,選取高職體育教師,建設高素質的高職體育教師團隊。在就業為導向的教學觀念指引下,高職體育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職業特點,設計專業的教學內容,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高職體育教師團隊作為進行體育教學改革的設計者,在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觀念中,提高自身的體育專業能力,以期達到高職體育教學要求。
根據我國當前的高職體育教學情況,要提高高職學生的就業率,就要進行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通過改革高職體育教學模式、明確高職體育教學目標、完善高職體育教師團隊等改革措施來有效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推動高職體育教學改革取得更大成績。
參考文獻:
[1]王暉,曹素琴,徐欣.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院校體育改革[J].成人教育,201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