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家錦
摘 要:合作與競爭是如今社會交往中最為重要的兩項活動,在學生步入社會之后不僅需要競爭意識,還需要有樂于合作的精神,只有在這兩種關系的驅使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才會變得更加和諧,人與社會之間才會產生一種共贏的狀態。所以在現代的教學中,教師要逐漸向學生滲透這種合作互助的意識,合作精神是現代社會對21世紀人才的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為學生在日后的生活和學習中提供更大的便利。所以合作學習要在現在課堂教學中廣泛應用。
關鍵詞:合作探究;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應用;實踐
地理這門學科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是以地圖為主要的教學工具的,它主要以有關地理的實踐活動作為主要的理論教材,主要培養的是學生對地理現象的掌握能力以及實際感知能力。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添加了部分文字敘述,以及大量圖像分析,使教材的互動空間增大,這就為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本文將就合作學習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談幾點建議。
一、豐富合作類型,營造融洽氛圍
合作學習的形式并不是單一的,所以教師要通過豐富合作學習的類型來營造融洽的師生關系和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初中地理的學習階段,處在對地理事物認知的初級階段,所以在這一階段地理信息的互動與交換對于學生而言是很重要的,因此,在這一階段的合作類型主要以師生間的互動交流為主,師生之間能夠融洽地進行合作對地理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要通過與學生的交流贏得學生的好感,在交流的過程中多選擇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地理知識,這樣不僅能夠贏得學生好感,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另一種合作互動學習的方式就是學生與學生之間,每個學生個體對地理這門學科的認知不是在同一水平線上的,所以學生之間的必要交流不僅能夠促進友好的同學關系,還能夠讓學生在相互合作理解地理知識的過程中,找到與自己有共同興趣的伙伴,同時收獲到地理水平比自己高、可以幫助自己提高的學習伙伴,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對日后的地理學習充滿信心。這種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交往屬于最基本的交往關系,這對于學生的學習以及人際關系發展都是很有幫助的。
二、進行游戲競賽,激發學習斗志
游戲競賽是促進學生合作學習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對于學生而言,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教師運用游戲的手段來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提供了便利。對于初中地理而言,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讓學生熟知地理事物,并且對教材中要求掌握的地圖信息熟知,所以可以根據初中地理對學生的這一要求,設計適合學生的地理游戲,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完成教學任務,還能夠在游戲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具來進行游戲競賽,例如,教師想要檢驗學生對部分地圖的掌握情況時,可以拿出地理拼圖,在打亂順序后,找出幾組同學進行比賽拼圖,讓學生在合作的基礎上完成拼圖,但要注意拼圖數量不宜過多并且要有針對性,教師更要在學生進行游戲的時候把握好時間。利用這種拼圖游戲的方式進行地理教學,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地圖信息的記憶,還能夠在合作拼圖的過程中加深同學之間的情誼,讓學生意識到同伴之間合作互助的重要性。
三、小組合作探究,樹立合作意識
小組合作學習是合作學習最常見的方式,也是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最直接的方式。對于小組合作學習,教師重視對學生的分配,因為學生個體的學習水平不一樣,程度好的與程度不是很好的學生進行互幫互助才能夠保證小組學習達到最佳狀態。教師可以將小組合作學習階段放在最后,留給學生自主探究以及深度交流的空間。但是小組合作探究需要教師給學生提出適合探討的問題,例如,在進行“喀斯特地貌”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在必要的介紹之后,可以留給學生一些探究性的題目讓他們進行合作探究,“根據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和地勢要求在地圖上找出還有哪些地方會出現這種地貌類型。”這樣舉一反三,讓學生在小組中討論交流得出答案,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學習好的同學必然會引導一些程度差的學生,學生之間這種必要的幫助和引導是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
由此可見,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地理發散思維。
就現在的初中地理教學現狀而言,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是一項十分繁雜又系統的工作,所以教師在合作學習的教學工作時不僅需要考慮地理學科的特性,還需要考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效率,保證學生在地理課堂中既能夠掌握地理知識,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合作能力,這才是合作學習在初中地理課堂中應用的最重要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楊迪海.淺議初中地理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與教學策略[J].祖國,2013(7).
[2]姜潔.大連市沙河口區初中地理學科教學聯合體研修案例之“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地理學科高效課堂的實踐應用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6(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