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鈺杰
摘要:深化數學課堂改革必須從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出發,充分挖掘課堂教學中存在這些問題的原因,結合數學課堂教學實際,本文提出了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方法。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質量;提高方法
課堂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優化數學課堂、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是每一位數學教師所追求的目標。可是,我國的數學教學現狀是令人擔憂的,學生和教師在數學的學與教上是十分辛苦的,但獲得的數學教學效果與他們所付出的辛苦不成正比。不少學生認為,數學是一門由抽象定義、概念和枯燥的公式、定理組成的學科,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甚至厭惡,因此,時代要求我們必須把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放在重要地位,有必要從根源上尋求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科學方法。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持久動力,是學生學習的興奮劑和催化劑。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若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他們便不再覺得學習是一種負擔,而會開始勤奮地探索。相反,如果學生對數學不感興趣,缺乏學習熱情,就易產生惰性心理、負面情緒,遲遲進入不了學習狀態,影響學習效果。由此可見,激發學生興趣的重要性。那么,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精心設計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導入激趣就是其中的一種。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題的引入,把課堂教學變成一種向知識奧秘探索的活動,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動,一開課就把學生的興趣勾起來,讓他們產生期待心理,主動進入到接來下的學習中去。
(二)巧妙設計問題,激發學生興趣
富有趣味性、與生活相聯系的問題,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著眼于教材知識,聯系生活實際,巧妙地構思、設計富有趣味性的問題,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求知欲,使他們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他們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體驗成功喜悅,激發學生興趣
學生興趣的產生與他們能否體驗到成功有直接的聯系。在一次次的成功中學生能增強信心,越來越自信,從而對學習越來越感興趣。相反,如果學生在學習上屢屢失敗,總是聽不懂課,題不會做,他們便會逐漸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捕捉學生身上的每一個閃光點,為他們創造成功的機會,并及時給予正確的評價和適當的表揚,從而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心,產生學好數學的愿望和動機。
二、加強思維能力培養,促成正確數學思維
數學是一門具有較強邏輯性的學科,它的知識系統是環環相扣的,如果解題時沒有較強的思維方式,很容易出現錯誤,所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我們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重點之一。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的正確思維,及時糾正學生出現的錯誤思維,久而久之,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思維的習慣,克服數學學習中的思維障礙,提高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
三、給予自由空間,讓學生自主探究
學生需要借助原有知識接受新的知識,構建新的知識系統。身為教師,不能代替學生思考,理解和加工新知識,因而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去探究、去學習、去創造數學知識。引導學生獨立探究,不僅僅為了讓學生獲取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學會運用數學知識的方法,增強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數學課堂中,我們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探究時間,要求學生認真觀察、比較和進行猜測,及廣泛地收集信息,通過自主分析和綜合得出答案。此外,我們還應該增加學生自主探究的機會,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方式,積極解決數學課堂中的數學問題,獲取數學知識。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學習,讓學生成為數學學習的主導者,從而提高數學教學課堂的質量。
四、恰當運用多媒體教學,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計算機輔助教學是高中數學教育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志。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是時代的需要,更是歷史賦予我們的重任。它以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展示了數學的本質及內涵,良好地改善了認知環境,大大增強了學生對抽象事物與過程的理解和感受,從而將數學課堂教學引入了一個全新的境界,所以被廣泛的應用。可是一旦為沒其不可,缺其不行,那也會將其引入一個誤區——教學過程自動生成,教師起不到應有的示范作用。因為沒有了教師的板書示范,學生往往在書寫過程中丟三落四,師生間不能針對問題進行有效的溝通,阻礙學生的思維,使教學的親和力下降,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師在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時,必須合理恰當。要有必要的板書示范,制作課件也切忌嘩眾取寵。應把解決數學問題放在首位,讓數學自身魅力放出光芒。不僅于此,還要充分認識到計算機是輔助教學,而不是教學的主宰,我們應根據內容精心制作合適的多媒體課件,使之更加貼近學生的認知結構,進而達到佳的教學效果。
五、教學效果真正落到實處,可設計檢測性練習
檢測性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鞏固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提高解決問題能力的主要途徑,它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對課堂教學目標達成度的一個評價,是教學信息的一種反饋,便于教師把握教學情況,發現教學問題,及時改變教學策略,追求更好的教學效果。數學課堂效果檢測,可采用兩種方式:一是針對每一個教學問題的檢測(課中);二是對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進行整體檢測,檢測以后,發現教學問題,實施信息反饋教學,以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在設計教學檢測題時,一是要突出重點,要注意知識的前后聯系;二是要注重練習的層次性和內容與呈現方式的多樣性,以滿足學生的需要,又要注意發揮練習的檢測評價功能,檢測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和思維的發展水平;三是要注意發揮練習的思維訓練功能,在訓練中逐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四是設計練習檢測要有新穎性,發揮練習檢測的動態生成效果,真正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方法有所感悟。
總之,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我們教師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探索、創新,追求有效的教學手段,使教學有法、學生有為,進而讓學生學有所得,課堂教學效果就一定會得到有效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