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熠鵬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經濟呈現飛速發展的趨勢,民航事業發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當前,民航機構更加注重安全管理體系的構建。該文全面探討了我國民航安全管理體系的相關問題,闡述了民航安全管理體系的涵義,對于發展背景進行了描述,探討了其基本屬性與核心要素,提出了強化民航安全管理體系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民航安全 管理體系 認識 思考
中圖分類號:V3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2(a)-0136-02
在當前的社會經濟中,民航的作用日益凸顯。但是,民航的突出特點是風險較大,使得其安全性備受關注,對其期待較高。在長時間的發展中,民航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是仍存在不足和缺陷。為此,要立足民航事業發展的實際,重視對安全管理體系認識,切實增強民航事業的安全性。在現代安全管理理論中,提升系統整體安全管理的方式是應用系統安全思想,對其進行全面分析。安全管理的前提是注重對風險的管理。現代安全管理理念將持續改進的風險溝通機制作為基礎,有效降低潛在的風險,實現對整體結構的改善,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1 對民航安全管理體系概念的闡述
民航安全管理體系,主要取決于國家民航組織。民航安全管理體系的性質體現為措施體系的性質,需要立足國家民航發展和安全方面的相關法規,制定民航安全目標和方向,不斷進行努力。在民航安全管理體系中,主要包含安全理論、相關法規、安全信息庫、監管、相關文化以及管理技術等。為了更好地實現民航安全管理體系目標,需要重視民航安全體系相關要素的維護,使其處于最佳狀態。在民航安全管理體系中,核心內容是風險管理,包含對風險的辨別、評價以及管控,形成有機的循環體。要重視風險的識別和評估,有效應對安全管理中的不足,推動整個管理體系的健全和完善。
2 對我國民航安全管理體系背景的介紹
民航事故危害性極其嚴重,因而受到較高的關注,死亡率較大,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影響巨大。隨著綜合國力的增強,民眾對民航安全性和舒適性的要求提升。鑒于這兩點,對于民航安全性的研究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積極改進復雜和繁瑣的航空系統安全系數。在民航發展的前期,我國民航關注的是事故原因的分析,積極吸取教訓,彌補安全方面的漏洞,同時,這一階段事故的主要誘因是飛機自身的原因,抑或是飛機相關的運行因素,主要是物理因素誘發的事故,因此,更加注重航空人員自身建設,忽視事故隱患的調控與管理。進入20世紀90年代,民航企業構建了完備的運行制度,強化政府監督,重視飛機運行的規范化,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航空事故的處理。但是,在這一階段,也存在一些顯著的障礙,例如,新的民航法律法規系統很難顧及到民航安全的各個領域,人員管理水平不高。但是,經過長期的發展,不斷突破矛盾,實現諸多內容的兼容,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民航安全管理體系的全面建設。
3 對民航安全管理體系基本屬性的闡述
對于民航事業而言,首先,是具有明確的目的性。民航安全管理體系的建設目標是強化安全管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為民航事業的順利發展提供保障。同時,在整個安全管理體系中,相關要素、系統以及環節都需要立足這一目標開展工作。其次,整體性比較突出。民航行業的系統性使得安全管理體系整體性突出。同時,各個層次都要以整體性為核心,積極開展工作。另外,需要系統具有清晰的層次性,更加強調政府與企業的關系,政府發揮調控的作用。最后,是要強調環境適應能力。整個系統的環境適應力主要由其整體性和層次性決定,與外部環境進行積極的適應,強化各個系統和層次之間的關系,全面發揮系統的功能。
4 對民航安全體系核心因素的分析
在整個民航體系中,主要涉及安全管理、法律法規以及監督體系。首先,立足組織是進行安全管理的基礎和前提,同時,也是實現安全管理層次機構健全的基本條件。為了更好地進行安全管理組織體系建設,需要建設合理的功能結構,結合不同部門的安全管理需求,注重不同層面機構設置。同時,要明確目標,構建優秀的管理隊伍,積極開展員工培訓工作。其次,在法律法規建設方面,安全管理體系是進行全面管理的依據,是安全生產的保障,對相關人員的責任和義務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安全管理法需要結合國家以及行業的建設實際,保障其更好地發揮作用,強化針對性,明確執行效果,最后,對于監督檢查體系,其作用是為安全生產提供保證,對民航系統功能的實現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5 如何加強民航安全管理體系建設
5.1 重視對民航安全管理水平的正確認識
為了構建更加高效的民航安全管理體系,要對當前民航安全管理水平給予正確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為整個體系的適合性奠定基礎。當前,很多航空公司在制度、培訓以及規章等方面都存在缺陷和不足,但是,可以明確的是,國內大型民航企業運行體系在框架方面已經具備了安全管理系統的本質,雛形已經具備,在未來的工作中,需要強化執行力,加快落實,加速安全管理體系價值的實現過程。
5.2 加快一體化建設
立足安全管理體系的發展歷程,其與質量管理體系以及保安管理體系之間的關系一直受到關注。對于系統而言,兼容性十分重要,同時,一體化成為發展趨勢和方向,為此,航空企業傳統的質量管理體系對于安全管理體系具有借鑒性的作用。當前,安全管理體系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因此,安全管理體系建設需重視與民航企業的聯系,達到對多個系統的兼容。
5.3 以體系為核心,進行安全文化建設
目前,很多民航企業存在“閉門造車”的情況,更加傾向于自身體系建設,但是,一套制度很難囊括所有問題,同時,制度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因此,要重視規章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及時進行更新,緊跟時代發展。要重視引進安全文化運營人員,立足安全文化理念,構建合理機構。只有重視安全文化建設,同時,形成一種制度,才能為民航安全管理體系建設提供更加強大的動力。
5.4 重視對法律法規標準體系的健全和完善
對于安全管理法規而言,是民航安全事業的基本準則,同時,也是企業進行安全生產和管理的根據,能夠對從業人員的職責進行明確,對其行為進行規范,強化管理的作用,達到安全的目標。在安全管理法規中,需要立足國際、國家、行業以及企業5個層次進行全面的構建。在實際操作中,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首先,需要滿足民航安全管理的實際需求;其次,積極與國際民航法規體系進行融合;再次,重視執行力的增強;最后,促使企業自身設立高于國家標準的體系,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體系自身具備一定的完備性,切實推動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6 結語
綜上,對于民航安全管理體系而言,任重道遠,需要進行不斷健全和完善,實現與各種管理體系的融合,明確安全管理的核心,客觀認識安全管理的發展實際,深化對民航管理法規的認識,堅持與時俱進,切實提升民航安全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趙鵬,宋存義.我國民航實施安全管理體系(SMS)的思考[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7(1):99-101.
[2] 李洋.我國民航安全管理系統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3.
[3] 朱雪飛.航空公司安全管理系統(SMS)項目的建設與應用研究[D].山東大學,2013.
[4] 郭慶.福建民航安全管理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5.
[5] 王昌順.中國民航安全管理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8.
[6] 萬健.民航安全風險監測方法及其應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