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國林
【摘 要】隨著當前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和發展,教育教學領域迎來了新的改革和發展機遇。在這種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要想獲得進一步的創新發展,就需要做出積極的改變,以實現小學數學創新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創新教學 改革途徑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077
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指導著各學科教學朝著進一步人性化和民主化的方向發展。一方面,小學數學的教學更加注重學生學習主體性的發揮;另一方面,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更加注重對學生全面綜合素質的培養。在這種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傳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所存在的教學弊端便暴露出來。無論是在教師的教學理念,還是在教學方式和教學評價體系方面,教師的教學都存在不足之處。為了進一步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就需要從創新教學的角度入手,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的提高。為此,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加以改善。
一、教師要改善傳統的教學理念,學習新課改教學理念
教學過程實際上是“教”和“學”雙向互動的過程,而實際上,在以往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往往注重“教”的環節。在這種以“教”為主的課堂教學實踐中,課堂教學成為單項度的實踐活動,教師成為課堂的主角。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指出,教師的教學要注重突出學生學習主體的地位。除此之外,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下,教師的教學往往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這也是受到以往應試教育理念影響的結果。在這種教學培養方式下,學生的成長也將是單方面的成長。很多學生具備了良好的應試技能,但缺乏必要的生活技能,有些學生甚至再品德修養方面也有所欠缺。而小學階段是奠定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關鍵階段,學生能否獲得多方面的發展,將對學生今后的成長和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
為此,教師要有針對性地改善教學理念,以適應當前小學數學的發展要求。具體來講,教師的教學理念需要從兩發面入手加以轉變。一方面,教師要改變以往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理念,將教學關注的范圍從知識講授,拓展到注重學習的過程和方法,拓展到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上;另一方面,教師要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實現教師和學生的雙向互動。教師在備課、寫教案、選擇教學方式等方面上,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所教的內容要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比如,教師在講解加減乘除知識的時候,學生不能夠憑借抽象思維進行想象,教師就需要借助于水果圖片等,具體實物來向學生演示數量多少的變化。只有這樣,教師的教學才不會超越學生的接受范圍。
二、教師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構建生動教學課堂
在以往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往往采取單一的講解式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主要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這樣的單項傳遞,實際上很難實現師生的互動交流。教師的講解是否和學生的接受相適應,學生對知識是否良好地接受,學生的疑問是否能夠得到解決,這些問題的存在,將成為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之一。為此,教師要尤其注重對教學方式的選擇和應用,在教學中盡量采取能夠促進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帶動課堂氛圍的教學方式。
具體來講,教師可以采取現代多媒體的教學方式。這一教學方式融合了動畫、聲音、圖片等多種教學元素。通過對這一教學方式的應用,教師能夠為學生展現聲音、色彩等多元化的信息。學生長時間在一種被動的學習位置上,很容易產生疲倦的學習狀態。該教學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恰恰能夠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帶動課堂整體氛圍的活躍。比如:教師在講解路程問題的時候,可以以螞蟻的爬行作為事例,通過多媒體圖片展示的方式,讓學生觀看到動態模擬圖片。這樣,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得以集中,也能夠加深對這一知識點的印象。
三、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傳統的應試教育、傳統的教學理念,影響著教師對教學方式的選擇。而教師教學方式的應用又將進一步影響師生關系的構建。具體來講,如果教師采取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就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促進師生關系的融洽;倘若教師采取了單一的“教”和“授”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容易被壓抑住。
新課改要求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與交流,并為教師提供了可以選擇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選擇設計問題情境的教學方式,巧妙地設計問題,并將問題的設計密切聯系學生的實際。比如:在教授順風、逆風條件下的行駛速度問題時,可以通過詢問的方式,了解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如“同學們,你們嘗試過在逆風中行走,或在順風中行走嗎?兩種情況有何不同的感受?”教師只有了解了學生的實際情況才能夠做出合理的教學安排。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在促進學生的溝通交流的基礎上,對學生有一個廣泛的認識和了解。
四、教師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方式,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長期以來,受到傳統應試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的教學評價方式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差。具體來講,教師的教學旺旺集中在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的評價上,從而忽略了對學生其他素質的評價。單一的教學評價模式,不僅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影響學生未來發展的可能性。新課改要求教師要注重全面培養學生,促進學生的多元化發展。
為此,教師要重建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不單純地以知識學習作為評價學生優良與否的標準,也要講學生對技能的掌握,以及學生的思想品德的優良與否作為評價標準之一。小學生階段是容易在教師的鼓勵下獲得發展的動機。多元化的評價標準也能夠促進學生多元化的發展。在這種評價標準下,學生在音樂、繪畫、品德等多方面的才能將會得到發展。為此,教師可以在期末獎項評價中,設置多種獎項,包括優秀學生、進步獎以及拼的標兵等獎項在內的多種獎項,以此來鼓勵學生全方位的發展,為培養全方面、多方位發展的人才奠定基礎。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促進教學的創新性發展,就需要從多方面入手,實現課堂教學新的發展。教師只有在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和教學評價標準等方面實現全面的更新,才能夠促進課堂教學時間的更新。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將更加適應當前新課改教學的發展要求,并進一步促進數學學科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