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曉光
【摘要】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座談法等對小學生體育課外活動課的情況進行分析,了解小學生體育課外活動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掌握小學生參加課外活動的興趣、愛好、內容和需求等特點,制定出符合小學生特征和規律的課外活動課新模式。
【關鍵詞】小學生;課外活動課;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一、研究的背景與意義
課外活動是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育課的有效補充和延續。在當今知識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各種社會壓力通過各種途徑已經轉嫁到了小學生的肩上。普遍存在著重文化而輕體育的現象,課外活動課的組織和計劃僅僅停留在文字上,課外活動課基本上處于“放羊或隨意”的狀態中。這嚴重影響了小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效果,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明顯下降。如何提高小學生參加課外活動的積極性和建立合理有效的課外活動課模式,是擺在我們教育工作者特別是體育教師面前的一項十分重要的課題。我從本校的實際出發,進行了一年多的研究和探索,幫助家長和老師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共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推動學校體育工作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社會效益。
二、研究的內容與方法
1.通過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座談法以及檢查和抽查等方法。結果顯示:小學生課外活動課基本上處于一種“放任、自由、隨意”的狀態。有些班級把課外活動課當成自修課或作業輔導課,少數班級把課外活動課當作一種獎勵和懲罰的措施,作業完成或訂正好的同學可以出去活動,沒有完成的同學則在教室里做作業。課外活動課大多沒有明確的目標和計劃;場地、器材、輔導老師也受到很大的制約。根據以上調查情況,我們進行了分析和診斷,了解到小學生參加課外活動課的興趣、愛好、性別、年齡等相關因素,并根據其特點制定出符合小學生規律的課外活動課的內容和方式。
2.使小學生課外活動課告別原來“放任、自由”的狀態。初步構建起小學生課外活動課基本模式。形成了以課外活動課為基礎,以(興趣小組)為依托,以業余訓練為重點的課外活動課新模式。
3.通過以獲取直接經驗的課外體育活動,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從而使學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得到滿足和發展,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
4.通過各種形式多樣、豐富有趣的課外體育活動,有效地提高學生在校時間內達到最佳的鍛煉效果,進而達到教育育人的目的。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構建課外活動課的管理體系
組織體衛領導小組。由主管體育的校長任組長,大隊輔導員、體育教研組長任副組長,體育教師、班主任、校醫為成員的體衛領導小組,每月召開一次例會,布置檢查各班課外活動課的情況以及衛生情況。
(二)以課外活動課為基礎
統一各年級課外活動課時間,開學初由體育組負責把各年級每周兩節課外活動課的內容、場地器材科學地安排好系統地進行練習。
(三)以興趣小組為依托
利用課余時間,每周活動兩次,每次兩課時,堅持學生自愿、家長支持的原則。學校選派一批有特長、有責任心和敬業精神的教師指導。
(四)以業余訓練為重點
經過課外活動(班級),層層選拔,挑選出一批身體素質好、符合比賽年齡、基本技術較好的同學成立校各級運動隊。利用課外活動課,每天放學時間和雙休日進行強化訓練,提高運動技術水平和比賽能力。積極參加上級教育部門和體育部門組織的各級各類比賽。
(五)以素質運動會為突破點
我校每年舉辦一次全校性的田徑運動會。要求人人參與,每學期舉行小足球、小籃球、乒乓球等比賽,每月進行各年級體育單項賽,既提高了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興趣,同時又大大地豐富了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
四、研究的成效
1.豐富了學生課外活動課的內容,學生的安全得到了保障。2.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各項機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3.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為學校爭得了榮譽。4.融洽了師生感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
五、結論與建議
(一)研究結果驗證了假設
通過構建課外活動課的操作體系和管理模式,促使課外活動課向規范化、科學化的方向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基本技術、基本技能以及身體的各項機能指標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和提高。
(二)課外活動課的實驗研究一定要把更新教育觀念貫穿始終
課外活動課模式的研究體現了現代教育理念,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我們必須加強理論學習,總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和教訓,及時經常地糾正和規范課外活動課中存在的問題。
(三)課外活動課的管理要求與組織形式
充分發揮各有關方面的作用,加強對課外活動課的組織領導。具體要從四個基本層次著手。首先,應將課外活動課的組織納入體育教育工作計劃,學校領導和有關部門要將它作為體育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其次,要充分發揮校少先隊等團體的宣傳和組織作用。然后,要特別重視發揮班主任的積極作用,應將班級體育活動的組織列入班主任工作的一項重要議事日程,并經常檢查督促。最后,要注意發揮體委的作用。
(四)課外體育活動的計劃與安排
1.課外體育活動的計劃包括全校課外體育活動計劃與班級體育活動計劃。
2.課外體育活動的安排,應當做到“四個落實”:(1)時間安排落實;(2)活動內容安排落實;(3)場地器材安排落實;(4)輔導人員安排落實。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