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莉敏
【摘 要】音樂是學生成長、學習過程中所不可缺少的,優秀的音樂作品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養鑒賞能力,更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審美觀。音樂教育應該從娃娃抓起,在幼兒教育中也應該存在音樂教育的一席之地。本文主要以幼兒大班教學為研究對象,分析幼兒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及具體教學的開展。
【關鍵詞】幼兒教育 音樂教學 音樂鑒賞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201
音樂教學在各個階段都是不可缺失的,對于幼兒園的孩子來講,音樂可以讓他們感受到節奏、音樂的魅力,老師進行正確的音樂審美觀的培養,幼兒會更喜歡聽一些較為優秀的音樂作品,有利于他們的價值觀、審美觀的塑造。同時,對于幼兒而言,他們對外界有著極強的興趣,音樂可以讓他們了解新鮮事物,也可以讓老師和幼兒之間有更加親密的關系,方便教學。幼兒教育階段只能是作為啟蒙階段,即重點在于幼兒的學習興趣的培養,因此幼兒教學不能太功利化,不能過于看重教學的結果,而應該把重心放在教學的過程。只有充分注重過程及教學過程中的細節,確保教學部出錯,才能真正做到對幼兒進行音樂啟蒙。音樂教育理應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占據一席之地,應當作為教學的重點內容,但當前幼兒教育過程中,普遍都對音樂教育不夠重視,即便有音樂教育課程,教學也過于隨意,無法發揮出音樂本身的魅力,也無法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對音樂的熱情。但同時也要注意到,對學生進行音樂教育,尤其是針對幼兒園的孩子來講,音樂教育是無法在短期內取得教學成果的,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只有老師有足夠的耐心、細心、責任心,教學才能深入到幼兒的內心。
一、幼兒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一)鍛煉想象力,促進智力發育
音樂自古以來就受到讀書人的熱捧,無論是耄耋老人還是垂髫兒童都對音樂情有獨鐘,這就是音樂的魅力所在。音樂作品不能平白無實,大多反映心理狀態或是描述一個情景,這也導致了音樂作品有許多的令人推敲的地方。幼兒大班的孩子已經具備了一定想象力,且較小班的幼兒而言也懂事很多,因此對幼兒大班的孩子進行音樂教學更有價值。音樂作品大多含有意境,教學過程中,老師帶領學生分析其中的意境,可以通過游戲、肢體動作、電視電影等形式幫助學生構造一個意境,這就可以提升學生的想象力,教學過程中,老師誘導學生進行想象,這樣不僅可以實現對音樂作品的教學,還可以讓學生想象音樂中的場景,豐富他們的情感世界,讓他們感受到想象力帶來的快樂。經過老師的誘導,學生會喜歡上想象,因此學生在課后也會主動去思考、想象,能夠很快的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能力,對于孩子的智力發育有著重要的影響。
(二)幫助幼兒集中注意力
大多數幼兒都活潑好動,即使在課堂上也難以安靜下來,幼兒之間相互影響,既不利于幼兒的成長和學習,也不利于老師的教學。因此在教學中,如何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就成了老師研究的重點。事實上,幼兒除了有好動這一個共性,喜歡音樂也是他們的共性,因此在課堂上,進行音樂教學就可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幼兒注意力不集中如果不能夠受到正確的引導,在今后的學習中,學生也會有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對于他們的成長、學習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在幼兒教學過程中,進行音樂教學就很有必要,音樂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于一件事,并讓學生養成這樣的習慣,他們長大后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集中精力于一件事,才更有可能獲得成功。
(三)有助于幼兒身心健康,幫助塑造正確的價值觀、審美觀
優秀的音樂作品反映的內容大都是比較正面、積極、陽光的,有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幫助幼兒塑造正確的價值觀、審美觀。正確的價值觀對于幼兒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各階段的教學都應該把塑造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作為教學重點。幼兒教學中,音樂教育就可以幫助幼兒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一些好的幼兒音樂作品就可以實現價值觀的教育與培養,舉個例子,兒歌《世上只有媽媽好》的內容一直強調“世上只有媽媽好”,那么學生自然就知道媽媽的好,也就會學會感恩父母。兒歌《愛我你就抱抱我》中唱“愛我你就陪陪我,愛我你就親親我,愛我你就夸夸我,愛我你就抱抱我”,學生通過這首兒歌就可以知道陪伴也是愛的一種表現,他們也就懂得如何運用陪伴、親、夸、抱來愛自己的父母、老師。
二、幼兒音樂教育的開展
(一)音樂教學要體現其藝術性、游戲性
幼兒由于其知識量有限,也缺乏社會閱歷,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很多音樂都無法感受,因此對幼兒音樂教學,就應該讓學生以一種輕松愉快的心情,去進行一些比較具有趣味性的游戲來進行音樂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學中,就應該把音樂教學轉化為幼兒感興趣的事物,這樣才能讓幼兒集中注意力于學習。音樂小游戲可以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也是可以讓幼兒感興趣的,因此音樂轉化為游戲就是可以采取的做法。比如《兩只老虎》的教學中,老師就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當成是老虎,演繹歌詞中的故事。如兒歌《丟手絹》的教學就可以直接進行丟手絹的游戲,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學習兒歌。
(二)課堂模擬音樂情境,鼓勵學生參與其中
學生缺乏對音樂的直觀感受能力,因此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創設情境幫助幼兒思考。創設良好的音樂情境,既可以完成對音樂的教學,也可以激發幼兒的興趣。在進行情境模擬時,不僅僅要幫助引導學生想象,還可以利用一些外部設施,比如《小兔子乖乖》就可以在教室放一些小兔子玩具和大灰狼模型,比如《春天在哪里》就可以在教室周圍放一些花草,但為了避免學生損壞,可以放一些塑造制作的花草,主要的目的是營造一個春天的氛圍。
(三)進行多感官教學,降低音樂理解難度
音樂教學主要需要運用的是幼兒的聽覺,但事實上不僅僅是需要幼兒的聽覺,教學過程中老師要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包括聽覺、嗅覺、觸覺等,通過多種感官的共同參與,使得學生能夠更易理解音樂作品。比如兒歌《春天在哪里》就可以利用多種感官,春天的特性是鳥語花香,因此除了聽歌之外,還可以讓學生聽鳥的叫聲,嗅花的香氣,通過多感官的參與,幼兒才能夠對春天有更深的認識。
三、總結
音樂教學對于幼兒的成長、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幼兒教學過程中不應忽視音樂的作用。本文結合了筆者豐富的幼兒教學經驗,總結了幼兒音樂教學的重要性,并以幼兒園大班教學為例,分析了音樂教學的具體開展策略。但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也要采取靈活的方式,投入更多的耐心、細心、責任心進行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