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霞
【摘要】創造性思維是學生作文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老師應重點關注的。本文從三個方面來講述了作文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一是激發學生的寫作情感,培養思維的獨立性。二是啟發學生合理想象,培養思維的多向性。三是鼓勵學生創設情境、標新立異、培養思維的跨越性。
【關鍵詞】創造性思維;作文教學;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作文是一種創造性的腦力勞動,一篇文章的寫作是由觀察、思考到表達的過程。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言:“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但在實際教學中發現,多數學生就事論事,文章死板,缺乏創造性。那么如何激發學生的作文情感的表達欲望,使作文充滿情感富有創造性呢?
一、激發學生的寫作情感,培養思維的獨立性
教師與學生在課堂的情感交流是學生樂學的一個重要方面,這不僅指作文教學方面,對整個語文教學,對各科都是這樣的。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一句鼓勵的話甚至一個眼神都可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因此我們在課堂上要積極構建雙邊情感交流體系。讓學生的想象力充分發揮,讓學生的思維插上想象的翅膀,培養每個學生思維的獨立性。相反如果學生與老師不進行積極的情感交流,沒有給學生提供一個好的平臺,學生的思維將會是閉塞的,干澀的。例如:三年級的一篇習作,要求是寫一件自己購買的商品,按一定順序把它的形狀、顏色寫具體。我為了便于引導學生,讓學生介紹自己的文具盒。我和學生進行了交流,鼓勵他們展開想象,學生先在小組進行交流,然后我讓學生發言,我積極地鼓勵她們,用眼神鼓勵他們積極發言,學生的思維像打開了閘門,發言越來越精彩,是一節比較成功的作文指導課。
二、啟發學生合理想象,培養思維的多向性
創造性想象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成分,是智慧活動的翅膀,是創造活動的先導。創造性想象在創造性思維中所占的比重,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必須重視創造性想象力的培養。怎樣啟發學生合理想象,我是這樣做的。學生的作文水平與創新能力與平時的閱讀是密不可分的。閱讀量大的學生往往下筆如行云流水,洋洋灑灑。而不喜歡閱讀的學生則往往寫起作文來,干干癟癟,牽強附會,寫的內容沒有“血肉”,讓人讀起來沒有美得享受。這是因為我們平時寫作文往往就是學習(閱讀)—吸收—感悟—模仿—創新,為此我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進行大量的閱讀,并在班內開讀書交流會,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讓學生說自己的收獲,說書中人物的特點,說自己的收獲,并在閱讀時對名著中的好詞好句進行勾勾畫畫、摘抄。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我們會拿出書中經典的段落來共賞,評析,學生在欣賞、感悟后,我會給學生一個類似的題目讓學生來仿寫,很多學生寫的有了很大提高,有的學生在模仿的基礎上有了自己的創新,文章讀起來不再枯燥乏味。
語文課本中的文章也是很好的學生寫作模仿的素材。比如在學完《假如我有一只馬良的神筆》后,我啟發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讓他們寫假如自己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會干什么,很多學生思維打開,有的學生想幫助山區的孩子,有的想幫助殘疾兒童,有的想幫助自己的爺爺奶奶,想象力豐富。在學完《找春天》這篇美文后,我讓學生說自己觀察到的春天,學生也發揮了想象力,來說自己眼中的春天。
三、鼓勵學生創設情境、標新立異、培養思維的跨越性
創設一定的情境可激發學生情感的共鳴。在教學中我們積極培養學生的獨特思維,而不要把學生的思維格式化,固定化。比如在讓學生續寫《守株待兔》這則寓言故事時,我情景再現了當時的狀況。讓六名同學表演了守株待兔的故事。三個同學表演農夫三兄弟,勤勞、質樸的大哥、二哥及懶惰的三弟,一名同學表演兔子,一名同學表演木樁。學生的積極性被帶動了起來,觀看完同學的表演,都積極地發言說自己的感想,說三兄弟以后的命運等等。
當然,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僅僅在作文課上是不夠的,要給學生創設一個寬松、民主、富有創新精神的環境與氛圍,指導學生搞好課外閱讀。廣蓄知識,為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積極開展和鼓勵學生參加課外活動和社會活動。開拓學生視野,學生有取之不盡的材料。只有這樣學生對作文才感興趣。有了興趣學生的創作靈感才能得以發揮。再者,教師首先要具有創造精神,注重抓住一切時機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欲望,只有教師在教學中真正樹立了創造的意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才能得以培養。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創設一種民主、和諧的活動氛圍,用新課程的理念進行教學,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盡情體驗,勇于探索、暢所欲言、盡情表達,這樣教與學才會碰撞出創造的火花。我們的學生才會有標新立異的沖動,才會有創造思想和創新意識的萌芽和發展,才能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