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古以來,構建和諧高效的家庭教育對于子女的成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構建和諧高效的家庭教育給出了五點建議,值得當下家長借鑒。
【關鍵詞】和諧高效;家庭教育;“家風”;挫折教育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從而導致各種不同形式和不同內容的家庭教育一下子噴涌而出。然,對于大多數家長來說,要想構建和諧高效的家庭教育并非易事。接下來,筆者就如何構建和諧高效的家庭教育提出一些參考性建議:
一、以“子女為本”開展家庭教育
通常認為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即家長有意識地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子女實以一定教學影響[1]的社會活動。[2]從家庭教育的定義來看,子女是家庭教育的主體,即教育對象,而家長在整個家庭教育的過程中起著主導性作用。因此,要想構建和諧高效的家庭教育,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以“子女為本”開展家庭教育,即以“子女為本”開展家庭教育是構建和諧高效的家庭教育的基礎。而以“子女為本”,也就是要求我們家長遵循子女在身心發展過程中存在著差異性與階段性的特點,來選擇合適的家庭教育方式與內容。
二、搭建家庭教育與學校及社會教育的橋梁
家庭教育并不是一個單獨的“存在”,實際上家庭教育離不開學校及社會教育,而學校及社會教育也同樣離不開家庭教育。也就是說,它們之間是一種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因此,要想構建和諧高效的家庭教育,家長必須要在家庭教育與學校及社會之間搭建一座橋梁。特別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之間橋梁的搭建,對構建和諧高效的家庭教育十分重要。所以家長應該要積極主動地同學校的老師相互配合、相互督促,從而保證子女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促進和諧高效的家庭教育地構建。
三、堅持“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
家庭教育最核心的內容就是對子女進行“德育”教育。可以說,評價家庭教育的好與壞主要就是看,子女平時身上所表現出來的道德品質的優與劣。因此,家長在開展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要明確教育的目的,堅持“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最終促進和諧高效的家庭教育地構建。具體來說,就是一方面,家長要走近學生心靈;另一方面,家長要走進學生心靈。可以說,只有這樣才能讓子女與家長保持心靈上的溝通與情感上的共鳴。
四、實施“挫折教育”
所謂挫折教育,指的是讓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過程中遭受挫折,從而激發受教育者的潛能,以達到使受教育者切實掌握知識的目的。[3]這種挫折教育屬于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其對構建和諧高效的家庭教育起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因為在家庭教育中實施“挫折教育”,能夠使得子女的身心在挫折中得到發展,同時對子女的自理、自立能力的提高也具有較大的幫助。為此,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切不可事事都為子女操辦好,要舍得放手,讓子女自覺養成一種責任與擔當意識。
五、重視“家風”建設
“家風”一般指的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或作風,具體來說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庭或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庭文化風格。可以說,良好的“家風”建設是構建和諧高效的家庭教育的關鍵。而良好的“家風”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一般都需要好幾代人的努力與堅守。當下,有很多家庭的家長忽視對“家風”的建設,這是不可取的。因為子女從小到大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家風”的影響,所以為了子女將來更好地發展,家長必須要重視起對“家風”的建設,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參考文獻:
[1]教學影響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的一切“中介”的總和.
[2]http://baike.sogou.com/v541234.htm?fromTitle=%E5%AE%B6%E5%BA%AD%E6%95%99%E8%82%B2.
[3]http://baike.sogou.com/v65044755.htm?fromTitle=%E6%8C%AB%E6%8A%98%E6%95%99%E8%82%B2.
作者簡介:
孫亞弘(1990.11.15~),安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2015級研究生,學歷: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