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亮
【摘 要】據民族高中學生情況,音樂教學過程中要結合當地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使學生唱與動相結合,提高參與度,提高學生的視聽能力,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關鍵詞】普通高中;音樂教學;教學方法;教學效果
在民族高中進行音樂教學,想要提升教學效果,使師生都能可持續發展,達到理想的目標,需要在思想理念上和教學方法上下功夫,探索適合高中音樂課堂的有效途徑。
一、高中音樂教學的觀念要跟上當地教學理念
這幾年,很多普通高中都在進行各種方式的課改,以石阡縣為例,主要是在高中進行分層走班,構建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平臺,促進教學的發展的理念。音樂教學中要緊跟當地教學的指導思想,積極學習深入嘗試。在音樂鑒賞的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角色,處理好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創造激情,提高教學效果。
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是搭建在學生與音樂之間的橋梁。教師的教育思想、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直接影響著學生的音樂素養。先進的、科學的教育教學理念可以更好地指導教學活動的良性發展。教學中應根據學情,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便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學習,充分發掘音樂潛能,增強學生對學習和生活的適應能力,使音樂教學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二、高中音樂教學要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民族高中音樂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善于獨立思考和分析,解放思想,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積極創新的思維能力。教學活動中可以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對美的內涵進行體驗。比如給出一段音樂,讓學生通過節奏、線條、律動、色彩、繪畫等方式表達出各自對音樂的理解,還可以嘗試自己動手填寫歌詞,編寫曲目進行有意識的創造性活動。教師精心設計情景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啟發,激發學生的疑問,在提問中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樣的師生互動活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可以讓學生暢所欲言、主動參與,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意識,培養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三、高中音樂教學要唱與動相結合提高參與度
音樂教學是一種情感藝術的陶冶,教學在于通過一定的模式,使學生提高參與度,自覺學習,提升自我發展空間。教學中要給學生留空間,不能只是教師在講,不能只是教師在教唱。要引導學生去想、去說、去聽、去演、去感覺和體驗。例如新年快到了時,在欣賞課中引用了卓依婷演唱的《新年好》,歌中充滿了過年的歡樂氣氛,學生們情不自禁地跟著唱,跟著跳。在按歌詞內容做各種動作的基礎上,讓學生們自由表達過年時的各種情景,過年時人們都是什么表情,有什么歌舞活動,你參加了嗎?有什么感受?通過一首歌曲的欣賞,幫助學生理解音樂語言和音樂形象,從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審美力和創造美的能力,讓學生在唱和動的過程中也更加喜歡音樂課堂,提高學生參與度,提高音樂教學效果。
四、高中音樂教學要提高學生的視聽能力
現在很多民族高中都在教室里安裝有多媒體設備,給教學活動帶來了很大的方便,能很好地輔助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音樂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與課堂內容相關的圖片、視頻、電影主題曲等,調動學生的視聽,使學生更好地感受到音樂的美妙,感悟音樂中的情感,提高音樂鑒賞能力。例如欣賞《青藏高原》時,可以用多媒體展示青藏高原的風光,高山上白雪皚皚、藏族生活情景、青稞酒、特別的服飾等,讓學生直觀的感受青藏高原的自然風光與人文風情,深入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借助多媒體設備的功能,讓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被打破,使學生充分感受到音樂的美妙,拓寬了認知的范圍,從聽覺和視覺上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營造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學景交融,提高了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五、高中音樂教學要重視實踐活動
音樂教學過程中如果單純地學習理論知識,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影響課堂氛圍的活躍程度。音樂教學中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理論與實踐的鍛煉,在實踐活動中去感悟音樂作品的內涵。例如鑒賞課教學活動中,學生聆聽了《在希望的田野上》這首歌曲后,可以讓學生學習如何演唱,讓學生自主探究,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學生在這一實踐過程中,了解了音樂作品的時代背景,感受到這一革命建設時期人民的艱苦奮斗精神,從而更加真切地體會到作品的情感。此外,學生還可以通過參與學校的文藝活動,十佳歌手大賽,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的藝術水平,提升自身的音樂藝術素養。
總之,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優化課堂,鍛煉學生思維能力,提高視聽能力,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效提升音樂藝術素養,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靜.關于中學音樂課改的幾點思考[J]. 音樂時空,2013(10).
[2]王旸.中學音樂課堂教學實踐與思考[J]. 音樂天地,2010(10).
[3]賀建旗.立足現狀,構建中學音樂有效性課堂[J].學周刊,20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