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升廷
【摘 要】音樂在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體系當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很多家長或出于本身對音樂的熱愛、或出于培養孩子綜合素養的需要,會選擇在孩子年紀較小的時候為其報備各種音樂培訓班,這也使得我國各種少兒音樂培訓機構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多而冗雜、粗而不精則成為了目前少兒音樂培訓機構的主要發展現狀。鑒于此,本文探討了新時期音樂培訓教育的問題與改進策略,望本文中筆者所涉及的研究內容,能夠為當前從事音樂教學培訓的工作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啟示。
【關鍵詞】音樂培訓教育;音樂培訓機構;教學形式
教育,即教化育人,是個體將自身所擁有的知識、技能教授給他人,為他人答疑解惑。這一概念當中呈現的教育環節必然包含三個元素:教育者、被教育者以及教育內容。不可否認的是,在事物的正常發展軌跡當中,三者之間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矛盾因素,只有正確處理好這些矛盾因素,才能優化教育過程。音樂培訓機構作為如今社會進行音樂教育的重要載體,充分認識其在展開音樂培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弊端,展開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教育改進和優化,對于建立完整的音樂教育機構培訓體系,提高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一、新時期音樂培訓教育的現實意義
首先,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越來越多的人在追求生活物質品質的同時,更追求精神世界的豐富,故而很多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希望其能擁有一技之長,想用諸如音樂等的培訓來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增強其審美體驗。所以音樂培訓教育的存在,不僅符合如今的社會發展潮流,更符合多數家長和孩子們自身的期待和需求。
其次,很多孩子熱愛音樂、想要學習音樂,但無奈家庭條件較為有限,沒有更多的資金去購買樂器,但音樂培訓教育的存在,就可以讓這樣的孩子到音樂培訓機構中去免費使用各種樂器,認識和感受音樂,這樣不僅促進了社會資源的重復利用,更避免了資金的浪費。
第三,音樂培訓教育機構的存在,在教授廣大青少年兒童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的同時,更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社會的就業壓力,使得大量的音樂院校的畢業生可以學有所用,發揮所長。
第四,現階段的音樂培訓教育大多是以小班形式存在的,不僅能提高培訓效果,也能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與音樂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同時不同于普通學校內的音樂課程,課外的音樂培訓更注重實踐與理論相結合,注重表演和學習相結合,這對于加深學生的知識理解、提高應用能力都具有非常鮮明的意義。
第五,音樂培訓如同到學校上課一樣,需要學生有持之以恒的學習毅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的存在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意志品質,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二、新時期音樂培訓教育存在的問題
相對于音樂培訓教育本身具有的現實意義和價值,音樂培訓教學過程中卻存在著諸多的問題與不足,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市場混亂、缺乏機構認證。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市場上充斥著大量的樂器、音樂表演以及舞蹈等音樂培訓類機構,但是嚴格查詢這些機構的營業資格便會發現,無證經營者比比皆是。同時在這些培訓機構當中,擔任教育工作人員的多是業余音樂人士,或是剛剛畢業擁有一定音樂學習經驗的大學生,這反映了音樂培訓機構低成本、低投入、低標準、低質量的發展現狀,而很多學生家長盲目追求音樂培訓之名,造成個培訓機構的惡性競爭,促使整個行業陷入發展的惡性循環當中。
第二,音樂培訓機構教師能力欠缺。除卻上文中所說的教師非專業性的因素之外,還存在著家長和教師溝通互動有限、教學效果不佳、教師整體教學能力差、對兒童缺乏耐心、不了解兒童心理等問題。
第三,音樂培訓教育缺乏標準、統一的教育規范。一方面多數培訓機構沒有完整的教學計劃、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體系,其教育過程中隨意性較大,對于音樂教學規律、教學所應把握的原則缺乏完整而清晰的認知;另一方面,音樂教育過程中所采用的教材、教學方法和模式都較為單一,缺乏變化和社會適應性。
第四,盲目擴張,缺乏品牌文化。很多音樂培訓機構在形成一定的規模之后,開始追求規模的擴張,即大量開設分店。很多音樂培訓機構分部看似招生情況、市場反響良好,但是教學模式、教學特色都沒有形成,甚至連比較穩定的師資團隊都沒有,如此盲目拓展,對實際教育品牌的塑造并沒有實際意義。
三、新時期音樂培訓教育的改進對策
1.加強市場監管,確保規范發展
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普通民眾對音樂教育的高度需求,促使市場上越來越多的音樂教育機構層出不窮,但是為了促使其能夠真正意義上起到服務大眾、促進教育的效果,就需要加強市場監管,促進音樂培訓機構的良性發展。
首先,針對不規范的音樂培訓教育機構要及時勒令整改,要明確音樂教育機構的具體教學內容和教師的義務,規范其教育職責、義務和教育要求,明確教師的教學方式,并對課堂授課進行監管。
其次,杜絕一切虛假宣傳和亂收費,以培養學生的音樂能力和藝術修養為目的,圍繞音樂的職能展開教學。比如筆者曾經見過某地音樂培訓班在招生手冊當中明確指出該機構具有考級攻略速達培訓、簽約培訓、無效退款、修補課時等服務。但很多參加培訓卻最終未通過考級的孩子,也并沒有得到相應的退款和補償,這就屬于嚴重的虛假宣傳,是損害學生、甚至損害機構自身利益的行為。
2.加強師資建設,提高整體素養
筆者在與音樂培訓教育機構的教師談話的過程中發現,其中真正擔任全職教師的比例只有10%,甚至更低,超過85%的教師是其他學校的兼職老師或是剛剛畢業的藝術類院校的專科學生,擁有教師資格證的更是少只又少。教師作為教育體系的三大構成要素之一,師資力量決定著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要想規范目前市場上有關音樂培訓教育的種種不良現狀,就必須要求所有的培訓老師持證上崗。另一方面,為了提升現有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還可以定期組織教師參加業務考核和音樂交流活動,促進其音樂素質和教學能力的提升。
3.豐富教學形式,優化教育結構
在現有的教學形式基礎上,音樂培訓教育機構還可以不斷豐富教學形式,優化教育解構,多角度增加學生的音樂體驗。比如通過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習習慣因材施教,采用契合學生個人特點的音樂培訓方式,增加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又如鼓勵學生參加各種音樂表演類的比賽和演出,提高學生積極性和對音樂學習的自信心;再如將家長納入到音樂培養的體系當中,優化教育結構,讓家長成為培養和鞏固孩子學習習慣的有力幫扶者,增加孩子音樂學習的責任心和恒心。
音樂教育培訓的本意是為了讓更多人接受音樂的熏陶、感受音樂的魅力、提高藝術修養,但鑒于目前推行過程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與困境,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正確認識這些問題,同時結合我國的藝術教育情境,從提高國民藝術修養和文化素質的角度出發以提高兒童的音樂品位和精神體驗為重要目的,解決弊端、加強改進、優化過程,讓更多人受益。
參考文獻:
[1]陳燕.淺析音樂藝術教育培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4):159.
[2]郭文慶.藝術培訓機構音樂教育問題與對策[J].科學中國人,2014(18):204.
[3]何民樂.淺析音樂藝術教育培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教育:文摘版,2016(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