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惠容
摘要: 音樂游戲是以發展兒童音樂能力為主的一種游戲活動,音樂是它的靈魂,兒童在伴隨音樂進行活動的過程中,表現具有一定形象、一定意境、并喚起好奇心與聯想,從中學到一定音樂知識的集體活動,它是受到學生普遍歡迎和喜愛的一種綜合性活動,在音樂教學中如能恰當地運用游戲,學生將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音樂;游戲;學生;有效應用
音樂游戲是以發展兒童音樂能力為主的一種游戲活動,音樂是它的靈魂,兒童在伴隨音樂進行活動的過程中,表現具有一定形象、一定意境、并喚起好奇心與聯想,從中學到一定音樂知識的集體活動,它是受到學生普遍歡迎和喜愛的一種綜合性活動,在音樂教學中如能恰當地運用游戲,學生將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游戲能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音樂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興趣,學生有了興趣才會喜愛音樂,樂于學習音樂。創設音樂游戲情景,讓學生感受音樂。每一種音樂、每一首歌曲都描繪了一種情緒、情景。當學生進入游戲,進入游戲中的情節時,他們也就進入了音樂之中。我們可以根據教材設置不同的情景,引導學生在設置的情緒及情景背景下,做相應的音樂游戲,讓學生學會在音樂伴奏的形式下做游戲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在教學中,教師要創設良好的情境,使音樂教學靈活多樣化,生動活潑,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兒童喜歡新奇、幻想,童話便以它獨特的功能使他們展開想象,這對兒童具有很大的魅力。作為導入過程的游戲,其作用是揭示課題,吸引兒童注意力,激發兒童興趣和積極性,達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是好奇、好動、好勝、好強。他們渴望學習知識,但感知覺的無意性和情緒性很明顯,極易被感興趣的、新穎的內容所吸引,但他們年齡小,注意力不穩定,憑興趣去認識事物,感興趣的就愿意去做,不感興趣的就心不在焉,無意注意多于有意注意。而游戲,正可以順應兒童這一心理特點,讓孩子們在歡樂的游戲中變無意注意為有意注意,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新知識。作為調節活動的游戲,其作用是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兒童情緒,調整課堂秩序,提高兒童的學習熱情。兒童注意的特點是無意注意占優勢,容易被一些新奇的刺激所吸引,而新穎、活動、直觀、形象的刺激物,最容易引起兒童大腦皮層有關部位的興奮,形成興奮灶,從而使兒童更好地建立暫時聯系,而一般情況下,低年級學生只能連續集中15分鐘左右。在教學中,組織學生通過靈活多變的游戲來學習數學知識,他們就會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把注意力長時間穩定在學習對象上來,收到良好效果。游戲教學實現了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每位兒童成了音樂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與創造者,使學習不再成為負擔,融洽了師生關系,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一大批不喜歡音樂的兒童也愛上了音樂課,并能及早發現一些有特殊音樂才能的學生。另外,在游戲中,還能對兒童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并促進兒童身心的全面發展。所以,音樂游戲在音樂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二、游戲教學能實現課堂的有效教學
游戲教學法即讓學生通過游戲的方式去學習音樂,組織學生參與游戲,從游戲中獲得快樂和音樂知識和技能。游戲教學法最深受學生的喜愛,學生通過玩游戲而能夠輕松、快樂的學習音樂知識和歌曲。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理解能力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遇到難題就厭學,一堂課很難堅持到最后,所以在教學中,我必須創設一些游戲活動,引導學生通過游戲邊玩邊學,引導低年級學生學習音樂,理解音樂,使他們在玩中學,樂中學。
如《森林中的鐵匠》的欣賞課中,為了讓學生懂得樂曲中打鐵的兩種基本節奏型(小鐵錘的節奏:0 ××| × 0|,大鐵錘的節奏: × 0 |× 0|),我設計“我是小鐵匠”的游戲,我拿出大、小的玩具鐵錘,請學生當一回小鐵匠,首先我請學生按著大小鐵錘的節奏、力度,嘗試敲打一下節奏(課前對這兩組節奏已訓練過),緊接著我引導學生跟樂曲中出現打鐵旋律節奏玩鐵匠打鐵的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體會兩組節奏型互相配合,直至兩組節奏和諧進行。學生就在游戲中把所學的節奏型得到鞏固,同時也加深了對樂曲欣賞的印象,學生參與游戲的積極性也很高,課堂氛圍再次推向高潮。在唱歌教學,我還會設計一些游戲來引導學生唱歌曲,如接龍唱、對唱、表演唱等等。對于游戲教學法在課堂中的使用,學生參與的興趣是很高,但也會容易出現課堂混亂的現象,所以教師在組織學生玩游戲時一定要結合教學內容,有序的進行,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這才是游戲教學法的最終目的,才能實現有效教學。
三、在音樂游戲中享受快樂
在音樂中結束音樂課,帶領學生在音樂聲中走出教室,當然,只讓孩子簡單的玩玩跳跳是不夠的,還需要滿足孩子們的眼睛,讓他們學會去欣賞美。只有學會欣賞美,才能更好地創造美。新疆維吾爾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美麗民族,其舞蹈種類多種多樣,在教學中選擇了具有代表性的刀郎舞、盤子舞、手鼓舞三種舞蹈給孩子欣賞,利用多媒體的直觀教學,讓舞臺、燈光、道具、服裝、音樂、舞蹈的綜合效果,刺激著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引起學生的音樂審美意識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優美的舞姿和歡快的音樂中感受到新疆舞具有音樂歡快、舞姿美的特點,以及舞蹈中所蘊涵的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同時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音樂文化范疇,讓學生獲取有關新疆舞的更多知識,把課堂延伸到更廣闊的創新空間。從和諧快樂的課堂氛圍到生動多樣的“游戲化”技能訓練,這一切不僅讓孩子喜歡音樂課,也讓師生能夠融為一體共同享受音樂的快樂。我們的音樂教學就應該在品味快樂中唱,享受快樂中演,欣賞快樂中舞。讓我們為音樂課堂插上快樂的翅膀,帶領著孩子們去尋找快樂,創造快樂,享受快樂。
總之,音樂游戲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密切相關,從中起到的作用也非常大。音樂游戲的設計,音樂游戲的實踐作用都是為學生的個人素養服務。教師應盡可能以學生日常生活及周圍世界的體驗為依據,創造出一些學生喜愛的音樂游戲,在音樂教學中加以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