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宜艷
摘要:歸納式教學作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適合當代初中生學習與教師教學的關鍵舉措。數學科目是初中教育體系中的重點學科,教師應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適當改進和優化,主動嘗試應用歸納式教學方法,借此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和學習能力。筆者針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設計歸納式教學作著重芻議,同時制定一些科學有效的策略。
關鍵詞:歸納式;初中數學;教學設計
歸納式教學方法是新課改下的產物之一,在初中數學課程教學中,只有教師運用正確恰當的教學方法才可以實現預期教學目標,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并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實際運用能力。為此,初中數學教師要善于使用歸納式教學法,將學生的學習內容變得分門別類和條理清晰,為其提供明確的學習目標,并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和主觀意識。
一、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式學習數學知識
在初中數學課程教學中,不少知識內容都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性、相似性或內在聯系,而且部分典型問題通常蘊涵著一些重要的數學思想和學習方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歸納式教學設計,教師可引導學生對知識內容進行歸納式學習,將數學知識進行總結和思考,掌握知識遷移能力,不僅能夠解決這一問題,還可以解決同類或聯系緊密的問題。而且教師需引領學生提煉數學思想,讓他們通過歸納式解決問題,從而提升學習效率。
在這里,以“有理數”教學為例,由于學生在小學階段已經接觸過不少數字知識,不過并沒有將它們進行歸納和分類,為幫助他們更好的學習本單元內容,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組織學生對之前的相關知識進行簡要復習和鞏固,并列舉一些有理數方面的實例。接著以此為基礎,教師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有理數知識的規律,知道“整數”和“分數”的 概念與小學里所學的“正數”和“分數”的概念不同之處。通過“找區別”明確概念,通過“找聯系”確定分類標準,并對有理數進行歸類。他們能夠歸納出不同類型的數,包括正整數、零、負整數、正分數、負分數等,從而利用歸納式方法學習好“有理數”相關知識。
二、歸納式教學設計培養學生數學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擁有打破常規和規定模式,積極設計歸納式教學,從中總結出各個數學思想,并將這些數學思想歸納出來,與具體的數學知識點相整合,找到統一點和共同點,這樣學生能夠對知識點進行更好的學習和掌握。同時,初中數學教師可借助歸納式教學設計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與創新意識,避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機械記憶和單純模仿,使其學會從多個角度切入思考問題,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比如,在進行“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學時,教師可先通過天平的實驗操作,讓學生學會觀察、嘗試分析、歸納等式的性質,這一過程使他們利用個人思考和操作得出結論。當學生基本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步驟之后,教師可列舉一些題目:x+2x=9,20x+10=22x,5x+4=13×32,6x+3=6等。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可歸納和提煉出移項法,掌握一元一次方法的解題技巧和方法,在這一過程中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得到有效發展。另外,有的數學題目能夠一題多解,教師可組織學生針對同一題目歸納出多種算法,使其認識到數學知識的多元性,進而更好的吸收與理解知識。
三、靈活應用歸納式教學設計展開
為促使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知識,教師需靈活應用歸納式教學設計,結合教材內容和教學對象的實際情況對歸納式教學方面進行科學設計。初中數學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應善于發現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將這些知識內容整合在一起,引領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讓他們總結和歸納中數學知識規律,找到較為便捷有效的學習方法和技巧。這樣能夠讓初中數學課堂變得更加魅力和吸引力,學生也能夠采用新模式學習知識。
例如,在學習“反比例函數的圖象和性質”時,教師可帶領學生先復習一次函數、正比例函數、二次函數等相關知識,將這些同一類型的內容整合起來進行歸納式學習和探究,讓他們相互比較這幾種函數的定義、性質、取值范圍和圖像特點等,使其基于函數角度認真思考問題。如此,學生需要主動回顧和應用之前學習過的數學知識,充分發揮個人能力和聰明才智,大膽的探索與想象,不僅可進一步鞏固他們的所學內容,還能夠發展其觀察、猜測、推理、驗證和交流能力,實現對數學知識的歸納式學習,自主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而且歸納式學習能夠為學生提供充裕的學習空間,可有效推進他們學習效率的提高。
四、結語
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進行歸納式教學設計,不僅是數學課程教學的自身需要,也是學生學習的實際需求。為此,初中數學教師需充分發揮歸納式教學的優勢和價值,不斷完善教學方法和形式,全力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李清澈. 歸納式探究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J]. 中學教學參考,2016,02:11.
[2] 齊桂新. 歸納式的初中數學教學設計[J]. 新課程(中學),2014,08:221.
[3] 密恩慧. 歸納式的初中數學教學設計研究[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