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彥
摘 要: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英語成為一門全球通用的語言,同時也是學生的必修課。初中作為學生學習英語的關鍵階段,在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新階段,初中英語新課改對初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師要不斷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創新教學模式,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本的切入點,不斷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從而促進有效教學。
關鍵詞:初中英語;小組合作;有效應用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一直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不斷提高學生的自身素質。它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初中英語教師必須要關注每個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合理組織必要的小組學習和探究,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探索能力。教師在傳統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雖然偶爾也組織學生合作學習,但是并沒有太大的效果。所以,初中英語新課程改革對其提出了新的要求,不斷完善以往的小組合作方式,給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時代內涵,提高學生的自身素質。本文通過分析三種初中英語課堂的合作學習模式,希望為新課改下的初中英語有效教學提供借鑒。
一、組成同等生小組,促進學生平等發展
在初中階段,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能力并不高,學習水平也各有差異,所以教師要細致觀察班里學生的學習狀況,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使學習水平相當的同學在同一個小組,這樣會消除學習水平不高的學生的自卑心理,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例如,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牛津譯林版)Unit 2 Study skills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熟練掌握本課中的基本單詞和短語,并學會形容詞變副詞的規則和名詞之后加“ly”變成形容詞的方法,不斷提
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本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把學生分成A、B、C三個小組,C組是學習水平較低的學生,對于他們而言,只需要在教師的帶領下掌握本課中的基本單詞和短語,即“careful,bad,
noisy,early”等,掌握基本的讀音和拼寫模式;對于B組學生而言,他們除了需要掌握這些基本的單詞之外,還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把一些基本的形容詞轉化為其所相應的副詞,即“real-realy,slow-slowly,possible-possibly”等,在這個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轉化能力;對于A組學生而言,由于他們的學習水平較高,他們需要掌握本單元的基本生字詞,學會把形容詞轉化為副詞,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閱讀的延伸和適當的課外閱讀練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指導學生組成同等生小組,消除了學生的心理障礙,促進了有效學習。
二、注重合作討論的技巧
在初中英語合作討論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討論并掌握討論的技巧,豐富討論的形式,從而促進討論的順利進行,而不是傳統討論方式中的“無目的的討論”。
例如,初中英語九年級上冊(牛津譯林版)Unit 2 Colors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熟練掌握本課中的基本單詞“favorite,invite,prefer”等,學會不同顏色的表達模式并理解其代表的含義,通過閱讀文章,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在本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采用討論的模式,先從簡單的討論開始,再逐漸深入,不斷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教師先給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最喜歡的顏色是什么?為什么喜歡這些顏色?你們知道這些顏色的英文怎么表達嗎?”指導學生帶著這些簡單的問題進行討論和學習。之后給學生進行單詞和課文的講解,提出更深層次的問題:“不同的顏色代表什么樣的感情?Remind sb. of sth.,have difficulty in doing
sth.文章中的這些短語分別代表什么含義?如何用帶有顏色的單詞進行造句?”教師在整個過程中指導學生從簡單的問題開始,逐漸過渡到比較難的問題,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
三、提倡合作中的相互質疑
合作學習在本質上不是強調一致,而是要發揮學生的質疑精神。學生只有不斷提出新的問題,才能真正發現問題的本質。質疑在本質上也是一種創新精神,可以開發學生的思維,真正體現合作的本質。
首先,教師指導學生在課前預習的環節就要敢于質疑,并把自己的問題帶進小組中進行討論,聽取其他同學的建議。其次,對于教師在課堂上所總結的定論,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要敢于提出質疑,并把自己的真正思想表達給老師,這樣才能培養自己的思維模式,使全班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另外,小組內部要積極和老師進行溝通,把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表達給老師。這種質疑模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體現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本質,完美地貫徹了初中英語新課改的精神,促進了教師的高效教學和學生的有效學習。
在初中英語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創新教學模式,以小組合作教學為基本出發點,不斷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靜,惠敏.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的現狀調查[D].山東師范大學,2013.
[2]龐萍.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中學生英語,20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