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旭華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農村的青壯年勞動力大量涌入城市務工,將子女寄養在父母或者親友家中,產生了我國一大社會難題“留守兒童”。留守兒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監管和照顧,很容易出現家庭教育真空、親情缺失、人身安全隱患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根據實際教學中的經驗談談看法,望拋磚引玉。
關鍵詞:初中教學;留守兒童;教學管理
“留守兒童”是現代社會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進城務工帶來的副產品,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將一直存在。學校作為留守兒童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場所,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有著重要責任,學校和教師應當承擔起對留守兒童進行教育管理的重任,用愛為留守兒童撐起一片藍天,讓祖國的未來茁壯成長。
一、留守兒童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在筆者執教的學校中,有很大一部分學生都是留守兒童,這些留守兒童大都是寄宿在學校,教師除了要教授留守兒童文化課知識,還要負責管理留守兒童的日常生活。但是在現階段的教學中,很多教師為了能夠有效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往往忽視了對留守兒童日常生活的管理,對于留守兒童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不能夠及時解決,導致很多留守兒童因為家庭、社會的原因而輟學,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2.留守兒童正處于心理發育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他們需要關懷和引導,但是父母不在身邊,父母無法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上的輔導,而祖輩往往文化程度不高,在對留守兒童的教育上缺乏認識。由于家庭教育的長期缺乏,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不能夠及時得到疏解,使得留守兒童心理發展不健康。留守兒童長時間和父母分居兩地,缺乏與父母的溝通交流,一些留守兒童的家庭條件差,留守兒童回家后要做大量家務,往往沒有時間學習。
3.大多數留守兒童的學習積極性差,學習成績普遍不高。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是留守兒童缺少家長的監督,課余時間不能夠自主進行文化知識的學習,他們需要家長的有效監督,才能主動完成學習任務。但是留守兒童在放學回家后,因為其祖輩的文化程度不高,很難對留守兒童的學習進行指導和監督,導致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得不到提高。
二、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教師有什么樣的專業素養就會有什么樣的教育教學,并最終給留守兒童帶來相應的影響。因此,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對于留守兒童的教學管理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通過不斷學習和深造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以適應現階段在留守兒童教學管理中不斷出現的新狀況。在平時的教學管理中,教師應當融入留守兒童中,俯下身來和留守兒童進行溝通交流,讓留守兒童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懷,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以彌補親子關系缺失對留守兒童產生的影響。針對留守兒童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出現的問題,教師應當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對留守兒童定期進行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并開展心理咨詢、輔導的工作,幫助留守兒童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幫助他們健康成長;依托教師所教授的課程,開展對留守兒童的學習和思想具有促進作用的娛樂活動,成立各種興趣小組,引導留守兒童積極參與進來,彌補留守兒童節假日期間的教育真空期。
全日制的寄宿學校可以兼顧留守兒童的學習和生活,更加有利于對留守兒童進行教學管理。在學校可以設立專職的留守兒童管理教師,負責對住校留守兒童生活思想狀態的管理和收集,及時發現留守兒童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予以解決,幫助留守兒童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學校對于家庭貧困的留守兒童應當給予一定資助,通過這種完善的教學管理機制能夠有效降低留守兒童的輟學率。
三、采用鼓勵教學,幫助留守兒童樹立自信心
教師鼓勵是留守兒童進步的動力,出現錯誤時教師大都會對留守兒童進行批評教育,教師希望通過嚴厲的批評讓留守兒童看到自己的錯誤,并能夠引以為戒,避免下次再出現錯誤。但是教師的批評很容易使留守兒童的自尊心受傷,挫傷留守兒童的學習積極性,使留守兒童對教師出現畏懼、怨恨的心理,逐漸疏遠和教師之間的距離,致使教師的教學達不到預期教學目標,嚴重影響留守兒童的教學管理質量。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摒棄傳統教學中訓斥、批評的教學方法,采用鼓勵教學的方法,留守兒童在學習中出現錯誤后,教師應當審視留守兒童出現錯誤的原因,與留守兒童進行單獨談話,表揚用喇叭,批評用談話,充分保護留守兒童的自尊心,讓留守兒童看到教師的良苦用心。
總之,“少年強則國強”,留守兒童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對于他們的教育要符合我國素質教育和“科教興國”的戰略方針。社會各方面應當共同努力,共同關注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管理,為留守兒童撐起一片藍天。
參考文獻:
[1]尉成濤.用責任心做好教學管理工作[J].新課程(中學),2015(10).
[2]陳翠萍.關于農村留守兒童工作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