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
摘 要:伴隨信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各種高速資訊化平臺不斷涌現,成為了當下最受人們青睞的交互手段。借助互聯網平臺,人們可以實現各種源自生活,以及工作上的需求,滿足大眾日常信息交接的需要。而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舊式的檔案工作模式逐漸不適合于目前的發展方向,檔案工作將面臨更大的機遇和挑戰。為此,基層干部以及有關部門,需要加大力度進行改革,積極迎合互聯網潮流,緊抓發展核心,將檔案工作推進到適宜的區間之中。促使檔案工作在現代化,高效快捷的環境下發展,并實現互聯網檔案業務,為提升經濟實力,開展良好的社會服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互聯網+;檔案;社會服務;應對策略;探索
傳統的檔案工作,較之現階段的業務模式要復雜一些,且整合難度也相對困難。隨著科技實力的提高,互聯網為大眾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支架,有效的推動了各行各業的發展。而我們所說的“互聯網+”又是什么呢?實際上,所謂的“互聯網+”就是指,借助互聯網為支架,通過信息技術,對經濟及社會相關的資訊進行推廣,應用以及滲透。“互聯網+”的出現,意味著新的生產模式,活動方式以及社會治理體系的出現,是新時期,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互聯網+”在時下,已經不可避免的出現在各個行業之中,發揮出強大的作用。基于這種大環境的互聯網運行氛圍,基層檔案部門更應該加大力度進行整頓,積極適應互聯網思潮,先一步掌握主導權,避免落后于社會發展的步伐。盡最大可能的,借助網絡媒介,發揮出檔案的應有的經濟價值,以及社會價值。通過“互聯網+”以及檔案的優勢,推進“互聯網+”的發展,并緩和我國檔案工作的相關內容。
1 “互聯網+”與“檔案”的現代化轉型,打破了傳統局限
由于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在所難的是,傳統的運行條件并沒有為檔案工作提供更加優秀的發展素材,且發展速度及普及范圍不夠寬泛。這樣也限制了當時的檔案工作的進程。而隨著經濟時代的到來,高新技術的融合,現時,“互聯網+”模式下的“檔案”服務,更加經得起挑戰與磨礪。傳統檔案管理所面臨的挑戰可以說是巨大的,如果不能夠擺正立場,結合新的素材進行發展,順應潮流的話,很容易造成檔案管理活動的堵塞。不利于現代化檔案管理工作的進步。由此,實現檔案管理思想的現代化樣式,需要利用信息技術以及互聯網的加持,賦予其更加完善的技術支持,配備良性的且新型的工作理念及運營方式。
其次,轉變傳統的檔案保管方式。舊式的檔案記錄通常以紙張為載體,依靠人手記錄,以及各種錄音文件等,儲存需要占用更多的空間,而且查閱起來相當繁雜。同時由于紙張經過歲月的磨蝕后,會出現老化的問題,造成檔案保管成本增大,管理難度不斷提升,影響了檔案管理的工作成效。這種陳舊的管理模式明顯不適用于現代社會,所以,假設將檔案以數字化電子儲存的方式進行記錄的話,可以大大的降低信息的儲存空間占用率,同時還可以實現更久遠的存放。
此外,為了符合新時期檔案現代化管理的目的,實現檔案利用方式的轉型也十分必要。當今檔案利用方式,開始由單一向多元化方向發展。閉鎖的管理方式已經不再適合用于檔案市場的運營。面向大眾,且與社會接軌的檔案服務,顯然更迎合廣泛群眾的訴求。答案管理信息平臺的建立,可以經由局域網、互聯網以及政務網頁等提供支持,這樣也可以驅動檔案資料的查閱更加便捷高效。借助計算機審查,可以在搜查檔案信息時,更加快捷。利用電子檔案替代傳統的紙制檔案,避免紙張在反復的查閱工程中出現損壞,可以保護到檔案原件。同時還可以提高辦事效率,降低人工檢索的時間,緩和了工作壓力,并且使檔案的利用不再受孤本限制。現如今,檔案利用方式的轉變,進一步促進了有關部門的辦事速度,并且提升了檔案服務的整體質量,是公眾及社會對檔案信息快速傳遞,及高度共享的最真實的訴求。
2 進行“互聯網+檔案”的推進工作,將會遭遇到的困難
第一點是,由于對于檔案信息建設的認知度不充分所造成的阻隔。目前,還有一部分人對于“互聯網+檔案”的認知停留在紙質存放層面上,對于互聯網形式下的檔案服務,單純以為是人工檢索的一環。對于如何使用移動檔案,怎樣借助互諒網進行檔案服務一概不知,遠遠達不到“互聯網+檔案”工作的建設需求。
第二點是,檔案工作者的服務意識及工作素養有待提高。信息時代的到來,也意味著檔案工作面臨著新的任務,這個局面對于傳統的檔案工作人員而言,具有新的發展要求。檔案管理的欄目越來越多,愈來愈復雜,如果不運用專業的技術進行輔助,光靠人手、人腦的記憶,是無法追上發展的腳步的。欠缺相關網絡運營知識及技能,無法接受系統性的培訓,信息技術掌控能力不足,這些都將會影響到“互聯網+檔案”服務理念的構建。導致相關工作隊伍無法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造成更大的工作壓力。
第三點是,檔案信息化基礎服務的建設力度不足。受到傳統觀念的制約,很多時候,部分檔案部門對于各種電子文件的收接和管理投入心力并不高。由于有價值的電子文件沒有被保存,而經費投入也相對不足,面對膨脹的信息化電子文件,將會越加堵塞檔案服務體系的發展。缺乏統一的電子檔案管理方式及其運營框架,最終無法滿足新時期人們對于電子檔案使用的需要。
第四點,檔案的線上保存安全系數不夠高。網絡時代既為人們帶來了便利,同時也暴露了不少問題。由于互聯網文件材料容易被篡改,出現泄漏等,所以存放于網絡世界中的各種檔案信息,也存在重大的安全隱患。現在,利用各種網絡病毒,或者黑客的攻擊,都會對加密狀態下的檔案欄目造成或大或小的沖擊。由此,線上檔案的安全管理正面臨著重大的挑戰。
3 應對“互聯網+檔案”模式下各種矛盾的化解措施
首先,需要通過互聯網檔案基礎業務建設力度的加強來化解問題。在運用互聯網平臺時,一方面要整合各種資訊,同時也要懂得分辨有價值和冗余的部分。保留優秀的內容,摒棄不必要的信息。基層檔案部門需要極強互諒網思維,積極且主動的將檔案工作融合到互聯網中。增強數字化硬件的開發及建設力度。進行專業的職能培訓,提高服務人員的整體素養。改善工作環境,提供有價值的技術。通過移動客戶端進行推廣,增加網頁資訊傳播力度。拓展檔案征集渠道,做好多維的檔案載體資料歸檔。充實檔案數據庫,充分研發利用檔案資源,積極開發精品檔案,打造穩定的、資源豐富、形式多樣的互聯網檔案數據庫。為公眾提供良好的服務。
其次,提高互聯網檔案工作的制度保障。作為一項基礎工作,檔案工作可以說在地區發展過程中起著相當大的作用。為了強化各單位部門的檔案管理力度,深化全局意識,盡可能的結合地區及單位實際,制定相關的互聯網管理欄目,規范工作要求,嚴格按照規定行事。
再有就是加強基層人員的培訓。促進相關工作職能能夠提高服務技能。可以通過專題講座,現場研討等方式,盡可能的提升檔案人員的綜合素質。除此之外,增強互聯網檔案的安全管理機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步。要注重對電子檔案的安全防護,避免信息泄露,提高電子檔案的監管力度。明確電子檔案的密保細則。強化各個環節的監督實效。定期進行安全檢測,避免出現系統故障,影響日常運作。
參考文獻
[1] 何精華.網絡空間的政府治理前沿問題研究[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8):123-125
[2] 古偉中.加強互聯網管理 優化網絡環境[J].中國電信業,2006(8):33-34
[3]張志安、曹艷輝:《政務微博和政務微信:傳承與協同》,《新聞與寫作》,2012年第12期,第57頁。
[4]張建松:《政務微信的社會影響與傳播策略研究》,《新媒體》,2015年第51期,第69~71頁。
[5]鮑宗豪、宋貴倫:《重視大數據時代的社會治理創新》,《紅旗文稿》,2014年第11期,第30~3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