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鴻輝
“師生互動”在高中數學學習中的實踐與思考
文/黃鴻輝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廣,我國目前的教學方式有較大的改變,不僅提高了教學效率,更明顯增加了教學效果。高中數學的教學一直受到關注,通過“師生互動”的模式來改進教學模式越來越得到重視。本文對這一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詳細分析。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與學生不應是傳授者與接受者的關系,而是應當形成一種良性的互動關系。老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保持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思考,實現“師生互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高中數學課堂中,老師要為學生創造獨立思考、提出問題、相互交流的條件,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高中階段,這種教學模式對于學生學習數學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它不僅讓學生學習數學的理論知識,更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形成一種邏輯思考能力。一方面,課堂上師生互動可以提高老師教學的效率。學生參與老師的教課過程,既可以營造較好的課堂氛圍,也可以讓老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對教學計劃進行適當調整。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強教學效果。學生在課堂上聽課既是一個接受知識的過程,也是一個形成自我對數學思考的過程,老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將學習的知識轉化為一種思維和能力,增強這種教學模式下數學的教學效果。
“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相比較傳統的教學方法更加有效,是一種改善學生學習和思考的途徑,這需要老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交流和互動,需要老師應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
2.1 設定教學目標,注重教學方式
教課前老師要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堅持講授與引導相結合的教學方式,目的不僅是讓學生學習一些數學的基礎理論知識,更是要激發學生的思考以及與之前學習過的知識之間的聯系。
教學案例一:函數與方程
問題一(老師):同學們初中已經初步接觸到了函數和方程,我們高中數學中的這部分內容是對初中知識的提升,那么同學們可以說一下函數的定義嗎?
互動一(學生):在一個變化過程中,假設有兩個變量x、y,如果對于任意一個x都有唯一確定的一個y和它對應,那么就稱x是自變量,y是x的函數。x的取值范圍叫做這個函數的定義域,相應y的取值范圍叫做函數的值域。
問題二(老師):嗯,那函數又有哪些特點呢?
互動二(學生):函數有四個特性:有界性、單調性、奇偶性和周期性。
【點評1】在中學數學的課堂中,結合學生之前學過的知識,加深對現在知識的理解。通過階梯式的問答設置,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2.2 創設情境教學,引導學生思考
很多學生學習數學時覺得枯燥,因為數學中有大量的公式、理論推導等再加上學習數學本來就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會形成一種對數學的抗拒思想,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一定的方法逐漸改變學生的固有思想。老師在講課時可以適當制造與知識相關的情景,增強提問方法的靈活性和趣味性,減輕學生對問題的理解難度,讓問題變得易懂,逐步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參與課堂教學。
教學案例二:函數的單調性問題
問題一(老師):函數的單調性的定義是什么?
互動一(老師、學生)
學生:單調性也叫做增減性,當函數 f(x)的自變量在其定義區間內增大(或減小)時,函數值f(x)也隨著增大(或減小),則稱該函數為在該區間上具有單調性。
老師:這個定義清楚明確的告訴我們函數的單調性,那么我們可以運用定義判斷一些簡單的函數的單調性。
互動二(老師、學生)
老師:那么y=x2+1這個函數的單調性呢?
學生:在(-∞,0)單調遞減,在(0,+∞)單調遞增。
老師:那它的最值可以判斷出來嗎?
學生:函數先減后增,根據函數圖像知道在0點取得最小值,沒有最大值。
老師:函數圖像的變化規律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同時圖像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那同學可以舉幾個例子嗎?
學生:一個城市一天的氣溫變化、股票價格的浮動、心電圖等。
【點評2】以師生之間的互動為教學的主要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同時,結合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增加學生對知識的認知。
2.3 豐富教學手段,活躍課堂氛圍
當前,新課改要求創新教學方式,對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老師應根據當前教學情況適當改進教學方法。一方面,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可以大大改善課堂氛圍,學生與老師保持較好的互動,營造課堂的學術研究氛圍;另一方面,新的教學方法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改變學生對于數學的片面認知,讓學生更加主動學習,主動探究,更有效掌握課堂知識,提高教學效果。
從目前我國中學的教學情況來看,教學模式尚存在一些問題,還有一定的改進空間。學生習慣老師在課堂上被動接受,老師習慣獨自講,使得學生沒有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老師要改變教學方式,并要注意一定的問題,比如要考慮到設置的問題是否合理,要具有漸進性和引導性等。高中數學課程講授要注重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各種數學模型,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認知度,形成對數學問題的思維方式,不斷深入探究,注重學生的自我評價,處理好課堂中老師與學生的關系,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
隨著當前我國對于新一代人才的需求以及當前教育環境的變化,傳統的中學教學模式要發生較大的改變,培養有知識、有能力、有思維的人才,這就要求對教學方式進行不斷完善。教學內容與時俱進,教學方式豐富多樣,不僅傳授知識,更要傳遞學習思維,形成老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良好互動,增強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福建省詔安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