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琳
(山西臨汾鄉寧縣第三中學)
摘要:音樂欣賞課是高中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在音樂欣賞課中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方法,可以采用講授法、體驗法、直觀法等提高音樂欣賞課的有效性。
關鍵詞:審美;講授;直觀;體驗;欣賞
音樂欣賞課是高中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的音樂興趣,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和手段。音樂作為一門聽覺的藝術,它不僅調節學生的情緒和學習的緊張節奏、陶冶學生的情操;同時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智力、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質的培養,有著其它課程不可替代的功能。音樂欣賞課作為音樂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些方面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下面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談幾點對高中音樂欣賞課教學的認識。
音樂欣賞課在高中素質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一是可以調節學生生活。高中階段的文化學習是很繁重的,尤其是高中三年級的學生,不僅在學習上有壓力,在精神上也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在學習之余,他們可以通過聽音樂來舒緩緊張的學習節奏,調節疲勞的神經,減少心理壓力。因為,聽音樂能使人愉快,心曠神怡,得到美的享受。而且,科學證明當悅耳的音樂通過聽覺器官傳入大腦皮層以后,優美的旋律能刺激神經系統,隨著感情的變化,使人精神愉快,情緒振奮,同時起到加強血液循環,增加內分泌,促進消化,解除疲勞的作用。 二是可以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的培養。對學生思想道德的培養并不是只有思想道德課之類的文化政治課才能發揮作用,音樂同樣能夠起到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的作用。在音樂課還沒有得到中學教育重視的時期,中學教育中就把音樂教育作為思想道德教育的輔助手段,可見音樂對學生思想道德的培養作用非淺。從音樂欣賞本身來看,音樂欣賞對學生思想道德的培養確實發揮著重要作用,優美高尚的音樂,有著潛移默化的高尚情操,聲情并茂的音樂藝術是塑造中學生靈魂的有力手段,對中學生的精神起著激勵、凈化、升華的作用,能逐漸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培養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三是有助于學生情感的培養。 在音樂教育活動中,極其注重培養中學生的情意素質,使學生的品格和個性得到健康和諧的發展。音樂教育中,音樂欣賞能使學生通過對音樂作品的賞析過程,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展開無限的想象和聯想,獲得音樂所能表現的思想和意境,獲得情感的陶冶和培養。四是有利于學生智力素質的提高。 音樂和其它文化一樣,對學生的智力發展也起到重要作用。其中,音樂欣賞使學生在提高音樂素養的基礎,提高學生的理解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訓練學生“音樂的耳朵”,使其能聽懂音樂,感受音樂的美,開闊學生的視野,獲得和追求美好事物。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更有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為培養學生的智能素質打好基礎。
由此可見音樂欣賞對高中生的成長作用不可忽視,要使音樂欣賞課在高中素質教育中充分發揮其作用,我們就必須上好音樂欣賞課,研究怎樣上好高中音樂欣賞課。
在音樂欣賞課中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方法。 課堂教學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教學方法的選擇,一方面是教師的教法的選擇,另一方面是學生學法的選擇。所以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在音樂欣賞課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對象決定了教學方法的選擇。值得注意的是,音樂欣賞課教學方法的選擇一定要與音樂學科特點相適應,音樂欣賞課不同于其他一般的學科,要依據學科教育活動的目的、任務來決定教學方法。同時,欣賞課教學不一定全部采用欣賞法,我們還可以才用詩、文、畫等多種手段促使學生展開想象和聯想。分析比較法和分析綜合法也要貫穿著在音樂欣賞課的教學全過程。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要使學生更好更完美地鑒賞作品,最為關鍵的就是盡力依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知識能力,精心設計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我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做了如下嘗試:
講授法: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教學方法,是一種簡便易行且為多數音樂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其優點是使音樂教師有較充分的主動性,易于把握所傳遞的音樂知識及音樂常識,使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得較多的系統連貫的知識。例如: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這是一部結構復雜,意蘊深刻,有一定份量的作品。欣賞時,可運用講授法,講述作品標題的由來,講解變奏曲式及主題音樂等。這些內容都將對學生理解把握整部作品起到引導、啟發和鋪墊的作用,同時也為他們欣賞作品做好了心理和基礎知識上的準備,許多難點要點在欣賞中也會迎刃而解。其他如欣賞交響樂、管弦樂等,也應該先向學生介紹一些有關欣賞的基本知識。如對交響樂隊的樂器、編制及位置編排和曲式結構都要有一個大概了解。
直觀法:直觀法是教師展示實物、圖片或利用電化教具等手段的一種教學方法。直觀法能使學生獲得具體、生動、真實的感性認識,對提高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發展觀察力和思維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欣賞《牧歌》輔之以蒙古大草原的幻燈片;欣賞《動物狂歡節》輔之以被描寫動物的錄像資料。通過形象、直觀的畫面,加深了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和理解。直觀法如同講授法結合,效果就更佳。如欣賞《伏爾加船夫曲》,在出示列賓的油畫《伏爾加纖夫》后,再配以教師聲情并茂的講述:天空晴朗,在遼闊的伏爾加河上,有一群衣衫襤褸、胸前套著纖索的纖夫,用整個身心負著沉重的貨船前行,沙灘上留下一串串的腳印,前面的路程仿佛永遠沒有盡頭……面對油畫的學生,經過老師的介紹,感到十分貼近,有了學習興趣。
體驗法: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聲音的藝術。體驗法就是教師培養學生有敏銳的音樂聽覺并巧妙地引導學生參與到音樂中去的教學方法。在參與過程中讓學生感受、想象、理解、再現音樂形象。如當聽到柔和流暢的琴場,能聯想到清澈的小溪;聽到婉轉悠揚的短笛,能聯想起清晨的山谷等。體驗法教學不僅能使學生動身、動腦,還可以動口(唱)、動手(奏)。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欣賞中,先讓學生反復聽辯樂曲中的結構,熟悉樂曲的主題,理解樂曲集中表現人民軍隊豪邁雄壯的軍威,具有一往無前的戰斗風格和摧枯拉朽的強大力量的情感特點。接著讓學生唱唱樂曲的旋律。最后讓銅管樂隊的學生為樂曲伴奏,既豐富了教學內容,又調動了學生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