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明 葉穎俊 陳慧 王雪婷
【摘 要】以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藥學系在探索產教融合的道路中與愛心大藥房有限公司的合作實踐為例,摸索出適應高職高專藥學教育與社會藥房產教融合辦學理念及機制,為促進學校藥學專業的建設與發展,同時為社會藥房輸送合格人才,促進社會藥房穩步發展,為專科藥學專業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藥學專業;產教融合;社會藥房;人才培養
2013年教育部魯昕副部長提出“提高行業指導能力,深入推進產教融合,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中西部地區的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發展,比發達地區要滯后[1]。其主要表現為受地方經濟影響,整體資金投入不足;產業、行業及企業與職業教育之間缺乏良性互動和互利共生的聯系;地方政府及部分院校管理層在辦學理念上也有差距。這些問題也是困擾廣大高職高專院校藥學專業發展的問題,在調研其他院校與企業合作交流的基礎上,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結合學校實際情況,以體制機制改革為切入點和著力點,以此提出了符合藥學專業及當地實際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理念,并在實踐中取得較好的成績,現做以下報告。
1 轉變觀念,主動對接社會藥房
近年來社會藥房發展迅猛,以上饒為例,市區范圍內基本上平均間隔不到百米就有一家藥店。社會藥房吸納了大量就業,也為藥學專業的學生提供了見習、實習及就業的平臺。藥學系根據這一現狀,主動轉變辦學觀念和發展策略,不再等政策、等幫扶,不再閉門造車空想發展,要主動與上饒的社會藥房接洽聯系合作,并綜合分析論證,選擇地方知名的社會藥房,因此我們選擇它作為合作人才培養產教融合的模板企業,探索合作模式,為藥學專業與其他社會藥房合作提供參考。
2 取長補短,積極尋找行業合作項目
2.1 合作成立“愛心班”合作辦學
以藥學專業非行政班的形式組成“愛心班”,以我校2014級大專藥學專業、2014級大專藥物制劑技術專業及2012級高職藥劑專業學生自愿為原則成立。藥房定期不定期開展講座、見習及拓展等活動,在授課期間更加注重與學生的交流,探討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并以成績為主要考核點,結合綜合表現,對于表現突出的同學愛心藥房提供一定數量金額的獎學金,以及為其優先安排實習崗位等方式鼓勵同學們積極進取,為社會培養藥學人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2 為教師再學習提供平臺
隨著醫改的不斷深入,社會資本參與下,社會藥房不斷發展,同時也吸納了大量藥學專業人才,其中尤以高職高專層次藥學畢業生為主。這對高職高專藥學人才培養提出新要求,而專業教師也提出了新要求。學校認識到變化隨之做出決策,即與社會藥房合作,開展師資培訓,由愛心藥房提供崗位平臺,藥學系專業教師利用寒暑假時間到愛心藥房進修學習,加強師資。校企結合教學模式主要表現在:院校與企業緊密合作,以培養學生全面素質、綜合能力和就業競爭力為重點。教師把從社會藥房進修學習到的內容應用于教學過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縮短學生進入工作崗位的適應期[2]。
2.3 藥學系擬成立藥學專業委員會
社會藥房在銷售及GSP實踐等方面有優勢,可以提供藥學專業委員會有關專業的委員。擬以企業的崗位需求和職業標準為依據,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確定培養目標。社會藥房等企業專家協助學校完成《藥品經營與管理》等教學計劃。根據實際工作任務、工作過程和工作情境組織課程。形成以任務為引領的現代職業教育課程體系。解決理論與實際關聯不夠,學科性課程多,教學內容相對滯后。學習內容繁多且沒有重心并與執業能力要求結合不夠緊密等一系列問題。并擬開展相關教改課題及社會藥房發展建設方面的課題科研合作。
3 建立合作定期研討協商機制
在藥學系網絡信息平臺開放人才培養的反饋信息窗口,并建立微信群、QQ群搜集社,方便收集相關信息。藥學系定期對社會藥房反饋的信息進行調查,每月由專業帶頭人匯總、整理、分析后反饋至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藥房高層管理人員、技術專家與本專業教師每年召開人才培養方案研討會,分析本專業相關的新崗位和新要求,協商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調整專業人才培養規格,確定專業課程體系并遴選課程內容。
4 針對藥學專業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培訓方法
4.1 針對處方調劑培訓方法
在學生實習前,開設校內仿真藥房實驗,可舉行處方調劑比賽及進行考核,以幫助學生鞏固實訓內容。社會藥房,主要供學生進行崗位見習使用,能讓學生親身感受崗位環境,學習處方知識,學生能將理論聯系實際,而理論聯系實際是學生記憶深刻的首要條件,一個處方,不僅能夠體現學生的專業能力,還能為將來更好地適應畢業實習,以及未來藥房處方調劑相關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4.2 針對藥品擺放培訓方法
在校期間,學校可以通過仿真教學,讓學生學習藥品的擺放次序,依據等,實習前,開設專題講座,邀請社會藥房的專業人員為學生鞏固藥品擺放依據,講座后到再返回到校內的仿真藥房進行訓練[3]。
4.3 針對溝通技巧培訓方法
可邀請在社會藥房工作的藥學專業人員開專題講座,給學生講授與顧客溝通時常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同時可以舉行真實的情境模擬訓練,例如沒有課程安排的時候,可以派學生到各大藥房進行見習,在見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學會如何與患者溝通。針對藥學職業道德,實習前開設專題講座進行職業道德教育,講座后同學們討論哪些行為是不符合職業道德的行為[4]。
5 結語
與社會藥房的合作實踐證明,與社會藥房的產教融合運行機制可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而且對社會藥房的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藥學系與社會藥房合作人才培養產教融合為學校藥學專業人才培養提供有力支撐,同時也是為醫藥行業企業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通過合作,可以為藥品零售行業進行新員工和專業技術人員轉崗培訓。藥學專業與社會藥房的產教融合,更應該將項目融入到地方發展中去,尋找到學校和社會藥房的利益結合點,這樣才能突破產教融合的瓶頸,做到助跑地方經濟促進衛生職業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建明,葉錫勇,馮亞平.破解產教融合瓶頸促進衛生職業教育發展[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14):12-15.
[2]陳雙秀,李正標,湯君燕.高職院校產教融合運行機制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15):17-19.
[3]周越菡.以社會藥房藥學服務為目標的藥學實習前強化訓練內容與方法探討[J].學園,2013,34(5):46-47.
[4]陳旭,陽素娥,彭惠,等.校企合作聯合培養高職藥學(社會藥房方向)“藥學服務”應用型人才的研究與實踐[J].時代教育,2008,5(5):85-86.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