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

摘 要: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成績雖然不是對高校整個教學過程和教學全貌的評價,但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學成果,很多高校將四級考試成績與學位證書掛鉤,作為水平考試,其也是檢測英語水平的一種方式,大學英語課程改革是高校管理的一種必然趨勢。
關鍵詞: 大學英語 四級考試 學習能力 改革成效
一、引言
大學英語課程是高校非英語專業大學生一門重要的必修課程,其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使他們在今后的工作和社會交往中用英語有效地進行溝通和交流。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目的在于準確地衡量我國在校大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為實現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目標發揮積極作用。
根據教育部新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南”精神和“強外語”特色,需要重新思考和定位大學英語課程教學,合理設計通用英語、專門用途英語和跨文化交際英語課程的學時比例;進一步深化“任務型”教學法,激勵學生增加語言的輸入和輸出,使大學英語教學真正為專業服務。
二、改革措施
1.非外語專業大學英語課程設置
大學英語教學以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為終極目標,因而,在大學一年級階段,每周8節英語課,開設“大學英語”(6節)、“英語視聽說”(2節),使學生鞏固英語基礎知識,增加四級詞匯量。第一、二學期內學完4冊大學英語教材,這就需要增加學生在課內外的語言輸入和輸出量。學完大學一年級所有英語課程后,學生將參加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
在原有大學英語拓展課程系列的基礎上增設多種課程模塊,使大學英語教學與專業教學緊密交叉融合,為學生在學習專業英語課程前儲備與其專業相關的英語話語知識。在課程安排上,開設商務類、金融類、管理類、計算機類等專門用途英語課程,凸顯大學英語的工具性;同時,開設跨文化交際等人文類課程,使學生進一步提升個人修養,增強跨文化交際能力。在課時安排上,學生第三、四學期分別選擇一門專門用途、跨文化交際英語課程,每門周課時為2學時,共計64學時。在第五、六學期開設英語口語,讓學生臨近畢業時接觸外教,提高口語能力,同時為參加校內的聽說測試做準備。
2.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
在大學英語教學層面,教師需明確每門課程的教學重點,根據教學的著眼點展開教學活動。一年級的“大學英語”為綜合基礎課程,增加鞏固學生的詞匯,激勵學生在用中學、學中用,重點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能力并為參加四級考試做準備。“英語視聽說”課程,我們擬要求學生課前自主聽,課堂就內容進行討論,同時增加四級考試的聽力練習?!按髮W英語”期末考試涵蓋對學生英語聽力、寫作、詞匯、閱讀、翻譯等方面的考查,不劃定范圍,全面考查學生對教材的掌握情況?!坝⒄Z口語”放在第三學年,必須對外教有所要求,布置作業、小測、登記平時成績、考勤等一樣不能少。除了通用英語課程的教學外,在專門用途英語和跨文化交際英語課程中全面實施“任務型”教學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為目標。
為進一步增強學生對日常英語學習的意識,提高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加大平時成績的比例:平時成績占70%(其中10%為學生的英語演講能力),期末成績占30%,以此激勵學生重視學習過程。設立英語聽說水平測試制度,在大四上學期進行,所有學生必須參加,分為優秀、合格和不合格,并以此作為評優評獎的依據。這一舉措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促進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提高。
3.實踐教學活動安排
大學英語教學部每學期定期開展非競賽類大學英語實踐教學活動,旨在建設英語校園,使學生每天都有機會使用英語,多與外教接觸,培養外語思維,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提高英語綜合應用能力。開設英語語音診斷室(每周開放)、英語時空室(每兩周一場次)、全英語講座(每兩周一場次)、南國英語讀書分享會(每月一場次)、英語調頻臺(周一至周五),并校內編輯出版英語刊物“南國大學英語”(每學期兩期)。充分利用學校的外教資源,鼓勵中籍教師給予學生盡可能多的指導,使其能隨時隨地說英語。
每學期開展三四項競賽類活動,如聽力比賽、閱讀比賽、寫作比賽、筆譯比賽、背誦比賽、演講比賽、辯論賽、商務英語競賽等。結合所開設的課程特點與門類,進一步為不同教學對象,有針對性地開展競賽類活動,并將之建設為品牌活動,使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活動緊密融合,充分體現學以致用的效果。通過校內競賽,選拔學生進行英語技能專項培訓,為參加校外重點賽事如“外研社杯”演講比賽、嶺南杯寫作比賽等儲備人才,并做好比賽準備。
三、改革成效
1.四級成績數據
以上數據顯示,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通過率逐年上升,大學英語改革成效顯著。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根據班級特點,結合全國大學英語四級題型改革,推動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英語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在課堂中,對于大學英語四級聽說讀寫方面采用了針對性的教學方式,指導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大學英語課程第一學年,從12學時增至16學時,讓學生積累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增加四級詞匯量。
2.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是影響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是高質量教學活動的保證。學校2014年大學英語教師32人,其中碩士學歷27人,本科學歷5人,因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需要,到2016年,大學英語教師36人,其中博士1人,碩士學歷33人,本科學歷2人,教師的學歷結構和教師配置都有所提高。為了適應改革,教師們利用業余時間學習商務類、金融類、管理類、計算機類等專門用途英語課程知識,利用假期提前備課,積極向“雙師型”教師靠攏,深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3.學生獲獎情況
學生的英語成績凸顯了英語綜合能力,自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以來,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穩步上升,學生在聽說讀寫技能方面進步很快,各類“外研社杯”演講比賽,“外研社杯”閱讀比賽、全國英語演講比賽、嶺南杯英語寫作比賽等,學生踴躍報名,并且成績突出,從2014年參賽獲獎人數4人次,到2016年參賽獲獎人數至8人次。如2016年5月,我校學生獲“外研社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網絡賽區一等獎;2016年12月,我校2名學生分別獲得第七屆全國外語院校大學外語教學協作理事會暨全國外語院校大學英語演講比賽二等獎和三等獎;2016年12月,我校3名學生分別獲廣東省第四屆嶺南杯“海之夢,絲之路”英語寫作技能大賽二等獎、三等獎和優勝獎。
四、結語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成績是衡量學生英語能力的標尺,能夠比較客觀地反映大學生的英語水平,是促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動力。在現階段社會對于人才需求高標準、嚴要求的大環境下,大學英語課程教學學時與學生的四級通過率不成正比,大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有待提高,更新教學理念,提高教師素質,加強教學管理,促進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和教師角色的轉變,使學生學以致用,學以明智,學以專攻,培養學生應具有在工作中使用英語的能力,同時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和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耿麗梅.我校近三年大學英語四級成績的分析及教學啟示[J].景德鎮高專學報,2011(09).
[2]董連忠.英語四級考試成績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啟示[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10(10).
[3]教育部考試中心評價處.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利用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數據為大學英語教學提高服務評價的探索[J].學術前沿,2009(01).
[4]李俊青.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題型與大學英語教學改革[J].集寧師范學院學報,2014(10).
經費來源: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3年度研究項目立項: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題型調整(2013年)對大學英語教學反撥效應的實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