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廣榮
摘要:初中物理作為一門重要學科,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應注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物理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本文首先對目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并對提高其課堂教學效率提出了幾點改進策略,以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提高路徑
引言
物理是中學階段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科,對初中生來說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這就需要教師結合時代的發展趨勢和特點,轉變物理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更好地培養出符合時代發展的人才夯實基礎。下面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進行探討,希望對物理教學者具有一定的幫助。
一、1當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問題分析
1、重理論,輕實踐
目前,初中物理教學缺乏現代化的教學理念,過分注重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對其實踐應用的程度偏差,導致學生高分、低能的問題依然嚴重。雖然現在的中學物理教材內增添了很多與學生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實踐運用方面的內容,但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的還是物理基本概念的講述,而學生多是“死記硬背”,學生們對這些公式的理解也基本上是通過題海戰術,這些方式嚴重影響了學生學以致用,也極大地限制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揮。另外,物理學科的實驗是重要環節,但部分教師將是實驗課變成了講解課,學生動手實踐操作的機會少之又少,無法提高學生的對本學科的探究能力,難以全面理解物理知識,難以透過現象發現其本質,造成理論與實踐相脫節。
2、缺乏先進的課堂教學方式
目前,物理課堂教學大多是教師講,學生聽,但學生的注意力經過30分鐘后會大大下降,如果教師依然在滔滔不絕的講解知識點,就像某位專家所說:“學生們是在受到教師念咒語般的折磨”,這樣的學習效率是不會高的。在此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專注也只是局限在思維層面的知識理解,無法自主、創新的去學習知識,限制了學生創新思維與能力的發展[1]。此外,物理實驗課的教學模式單一、陳舊。一般開展物理實驗教學都是一個班的學生在同樣的時間里用同樣的儀器、同樣的方法做同一個實驗,規定要在下課前做完,得出同一個結論,學生自主思考的時間極少;這種情況在以小組形式的實驗中更為明顯,甚至有的小組成員都沒有觀察實驗,更不用說思考了,這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發散思維,降低了學習物理知識的動力。
3、教學目標不明確
例如,在開展物理實驗課之前,教師并沒有去明確應讓學生觀察哪些現象、思考哪些問題,通過一系列的實驗之后,得到的實驗結果無法與本節課的知識點結合起來。同時,雖然制定了一定的教學目標,但教師卻無法達到,有的教師擁有數十年的教學經驗,接收新的班級后沒有分析其特點,就沿用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照搬照套的教學方法不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路徑分析
1、激發學生興趣,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
學習興趣是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的核心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可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觀念,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可以在快樂中學習、以學習為快樂,保障學生強大的內在學習動力,提高整個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在理論知識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帶有較強的學習欲望去進行物理知識的學習,可以使物理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課堂的實驗教學方面,教師應該設置學習懸念,對物理實驗進行精心的設計,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剛開始進行物理教學時,先不要急于教授知識,可以先進行幾個有趣的物理實驗,如光的折射、小孔成像等,使學生充分認識物理的神奇和趣味,讓學生在觀察、描述、嘗試以及思考物理實驗現象的同時,進一步培養學生接下來學習物理的強烈興趣。
2、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方式
運用相互融合的教學方式進行物理的課堂教學,時刻抓住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保障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的掌握和理解更多的物理知識。第一,分散以及簡化難點。物理的課堂教學經常會遇到諸多的難點知識,學生掌握和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針對這些較難的知識點,教師要采取靈活的教學方式,分散以及簡化這些復雜、較難的知識點,幫助學生更輕松地理解和掌握。第二,設計好實驗課程。實驗是物理是這門課程的主要內容,教師在物理課堂教學時應做好實驗的演示,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主動性,并且通過老師的不斷引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在潛移默化中進行從觀察現象到分析原因,從觀察實驗到設計實驗的轉變,從而極大地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率[2]。第三,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F代化的教學設備的使用在豐富課堂內容的同時更好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直觀展示了物理知識中抽象的內容,便于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例如,小孔成像的基本原理,利用課件演示小孔成像的變化,有助于學生在短時間內深刻掌握和理解其中的重點及難點。
3、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學生在初中階段具有創造性和開放性的思維,傳統的預設性物理課堂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約束和限制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所以現代化的教學目標,應該是物理老師最大限度的開發學生的創造性以及開放性思維,建立創造性以及開放性的物理課堂教學模式,具體包括以下幾點:1)構建引導學生發現及解決生活問題的物理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學習《光的色散》時,光的折射是其要學習的內容,可以設計對比實驗,讓學生利用自己身邊的物品發現“彩虹”,利用五棱鏡、圓形燒瓶、各種光源、厚玻璃磚等儀器來發現“彩虹”,讓學生分組進行相關實驗且通過比較實驗現象,讓學生各抒己見。如此,學生既學到了物理知識又解決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2)搭建展示平臺,鼓勵、激勵學生進行自主創新和實踐。學生對物理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才能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教師應在物理課堂教學中設置任務,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例如,學習平面鏡成像,教師根據學習內容制定相應的任務,同時教師應在此說明平面鏡成像的影響因素,從而引出其原理。之后教師可以通過分組的形式讓學生進行探究,并派代表闡述平面鏡成像的特點,進一步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物理的信心。
三、結束語
總之,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必須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切入點,轉變教學方式,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努力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率,培養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和創新探究能力,真正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滿足時代的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王樹杰.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路徑選擇[J].新課程(中學),2015,10:195.
[2]萬國影.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路徑研究[J].考試周刊,2016,1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