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紅
摘 要:近年來,關于教學的“微視頻”“微課”資源的建設與運用逐漸成為廣大師生關注的焦點。結合工作實踐,闡述如何在小學科學講堂上利用微視頻資源,并且發揮微視頻資源的作用,提高小學科學的講課效率,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知識,通過微視頻資源的利用提高課后的拓展效果,全面提高學生理解科學的能力。
關鍵詞:微課;科學教學;實踐;應用模式
近年來,教育界最熱門的話題就是微課、微視頻以及翻轉課堂。微視頻、微課可以讓教師或者學生按照自己學習的需求自由選擇學習內容,因此,如今在學校的課堂上,微課、微視頻已經成為重要的課堂拓展資源,尤其是在針對學生的課外學習以及自主學習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介紹微課在小學課堂中的運用實踐,希望能夠給小學科學的教師以及其他科目的教師提供教學參考,幫助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小學科學課堂現狀
眾所周知,小學科學是一門重點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為目的的核心課程。新的課程標準把全面提高每一位學生的科學素質作為小學科學的核心理念,因此,在課堂上做到關注每一位孩子,就成為教師以及學校需要關注的焦點,微視頻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通過微視頻,學生可以在熟悉的生活中感受到科學的魅力,培養終身探索科學的樂趣、良好的科學思維習慣以及初步的科學實踐能力,這是對小學科學教師的挑戰,同時也是給教師的機遇。
目前的小學課堂上,一個教師通常要面對的學生有40多個,有的學校甚至一個標準班達到了60人,這種教學模式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對于需要重點講解的知識,很多老師反而是一帶而過,長此以往,肯定會誤導學生,影響他們科學素養的形成。如果在講課的時候實時導入微視頻資源,這樣就可以把課堂中的一些重點內容以及需要細化的內容用視頻的方式演示出來,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不但減輕了教師的負擔,而且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細節,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二、關注實驗,微視頻起到示范的作用
小學科學是一門很有意思的學科,因為小學生好奇心強,因此,他們也都很愿意參與到科學實驗中來。為了讓實驗更加有效,并且讓學生更加熟練地掌握實驗技能,教師在講授實驗的時候,最好親自進行演示,在進行實驗操作的時候,很多學生往往距離老師比較遠,不能真正看清老師的演示,這樣在實驗的過程中以及實驗操作完后學生學到的東西都沒有達到教師想要的效果,如果教師在演示這些實驗的時候進行微課的制作,那么在進行實驗時,即使學生較多,通過微課以及微視頻的演示,也能讓更多的學生看清教師的操作,知道實驗的流程,了解教師所傳授的內容。
三、關注內容,微視頻更高效
對于科學實驗的學習是小學科學學習的主要內容,學生除了要根據科學實驗了解知識之外,還應該集思廣益,通過獨辟蹊徑的微視頻教學呈現,建構新的知識,增加學習的興趣。
在小學科學中有一個課題叫“地球的內部”,主要講解人們是如何認識地球內部結構的以及人們是怎么通過地震波的形式進行地震探測的。這些知識通過簡簡單單的教材呈現是很難理解的。這種情況下,上課之前,教師可以制作一段視頻,增加這個課題的可讀性,讓學生通過視頻動畫的幫助,更容易理解這些知識,更直觀地看到地震層的波動。
四、關注展示,微視頻有激勵作用
研究發現,微視頻對學生的激勵作用很大,可以很大程度上刺激學生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務,從而更加努力地學習。
比如,某節課結束之后,教師讓學生思考怎樣讓一支筆立在自己的手上,并且提醒學生在完成了這個任務之后一定要在下一次上課之前告訴老師。教師及時給予他們鼓勵。通過這些作業的布置,很多學生完成了這項挑戰,他們把筆立在手上的視頻完整地拍攝了下來,并且在下一次的科學課堂上進行了展示。
五、課后拓展,微視頻引導學習
課堂時間是有限的,如果科學科目單純依靠課內進行探究活動,是不能滿足學生需要的,因此教師應該不斷創新,不斷地進行課外活動內容的拓展,把那些課外活動真正作為課堂內容的延伸以及拓展。其中微視頻是一個很好的載體,利用微視頻把課堂上的研究內容帶入到課后,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進行拓展以及創新。
教學微視頻是現在科技發展的結果,也是與課堂教學深入融合的結果,是如今信息時代的產物。在小學科學的課堂上,通過合適的機會、合適的環節,利用微視頻的制作,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讓小學生更具體、直觀地看到科學成果,更加熱愛科學。
參考文獻:
陳玉玲.微視頻在教學與教研中的作用[D].北京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院,2012.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