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直以來,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備受人們的關注,其教學方法隨著教學的改革也在不斷發展和完善。長期以來,語文閱讀教學單一的教學模式所帶來的教育弊端困擾著教育工作者,教與學之間的矛盾也從未消減過。自從新課改之后,人們開始真正貫徹落實素質教育和以人為本的教學,閱讀教學模式不斷創新,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大大提高。
關鍵詞:拓展閱讀;小學語文;積極性
一、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有效結合
要想培養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教育工作者必須做好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的有效銜接。在新課改下,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具有十分明顯的效果,這種閱讀模式是對單元閱讀材料進行整合,再梳理出一個主題,并圍繞這個主題展開閱讀,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教材的價值。整體教學新思路的本質其實是對素質教育的踐行,它關注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和語文技能。這種閱讀教學法具有較強的靈活度,教師可以對閱讀內容實施分層教學,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1.設計問題,展開自學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采用正確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閱讀量,還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邏輯思維能力。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設計適當的問題來引導學生閱讀,鼓勵學生自主學習。閱讀文章之后,教師要為學生創造合適的學習環境,以促進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分享,這個過程是思維的碰撞和心靈的激發。
2.充分運用教材,引導學生拓展閱讀
枯燥的語文教學模式浪費了課堂時間,同時更嚴重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給學生更多自由學習的時間。充分利用現有的語文教材,引導學生拓展課外閱讀,設計具有引導性和啟發性的問題,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閱讀潛能。
3.注重略讀能力的培養
閱讀的形式有很多種,例如精讀、瀏覽或者是略讀,目前語文教學忽視了學生略讀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對文章主題的宏觀把握能力不足。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略讀能力十分關鍵,單元主題下群文閱讀中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可以加強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幫助學生快速找到文章主題思想,提升閱讀能力。
二、烹調知識套餐
教師是語文閱讀教學的領導者,必須有足夠的知識來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在新課改形勢下,教師要盡可能地為學生烹調知識大餐,開拓學生的視野,實施開放性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只有提高自身素質,才能為學生提供更多有價值的智慧,教師要堅持不斷學習,讓自己的知識跟上時代的發展、符合學生的興趣點。
三、扎實走好每一步
扎實走好每一步是保障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重要前提,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之前,學生先要有一個預習自學的過程,通過這個環節讓學生熟悉所學知識,為教學的開展做好準備。通過預習,學生對知識了然于胸,在課堂上就更加有目的性和針對性,再經過有的放矢的引導,學生一步步扎實學習,師生之間互相學習,互相成長,共同推動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提高。面對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語文教師應該加強對自身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的總結與反思,敢于摒棄固有僵化的傳統教學模式,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為國家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棟梁之材。
四、更新觀念
語文教師要更新自身的閱讀教學觀念,不拘泥于語文閱讀課本,挖掘每個學生的潛力,推動教育的順利發展。在應試教育的國情下,語文教師要學會處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讓師生雙方都能在閱讀教學實踐中有所成長。語文教師要不斷充實自我,更新教學觀念,以開放的心態面對教育行業的變化,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和點撥的作用,堅持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真正實現語文閱讀教學的寶貴價值。
五、調動學生積極性
學生的積極性是提升閱讀教學質量的前提,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克服一切消極因素,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閱讀教學中。過去的教學方式使得一部分學生形成了依賴心理,在課堂上的參與積極性以及解決問題的主動性都有所欠缺。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積極性差、依賴性強主要還是應試教育機制的原因。應試教育下,教師為了完成教學目標忽視學生競爭能力、探究合作能力的培養,在語文閱讀教學中也缺乏有效的評價機制,人們只有通過考試來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于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認清自身的責任,更新教學觀念,堅持與時俱進,與學生一起克服一切困難,共同推動閱讀教學模式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劉建麗.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優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6(18).
[2]陳霞.整合信息技術和小學語文實現教學效果最優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0).
作者簡介:鐘厚慶(1979—),男,漢族,籍貫:貴州遵義,學歷:本科,就職于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芶江鎮同心小學,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