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蘭
【摘 要】自新課標頒布實施以來,"合作學習"已走進當今課堂。合作學習是針對教學條件下學習的組織活動形式而言的,相對的是"個體學習"。是指在小組或團隊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經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有明確分工的相互性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能積極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別是面對面的促進性的互動,積極承擔在完成共同任務中個人的責任,使所有學生能進行有效地溝通,建立并維護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決組內沖突。讓學生在寬松、和諧、合作、民主的課堂氛圍中主動學習,相互交流、合作競爭、想象創造,既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又培養了主動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組合作;有效
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建立合作學習機制,營造和諧輕松的教學氛圍,有利于學生積極思考、大膽發言,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體現;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生存發展的需要。在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加強合作,善于交流,能充分地展示他們或正確或錯誤的思維過程,體驗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下面就數學教學中怎樣有效的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看法。
1.營造學習氛圍,激發小組合作的興趣
在小組學習討論爭辯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呈開放狀態,不同程度的思維相互碰撞,往往會引發創造的火花,從而開闊學生思路,同時不同的見解,不同的思路也可以進行廣泛的交流,正確的、錯誤的、全面的、片面的、簡單的、復雜的各種認識差異都展現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各種認識矛盾的交鋒中集中正確意見,選擇最佳思路,總結一般規律,這個過程是學生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也是思維不斷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但獲得知識,而且發展了思維,并培養了學生合作探究的精神。興趣又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原動力,是獲取成功的先驅。小組合作學習要想發揮其合作功能,教師首先應營造一種學習氛圍,創設教學的情境,使學生產生合作的興趣。這樣學生才有可能積極合作,共同學習。
2.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合作探究的精神
問題是數學的核心,是學生學習的出發點,學習中學生總是以"問題中心"的心理參與探究的過程。沒有問題就不能為學生探究知識提供自主參與的目標,難以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教學中應營造合適的問題情境,這要求教師要根據教材特點、認知對象的不同,創設適宜學生探究的問題情境。從而使問題蘊含在情境中,讓學生感到新穎、困惑,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憤悱"的境界,以便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探究知識的熱情,從而使學生產生出期盼解決問題的強烈動機,為學生自主構建新知識注入活力。
新課程改革要求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所以教師在課堂中應注意創設必要的問題情境,營造一種探究的氛圍,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合作討論、共同探究,嘗試合作學習知識的樂趣。問題情境的設置要求我們在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創設一種民主的、寬松的、和諧的課堂氣氛。學生在心情愉快,精神振奮,沒有壓力的狀態下容易打開思維的閘門,萌發創造力。"樂思方有思泉涌"就是這個道理。
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是:教師提供的合作學習的內容必須明確,必須適合每位學生參與,使學生能圍繞實質性的內容有一定的探索性。合作學習不僅使學生自己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法,而且在探求知識的過程加深了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對知識保持的強度,使他們的思維得到相互啟發和訓練,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自學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
3.師生互動,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
在個人獨立學習思考的基礎上進行的合作學習才是有價值的合作學習,合作動機與個人責任是合作學習產生良好教學效果的關鍵。老師應明確規定一些基本的合作學習的任務,養成良好的小組合作學習的習慣。首先是要求小組成員在交流討論前應先進行獨立地學習思考,讓每一個同學都有思考與交流的機會和時間,再把自己的想法進行討論,形成小組集體的意見;其次是在小組討論時,教師要參與到學生的討論活動中去,以便隨時了解討論出現的問題,及時引導、點撥,避免學生走過多的彎路,從而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當學生對一些問題遲遲討論不出結果時,教師要設置一些有層次性的點撥問題,由淺入深,使學生一步一步的探討問題、解決問題;第三在各小組交流發言時,老師應及時評價各小組的意見,還要努力培養學生認真傾聽、勇于挑戰的能力,敢于發表獨特的意見,并學會在互相尊重的合作中去學會合作,這樣有利于更加深刻地認識和解決問題,使小組學習積極高效。
4.注重適時調控
4.1糾偏。合作小組展開討論后,學生思維的閘門打開,有時可能會偏離討論的主題。教師應注意觀察,進行引導,把學生的討論引到討論的主題上來。
4.2消除誤解。關于學習內容,學生經常有誤解,這些誤解在小組相互影響的過程中可能會增強。這就需要教師進行監控,及時消除學生的誤解,以免學生在合作學習時步入誤區。
4.3防止冷場。教師應當分析冷場的具體原因,或指導合作技巧,或激活學生的思維,或鼓勵學生大膽表達。
4.4防止過度依賴。有的學生可能會過度依賴同伴的幫助,而自己不去積極主動地努力。對這樣的學生,應當讓他明確個人責任,引導他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同時鼓勵他積極創造條件,在合作學習中幫助同伴。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必須積極推進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從而充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較大程度的增強。活動中,教師應加強小組成員的監督和指導,著力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尤其應加大對學困生的關注力度,充分調動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期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