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堂
【摘 要】體驗教學是教師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讓學生參與實踐活動,親自動手操作,讓學生親自去感受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親身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實現學生有效參與,從而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
【關鍵詞】小學數學;體驗;構建
一、實踐活動,體驗數學知識
實踐是數學的源頭活水,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根本。小學生由于其思維能力有限、閱歷淺顯,他們對自己熟悉的和親身經歷的事物興趣濃厚,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給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機會,從而增強他們的數學體驗。
1.在游戲中體驗數學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有效地學到更多的數學知識,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設置一些實踐活動。通過讓學生參與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更好地提高課堂效率。在設計活動時,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將學生愛玩的游戲引入到數學課堂,讓學生在做游戲的過程中體驗數學的魅力。例如,在一年級上冊《認識圖形(一)》的教學中,教師設置了一個游戲,讓學生通過親自體驗來認識圖形,掌握本節內容。師:老師這有一個不透明的袋子,在袋子里面裝有“神奇”的物體。同學們,你們先后上前來摸一摸,感受一下你所摸到的物體圖形有什么特點,并猜一下你摸到的是一個什么圖形。此時,學生的興趣被帶動起來。因此,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戲中。教師通過設置這個游戲活動,讓學生親自去感受物體的形狀,感受每一個圖形的特點,從觸覺、視覺上更好地感受這些圖形,深化學生對圖形特征的理解,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2.在動手操作中體驗數學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多為學生創造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操作,真實地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這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例如,在二年級《時、分、秒》的教學中,教師為了讓學生對時、分、秒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認識,在學完這些內容后,教師為學生布置了一個任務:“同學們,我們剛剛學習了時、分、秒,這些知識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現在,請大家根據我們今天所學的這些知識,自己動手制作一個生活中用的鐘表,比一比誰制作得最好,最具創意。”教師布置完任務后,學生都積極地投入到任務操作中,開始自己動手操作制作一個鐘表模型。教師在學生制作的過程中要深入學生內部,適當地引導和指點學生。由此,教師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讓學生親自體驗數學知識,在動手制作鐘表的過程中,掌握和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
二、聯系生活,體驗數學應用
生活中處處可見數學,數學與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主動聯系生活實際,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學以致用,更深刻地體驗數學知識的魅力。例如,在五年級下冊《圓》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對圓有更深刻的認識,教師聯系生活實際,在課堂中設計了一個游戲。首先,教師讓學生站成一橫排,然后在離隊伍中心1米遠的地方放上一個鉛筆盒,每個人手中都有一個圈,讓每名學生都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套鉛筆盒。當學生都試了一次之后,有的學生就說:“老師,我覺得不公平,有的同學離鉛筆盒很近,有的同學離得遠,這樣非常不公平。”教師微笑著,進而啟發學生:“既然大家都覺得不公平,那你們再圍成一個圓圈,每一位學生都距離這個鉛筆盒1米遠。你們再試著套一下,看看公平嗎?”當學生按教師的說法站好之后,發現這個游戲非常公平。這時候,教師再引導學生去探究圓,認識圓的半徑,在體驗中思考這些數學知識,讓學生更好地利用數學知識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促進學生應用能力的提高。
三、走出課堂,體驗數學樂趣
新課改以來,教師堅持“以人為本”的學生觀,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課堂教學不再只局限于教室內,不再只是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反之,教師要打開教學思路,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讓學生在課堂外更好地參與教師設置的活動,更真實地體驗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例如,在三年級《千米和噸》的教學中,教師為了讓學生感受“噸”的意義,掌握“噸”的概念,教師引導學生走出課堂。教師請一位工人搬來了一袋大米,這袋大米大約重50千克。這時候,教師讓學生共同合作抬大米。初步嘗試后,學生知道50千克的大米太重,搬起來非常困難。此時,學生已經初步感受50千克的概念。緊接著,教師繼續引導:“同學們,你們知道嗎?20袋這樣的大米的重量相當于我們今天學的1噸。”由此,教師順利從“千克”過渡到“噸”的學習,學生能夠感受到“噸”這個概念。在這個教學案例中,教師通過讓學生走出課堂,親自感受“千克”的概念,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親自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和感受這些數學知識,加深了學生的學習印象和記憶,也讓數學學習變得豐富多彩,充滿趣味。
總之,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多為學生創造體驗的機會,將課堂還給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興趣出發,找到更多的體驗教學途徑,讓學生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學習的魅力。此外,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敢于參與數學課堂,輕松體驗數學學習,讓“體驗”演繹精彩的小學數學課堂。